(这篇文章无意冒犯任何一家公司,所有我提到的公司和人都是我很敬佩的,只是偶尔有想法,写出来而已,很不成熟,仅供参考。)
我在1998年清华毕业,进入IC行业,到现在14年过去了,亲身经历了大陆IC产业的变迁,从2000年左右的原始作坊,到2006年左右的百花齐放,再到现在的500多家IC公司,大家活得都比较辛苦,即使是展讯,RDA,海思,格科微,可是为什么呢?
1998年我到日立东京,做MCU设计,后来泡沫破裂,以后日立也合并成了瑞萨电子,我已经离开了,公司苦逼;
2001年我到苏州旺宏,台湾公司做Flash Memory设计,旺宏一直在力图开拓消费类NOR Flash之外的市场,可是一直没有成功,很苦逼;
2003年我到意法半导体,在亚太市场推广手机里用的NOR Flash,被AMD(后来叫Spansion)压得抬不起头,也很苦逼,当然我后来知道Spansion更苦逼,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几年一直赔钱赚吆喝;
2006年我到华亚微电子,我们很幸运,机顶盒芯片做到几千万美金,可是利润低,而且电视芯片市场从CRT转向液晶,调整不及时,被Mstar打得很惨,也很苦逼;
2009年我加入联发科,那年联发科人均产值100万美金,和Google一样,可是从那时候开始,马上来了手机市场向智能手机的转变,一不留神没跟上,只好和展讯继续价格战,一样苦逼;
2011年我加入Tallwood,硅谷的著名风险投资,投过不少著名公司,Marvell,Audience等,致力于寻找对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型公司,我们在中国寻找创新型的公司,结果一年看了160个项目,投了一个项目,我觉得也有些苦逼。
所以你看到了,这十几年,并不是只有你很苦逼,大家都很苦逼。至于苦逼的理由,我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业者会有很多很多的理由,但是基本上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主要是环境的错,产业的错,唯独不是我的错:)
我听到最多的理由,是“这个行业聚集了太多的聪明人,所以恶性竞争”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但是我们老祖宗早就分清楚了,聪明和智慧是不一样的,我对聪明的定义,是能把事情做对,这是执行力,是战术;但是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是做正确的事情,战略。
我们这个行业,太多有执行力的人了,能吃苦,够勤奋,很聪明,但是很不幸,大部分人的方向错了,也就是不够有智慧。我们看到电信界有任正非,PC界有柳传志,互联网有马云,家电界有董明珠,他们都是有智慧的人,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可是IC界有谁?
这个人也许是蔡明介,因为他突破了自己,做了没有人做的事情,大手笔收购Mstar,对了,做没有人做的事情不代表你有智慧,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做大部分人不在做的事情。
我在联发科2年不到的时间,我看到的一个问题是,联发科的高层,大部分是研发出身,好的工程师出身,严谨,进取,战术高手,可是,,,硬币的另外一面就是 战略能力缺乏,所以在开拓,创新方面不够大胆。但是我个人觉得联发科收购Rarlink,Mstar,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要求,另一方面,联发科真正的在 改变,应该说,这两个收购,说明联发科的战略基因已经进化了,具备了成为一流芯片厂商的潜力,当然要是联发科能好好融合并走出ADI收购不利的阴影的话, 那才真正站稳脚跟。
但是大陆呢?我看到了最近这么艰难的岁月,还是没有IC设计公司的并购案例出现,令我很遗憾。仅有的几个并购,有些是国资并购民营,有些是外资并购内资,这些都不是我认为指标性的并购。
我认为指标性的并购是什么呢?我觉得有两个,如果这两件事情发生,那说明,我们的IC设计业,也进化了。
第一件事情是展讯并购RDA,大家看到了Qualcomm并购了一堆公司,现在提供几乎所有套片,MTK并购Rarlink,Mstar,几乎提供手机里 面的所有套片,所以以后做手机周边芯片的人呢,会很苦逼,除非是CMOS sensor(格科微赵师兄笑了),周边小器件(艾为八三哥笑了),但是这两家也会有问题,因为你的下一个新产品基本上都在参考设计的打包销售里面了,你 怎么办?
