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PCB设计与串扰-真实世界的串扰(上)

2014-3-3 09:48 3640 35 8 分类: 消费电子

作者:一博科技SI工程师陈德恒

 

摘要:
     随着电子设计领域的高速发展,产品越来越小,速率越来越高,信号完整性越来越成为一个硬件工程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串扰,阻抗匹配等词汇也成为了硬件工程师的口头禅。电路板尺寸变小,成本要求提高,电路板层数变少,使得布线密度越来越大,串扰的问题也就越发严重。本文从3W规则,串扰理论,仿真验证几个方面对真实世界中的串扰控制进行量化分析。


关键词:
     3W,串扰理论,仿真验证,量化分析



引言:
     信号频率升高,上升沿越来越陡,电路板尺寸越来越小,成本要求越来越高,是当今电子设计的趋势。尤其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上,基本都是四层或者六层板,除去必要的电源地平面,其他层密密麻麻全走着信号。串扰也成为了一个最常见的问题。串扰的危害巨大,直接影响着信号是否能够正确的接收。对于串扰,业内通常有3W规则的说法,只要走线没有达到3W,就会引起一些硬件工程师的恐慌。是否一定要3W?如何去尽量的避免串扰?对串扰有一个量化的概念将会让我们的设计更加有把握。


1.  3W规则
     在PCB设计中为了减少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距足够大,当线中心间距不少于3倍线宽时,则可保持大部分电场不互相干扰,这就是3W规则。如(图1)所示。
 


                                                                      图1
     3W规则只是一个笼统的规则,在实际的PCB设计中,若死板地按照3W规则来设计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无法满足3W规则时,可以通过对串扰的量化的理解,来改变一些其他的参数保持信号完整性。


2.  串扰理论
     当信号沿传输线传播时,信号路径和返回路径之间将产生电力线;围绕在信号路径和返回路径周围也有磁力线圈。这些场并不是被封闭在信号路径和返回路径之间的空间内。相反,它们会延伸到周围的空间。我们把这些延伸出去的场称为边缘场。这些边缘场将会通过互容与互感转化为另一条线上的能量。而串扰的本质,其实就是传输线之间的互容与互感。
2.1 容性耦合
    容性耦合示意图如下(图2):
 


                                                                    图2
     容性耦合电流为:
                                                                     式1
     其中Cm为一个上升沿所覆盖的传输线长度的电感,V为信号幅值。
                                       式2
     其中Cml为分布电容(单位长度电容),v为传输速度,RT为上升时间。
                       式3

2.2 感性耦合
    感性耦合示意图如下(图3):
 


                                                             图3
     感性耦合电压为:
                             式4

2.3 近端串扰与远端串扰
     由静态线耦合到动态线上的串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往与信号方向相同,传至接收端方向,我们把它叫做远端串扰或者前向串扰。另一部分与信号方向相反,传至发送端方向,我们把它叫做近端串扰或者后向串扰。
     如下图(图4)所示:
 

                                                                 图4
     后向串扰幅值不增加,持续时间随着耦合长度增加而增加。前向串扰时间与信号同时传播,幅度随着耦合长度增加而增加,最终达到饱和。



2.4 饱和时间
     当一个完整的上升(下降)延完成时,近端串扰饱和。近端串扰饱和时间为信号的上升时间RT,所以近端串扰饱和长度为RT*v。
     理想条件下,微带线的远端串扰在幅值达到信号幅值的1/2时饱和。带状线没有远端串扰。
     这个RT*V大概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知道,在普通的FR4材料中,我们的V大约为6in/ns。通常我们DDR3跑1066Gbp/s信号的上升时间在0.1ns左右(可以根据上升时间等于十分之一的信号周期来估算信号的上升时间)。也就是说,当耦合长度达到600mil时,噪声才会饱和。在实际走线中,由于一些容性因素,会将上升时间拉的更长。在耦合长度达到饱和长度之前,噪声大小与耦合长度成正比。继续以DDR3,1066Gbp/s的信号为例,若达到饱和长度时的噪声为80mV,则在300mil时的耦合噪声为40mV。

2.5 串扰与阻抗
     我们通常控制阻抗的方法是改变走线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或者调整线宽。若线间距与线宽比例保持不变的话。有一个很有趣的事实,为了控制阻抗,我们如果减小了走线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的话,必须同时减小线宽。减小与平面之间的间距串扰将减小,而减小线宽串扰将增加。不管层叠线宽介电常数如何调整,串扰和阻抗正相关。阻抗变小,串扰也变小,阻抗变大串扰也将变大。
     本文所有的量化数据全部基于阻抗为50ohms时的仿真,并且在任何时候,只要阻抗不变,串扰都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去做出估值。

文章评论5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950623 2015-11-4 09:53

没有feeling

用户1239323 2015-10-22 20:38

罗胖子又悬了!!

用户1678053 2015-10-22 08:39

看看

用户1454308 2015-10-22 08:29

Good

用户1277994 2015-10-21 10:23

可能会吧,但有点迟了

用户1454308 2015-7-14 08:49

Good

用户1631862 2014-3-5 09:33

PCB设计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知道原理,知道取舍后的结果,选择也更加容易。消费类电子因为成本原因,稍微牺牲性能因素,这个牺牲,更要建立在掌握了解每个因素所有变化的基础上。所以,消费类电子的设计跟考验PCB设计工程师的功力

用户1130179 2014-3-4 15:41

学习了,谢谢!

自做自受 2014-3-4 09:53

专业深度,值得一读。
商业角度,就消费品而言,是技术容易,做到难。

用户1631862 2014-3-3 11:52

串扰的问题,一直是高速设计的难点之一
相关推荐阅读
用户1631862 2016-06-20 18:25
SI与EMI(一)
Mark为期两天的EMC培训中大概分成四个时间差不多的部分,简单来说分别是SI、PI、回流、屏蔽。而在信号完整性的书籍中,也会把信号完整性 分为:1.信号自身传输的问题(反射,损耗);2.信号与信...
用户1631862 2016-06-06 18:34
EMC学习之电磁辐射
文 | 袁波   一博科技高速先生团队队员   我们在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通常习惯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去解释自己不熟悉 的事物。EMC知识更多的涉及到微波和射频,对于像我这种专注于信号完整性而...
用户1631862 2016-05-31 15:18
围殴EMC培训之开篇
前不久高速先生邀请美国著名EMC实战专家Mark I.Montrose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EMC爱好者或者希望了解EMC设计的工程师们也亲临现场参加了培训,我们的高速先生平 ...
用户1631862 2016-05-26 18:18
围殴拓扑和端接之终结篇
上篇文章把拓扑里面最常见的T型和Fly_by型拓扑简单的总结后,本期的围殴话题又该划上句号了,在此也感谢大家的一贯支持和意见,尤其是某些细 心的小伙伴们帮忙指出了中间的一些错误,当然还有我们勤劳得...
用户1631862 2016-05-23 13:52
FLY-BY拓扑,阻抗是怎么不连续的?
相比T拓扑,fly- by在传输较高速率信号时更占优势一些,当然fly-by也并不就是完美的,它自身也存在很多缺陷,例如使用fly-by,负载之间有延时差,导致信号不 能同时到达接收端。为解决这个...
用户1631862 2016-05-12 18:36
FLY-BY,你不可不知的两大布线细节(一)
作者听过这样一种说法,DDR的历史,就是一个SI技术变革的过程,说白了就是拓扑与端接之争。DDR2使用的是T拓扑,发展到DDR3,引入了全新的菊花 链—fly-by结构。使用fly-by并不完全因...
我要评论
5
3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