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子工程师,在产品的开发调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有些问题也常常让我们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那种感觉叫纠缠不清(谁要咱是个负责任的工程师)。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在面对每一个疑难杂症的时候,脑子却越发的清醒,也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它们。可不是,傻瓜才会在做梦的时候再遇见0和1这两位帅哥美女呢。
特权同学是个喜欢总结、擅于积累的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解决各种问题后总是要用笔或键盘记录一些东西。不得不承认,人脑的容量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是记着这个忘了那个。甚至于特权同学也常常回头翻看过去的博文,查找新问题可能的蛛丝马迹。对于开发调试过程中的一些雕虫小技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开发调试过程中作为主导的工程师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精神面貌。当然,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于对开发的成败、解决问题的快慢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钻,即钻研。钻研两字涵括的意义很深,既要求设计者对项目全身心投入,也要求设计者对设计本身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有一定深度的理解。刚进现在公司时,老板就和我谈过,如果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研发的产品中,那么就会和产品有很深的感情,甚至能够把产品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对于做产品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现在的产品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被切割的很细,很少有人能够彻头彻尾都“照顾”着这个大家的“孩子”,一个团队感不是非常强的人也很难把团队的“孩子”当自家的“孩子”。但是,对于每个设计环节中的工程师来说,把自己手中的环节做精做钻是最起码的要求。
细,即细心。很多问题都是设计者一不小心酿成的,我们常常在回头查出问题后,感叹半天原来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没做好。初学者和年轻人尤其容易不细心,因为心高气傲,有点小本事就忘乎所以,因此常会“不拘小节”便想“一步登天”。包括特权同学也常犯这个毛病,有时候很要命,非改不可。
变,不是说要变花样,而是指开发调试过程中,在此路不通的情况下,一定要克服既有的惯性思维,要学会变通。这一招在调试疑难问题过程中尤其管用,当然了,变的前提条件是设计者已经把当前的路走到底了,可以确定走不通了,那么不妨丢弃惯性思维,换一条路子。有时候这一点是很难办到的,试想想,如果我们花费了7天7夜搭建起来的某种设计方案,忽然要被抛弃——重新来过,有谁愿意?有时候我们宁愿“死磕”也不会稍微“变通”一下。这可能是人的不甘心和死爱面子,在这种时候其实是非常不可取。所以特权同学现在也学“乖”了,一旦走到死胡同后马上“迷途知返”,今天脑子不清醒、思路不开阔就第二天再来,千万不“吊死在一棵树上”。
……
(其实还有很多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素质或是态度,特权同学所悟有限,欢迎大家补充讨论)
用户1305104 2013-8-31 10:27
每当看到这种文章,就好像看到一个逃兵——心灵上的逃兵,在无止境地寻觅一个灵魂的安息地。
数千年的哲理名言居然不许探究,却去将自己的压力带给“香格里拉”的人们以及自然,何其无耻!
文明的表面下居然是一代代唯我的行为,破坏了一个个“美丽”的地方,也不知道这一代的“文明人”是否会教育好“下一代的文明人”成为真正的文明人呢。
环顾全球,包括美国在内还真没有那几个国家的人能够足够尊重另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自然、天地,也许这就是最原始的生命本性——唯我独尊。
那个“美丽”的地方,其实和你家的厨房一样没有区别,只是你没有发现美丽的眼睛、心灵、能力——当第一层表面的微笑、风光被看穿,习俗的冲突总是会让外来人存在一种无奈、愤怒甚至往往是“我要改变这个”,却无法再次感触更深的“当地的天人合一”道理。
这种事情的总是发生(文章发布、感染很多人前去、破坏、再寻找),也许根本就是“经济不够安定时代下非常浮躁的躯壳,没有传感器与处理器的躯壳”。
能够读完这几百个文字的同行,谢谢。
kent_rao_738407428 2013-8-12 20:29
用户1247195 2013-8-12 07:43
我到底错过了什么,这么好的博文,竟然才看到。
记得楼主与我说过,这是个秘密,没想到没想到啊
kent_rao_738407428 2013-8-4 21:33
自做自受 2013-8-1 11:44
自做自受 2013-8-1 11:39
在脑海的记忆中。
看看人类城市化突飞猛进,在这自然深处也有动作了,看远处的挖山修路。路应该修,关键怎么用?
我2006年去过,记忆深刻之一,出租车司机说他曾经是伐木工,你现在一望无际,是因为树给砍光了!
用户1470025 2013-8-1 10:56
用户1167151 2013-8-1 07:49
用户1602177 2013-7-31 16:02
用户1277994 2013-7-29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