最苦逼的,还不是这两位,是展讯和RDA,对了,我就想说这两家,大陆最好的IC公司之二。
1)展讯和RDA应该合并。
展讯做Baseband,AP但是周边器件不多,现在正在布局买Wifi公司,买Mobilepeak(用屁股想想都知道为什么),另外RDA呢,在 PA,connectivity方面不错,也收购了互芯来做SOC,可是两者都很难。展讯的问题是,如何快速把周边的产品变成量产,RDA的问题更大,做 ASIC和做SOC基本上是两件事情,还有一堆软件,当年联发科在北京做Android的团队就六七百人,而RDA呢,公司总共才三四百人,,,
市场是什么反应呢?现在200元的智能手机已经出现了,可以说功能手机正在消失,所以展讯和RDA的生存空间正在消失,但是在赶上智能手机的路上,速度又都很慢,当然你也可以和我争辩,说很快,可是事实是联发科已经占领了市场。
我们可以预料未来的市场,2,3年之后展讯,RDA辛辛苦苦做出来了,一起进攻联发科,一边对杀,以20%-30%的毛利低端市场的毛利从联发科的50% 毛利手中再*份额,可是自己的利润很低了,然后无力扩展新的市场,只能在几亿美金的营收徘徊,然后,,,回到现在的情形,然后呢?和中星微,珠海炬力类 似,无力开拓新的市场,成为又一个一代拳王,对不起,是两个。
可能我有一点夸张,但是我真的太少见过国内IC设计公司出过两条成功的产品线了,,,
问题是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要更少聪明,要更多智慧,我的建议是合并。
好处很明显,两家不用再花精力做自己不擅长的部分,而且因为没有低价竞争,可以保持毛利,现金收入更多可以集中精力攻打3G智能手机这个市场,成为Qualcomm,Mediatek之外的第三个有力争夺者。
困难也很明显,CEO,VP就这么多位置,谁来当头?谁来主导,谁愿意品尝失去权力的滋味?投资人怎么估值?怎么整合?谁也不服谁,怎么办?
我认为这是一个关,我们的CEO们需要这个进化,就像蔡明介那样,我们才能真正跨过从技术到管理,从一代拳王到可持续公司的进化。2G的时候,大家去抢Mediatek的蛋糕就好了,但是3G的时候,上面有高通,下面有Mediatek,大家的机会更小了。
问题是如果大家意识到这个危机,愿意看到2年后的危机,大家就愿意坐下来谈,如果大家还是在看手头的事情,觉得自己可以单干,那肯定谈不拢。
21世纪,是沟通,合作的世纪,我们已经很落后了,就让领头羊们跟上吧!
2) 第二个合并,是Rockchip和全志。
Rockchip是一个市场导向的公司,这在中国是非常难得的。以Mp4市场为例子,软件,市场先行,找专业的公司代工做芯片,非常好的模式;然后呢,,,我个人以为Rockchip在接下来几年里面做了两件事情,一件错了,一件对了。
先说对的一件事情,Rockchip决定做开放系统的AP,这很不简单,因为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开放平台的趋势,这一点在我2009年加入联发科的时候还有 很多人在争辩,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屁股决定脑袋。然后Rockchip看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趋势,这非常好,Rockchip对市场的敏锐是天生的,以 至于我在联发科的时候也建议过和Rockchip合作,因为Rockchip有联发科不具备的东西,或者说联发科正在削弱的东西:市场意识。
然后是错的一件事情,我觉得Rockchip决定自己找团队设计芯片,这件事情拖累了Rockchip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的步伐,当然,你可以说是没 有自己的芯片就没有真正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本质上是Rockchip没有专注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占领市场,或者说把眼光放在守住自己的阵地而不是进攻 更好的市场上了。
然后你懂的,SOC是很苦逼的一个产品,几乎没有差异化,就是多整合一个器件,少放几个接口,而已。但是更苦逼的事情是整合难度大得惊人,然后软件工作量 大得惊人,投入巨大。对的,投入巨大,而造出来的东西又是基本上是一个标准品(那多核的AP除外),这让你想起了什么?对了,DRAM,又一个苦逼市场。
Rockchip于是陷入苦战,把时间就耗在等待芯片的成熟上了,这一等就是3年,直到平板电脑的救命稻草出现。但是其市场意识还是让Rockchip占据第一的位置。然而其芯片设计能力的局限还是让他面对强有力的挑战,那就是全志。
全志是另一个例子,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告诉我,全志是个好公司,因为其芯片设计的能力非常强,全志的背景我就不说了,和本题无关。但是如果没有平板电脑, 全志也是一个苦逼例子,所以平板电脑成就了全志,也成就了Rockchip;如同手机市场成就了展讯和RDA一样,时势造英雄,如同雷布斯讲的,“猪站在 风口也会飞的”
但是在IC行业,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你必须是最轻的那头猪,因为咱们这个行业,风不太大,只能吹动以两头猪。
全志的做芯片的能力极强,但是为什么一直要等到平板电脑呢?我个人以为在市场把握方面,不及Rockchip;但是Rockchip的市场,软件能力强,全志的软件能力我不了解,不评论。
这两家公司合并,好处是提高毛利率,更多现金,然后省掉了给ARM的License费(有人在骂我),省掉了EDA的费用(又见骂声),还有很多IP费用 (我已经习惯被骂了),节省了费用。员工要裁员吗?不是那么严重,因为可以合兵一处,攻打高端AP,获取更高的毛利率,甚至想一些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多好的事情呢?差别是RDA和展讯是上市公司,好估值,手续麻烦;全志和Rockchip不是上市公司,据说全志也要等着上市了,但是一般这个“要上市”还要等不少时间哦,特别是今年大伙儿的**一直跌的情况下。
合并的好处
1,提高毛利。
合并了之后,两家公司(SpreadRDA,和Allrock)都可以提高毛利,等一下,有人提出疑问,这个我可以回答,在2003年左右,杨智以微薄毛 利,强力拉着联发科一起割喉,结果被其股东釜底抽薪,把**卖给联发科,结果是联发科接手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杨智的DVD产品线砍掉,结果联发科的毛利扶摇 直上,而杨智也不错,因为转做DVB,又获得一片天下。此事联发科一举两得,既保住了DVD毛利赚了一笔,也在杨智的DVB冲天后**大赚一笔,我们大陆 IC公司学着点哦。
2,挑战更高端产品,布局未来。
提高毛利之外,可以合并资源,挑战更高毛利的产品。有一个故事,说在桶里面的螃蟹是爬不上去的,因为周围的螃蟹会拉住往上爬的螃蟹一起在里面等死。低毛利 的公司也是这个方法,只要他在你的旁边,就会不停地砍价,让你的利润往下掉,然后一起低毛利,陷入没有现金继续发展,等死的困境。唯一的办法,是大家搭 伙,一起爬,才有希望。
我以前在STB市场的SOC做过类似的事情,打个比方,大家都在低端的市场,5家公司,每家投100个工程师,做毛利40%的产品,把市场规模是1亿美金 的市场做成5000万,然后平均下来每家1000万,利润400万。如果我们站在局外看这件事情,5家公司,500个工程师,一起做了2000万美金毛利 的利润。苦逼的是,ST,Broadcom在高端,做着2亿美金,利润一亿多美金的生意,因为我们忙着cost down相互竞争,没有精力去争夺高端。
但是如果,只有一两家公司,毛利率更高60%,一亿美金的规模,同样500个工程师,我们能创造6000万美金的利润,现在活得不错,然后3000万投资于高端,未来也可以活得不错,不是更好?
当然,大家一定不同意,因为,,,因为,,,因为,,,
3,有未来。
因为我们不是仅仅在持续cost down,当然cost down是需要的,我们还在创造,在做新的产品,学习新的技能,这样在10年之后我们的工程师不会因为只会一点技能而被淘汰。
我们的公司领导不会说:“混口饭吃”,我们可以说,我们有未来。
我们的销售,市场,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产品可以推荐,我们不是只会做低端,我们不是只会Mee too。
我们有Roadmap。
我接触过美国,日本,台湾,欧洲,以色列的很多人,我相信,我们不比他们笨,我们的工程师很聪明,我们的工程师很勤奋,以前我觉得我们缺乏经验,现在我们积累了十年的经验,为什么我们在别人的眼里还是做低端的代名词?
你认为呢?
我思考了很久,结论是,我们有太多的“可是......”
因为我们的教育不鼓励改变,我们的教育不鼓励冒险,
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路,视野,限制了我们的想法。
因为我们不相信我们中国人,能做到开放,授权,分享,能不把短期的金钱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我相信我们中国人能做到最重要的,信任。
我听说了一个故事,说一头驴,低头绕着一个圆圈拉磨,一圈又一圈,从来没有改变过轨迹,只要有吃的。
有时候我想我自己就象那头驴,时间长了即使没有缰绳,我也会习惯性地绕圈重复自己,不会抬头看这个世界。
低头,意味着做现在手头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产品,技术,救火,,,
可是如果我们抬头看路,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远处有一篇草地,有自由;
如果我们仰头,我们可以看到上帝,上帝说,你不是驴,是人,你可以做不一样的事情。
但前提是,放开缰绳。
******************************************
中国IC公司到底缺什么 - 1.并购
中国IC产业缺什么(2) - 缺每一个人的努力
中国IC公司到底缺什么 (3)创新! - 兼谈以色列,台湾,大陆IC的小区别
用户1657223 2012-12-24 14:21
用户1101085 2012-12-19 14:13
用户755133 2012-12-18 16:42
用户976501 2012-12-18 08:41
用户1614123 2012-12-14 10:28
用户851728 2012-12-14 01:38
用户848263 2012-12-12 16:35
用户663851 2012-12-11 23:15
用户1674826 2012-12-10 21:06
用户979117 2012-12-10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