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
在专业扩声领域里,音响器材的配置是十分考究的,其**放与音箱的配置是最重要的,虽然,一些音箱生品使用说明中向用户推荐了所配功放的具体牌号或型号,但还是有局限性,因为用户经常面对诸多型号的功放,无从下手。
功放与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号、功率管类型的选择及低灵敏度音箱应配置哪种功放等。功放与音箱的具体配置,一般来说与设计人员的经验、爱好、听音习惯等因素有关,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用户或设计人员为了节省开支常给音箱配置较小功率的功放,有些用户又为了所谓的"功率储备充足"给音箱配置很大功率的功放。显然,这样做都是不合适的。重要的是,这样配置会给设备造成损坏。在功放与音箱配置中,功放功率的确是关键,也就是说,功放功率的确定原则应该是统一的。
大家都知道,在进行厅堂声学设计后,需要根据一系列计算确定音箱功率,然后再由音箱功率确定功放功率,但是究竟两者功率如何选配才能达到最佳匹配呢?
首先,在人耳听域的20Hz~20kHz内,真正集中大量能量的音乐信号一般在中、低、频段,而高频段能量仅相当于中、低频段能量的1/10。所以,一般音箱高音损失的功率比低音喇叭低得多,以求高低音平衡;而功放好比一个电流调制器,它的输入音频信号的控制下,输出大小不同的电流给音箱,使之发生大小不同的声音,在一定阻抗条件下,要想让标称功率为200W的功放达到400W或几倍的输出其实很容易,只是功放的失真(THD)将会大大地增加,这种失真主要产生在中、低频信号中的高频谐波,其失真越大,高频谐波能量就越大,而这些高频失真信号都将随高频音乐信号一同进入高音头,这就是为什么小功率功放推大音箱会发生烧高音头的原因。而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只要功放功率大,就有可能烧音箱。虽然有些功放没有失真指示,但由于设备配置已经先天不足,失真有可能在使用中时有发生,这时失真指示已失去意义。况且,由于使用者的经验和素质的限制,功放的失真往往容易被忽略。
其次,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与目标响度以及所使用场合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目标响度下,应该让音乐信号的动态在每件器材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如果功放功率太大,其增益设置很小时,响度已达到要求,但这时功放的增益就限制了信号的动态范围。所以,功放功率不能太大;否则,既然浪费开支,又会带来响度和音乐动态无法兼顾以及音箱负荷过重的麻烦。根据以往经验,一般语言、音乐扩音场所和大动态的迪厅等场所是有区别的。有一般扩音场所信号起伏小,不需要功放长时间或很快提供很大电流给音箱,所以功放功率应该比要求强劲有力的大动态扩音场所的功率要小;另外,所谓的"功率储备"也应该针对音箱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功放的选定必须由音箱决定,不应该有"功率储备"的概念去配置功放。换句话说,在一定的目标响度下,音箱可以比设计值大一些,以备不同用途,而功放的功率应该严格由音箱决定,没有太大的灵活性。
总之,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的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一定阻抗条件下,功放功率应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应用场所功放的不失真率应是音箱额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动态场合则应该是1.5-2倍左右。参照这个标准进行配置,既然能保证功放放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又能保证音箱的安全,即使对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只要不是操作严重失误或前级周边设备调校不当,就能让音箱和功放工作在稳定状态。
话说音箱
就目前Hi-Fi音响系统而言,扬声器系统----音箱在技术上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音箱作为一种尽可能忠实再现艺术作品的器材,其忠实再现应是第一位,但就目前的技术对忠实再现,还只能是个相对的定义,这也是不同牌号的音箱都有自己声音特点的原因。当今世界上的音箱,品种繁多,但性价比高的却并不太多。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美国音箱力度好,气势恢宏,适于重放流行音乐;大部分英国音箱柔和细腻,极富音乐感,适于重放古典音乐;丹麦、德国、法国等欧洲音箱,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占多数。
小型音箱原是供流动录音时方便监听之用而制造,随着居住环境趋于小型就逐渐流行起来。书架型(bookshelf)音箱,原系尺寸相当于杂志大小,容积在9升左右,放在书架上的小型扬声器系统,它们的高、低频单元辐射的声波浑然一体,辐射图形大致呈球面波,所以小型音箱的声辐射更接近理想的"点"声源,这就改善了立体声重放的定位感和声扬感,而且小型音箱瞬态反应好,体积小巧,摆位容易。可见小型音箱特别适宜在小居室作近距离聆听,播放动态不大的弦乐、人声和古典小品。但一般小型音箱的低频表现,与大型音箱是有差距的,特别是要求动态气势的场合,只要环境条件许可,不应考虑使用小型音箱。
落地型(floorstander)音箱大多使用口径较大的扬声器单元,如165mm、200mm、250mm,在大房间里可发挥它低频浑厚、气势磅礴的特点,所以大型音箱富有真实的现场感。但它在小房间使用时,则将有问题,因为在聆听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标准声压的驱动功率就须减少,这样音箱的气势就出不来,反而有低音不足感,而离音箱过远时,房间内墙面、家具等反射造成的非直达声又较多而干扰直达声,反而影响音质。
大口径低频扬声器的锥盆在复杂运动中,会产生高次谐波和对某些短促的声音产生瞬态失真,现代音箱为了克服这个不足,常以几个小尺寸的扬声器单元代替一个大口径的扬声器单元。
一些高度在0.5m左右,介于小型和大型音箱之间的中型音箱,在国外称座架型(standmount),需放在适当的脚架上使用,它们的表现介于小型和大型音箱之间而兼有它们的长处,富有一定特色。
有些低效率的昂贵书架型贵族音箱(以难推闻名),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输出功率足够大,还要求输出电流要足够大,并且阻尼特性好,否则其效果往往还不如一般音箱,这点是要有充分认识的,属于这类的音箱品牌有DYNAUDIO Acoustics(丹麦"丹拿")、MOREL、ATC、Lynnfield及Ensemble等。
音箱不可能完美,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如有低频不足、高频夸张、声场营造能力差、不该有的声染色等情况,那就属于明显缺点,高、中、低频的表现应以平衡的量感为准则,某频段的突出表现只是特性之一,不能作为评判的依据。此外,音箱在大声压级时不能产生声音含混,甚至低音拍边现象。总之,音箱大多具有个性,也就是说每种音箱都有某种特殊的音色,这在选择时是一定要加以注意的,因为不少音箱之间往往只存在个人爱好问题,而不是优劣之分,而且在商店的环境下,对音响器材的音乐性、声像定位和立体感的差别又很难听得出来。不同音箱的表现会有不同特质的美,可说各有所长,声音之美与其它艺术般,随着拥有者的美感认知而展现不同的美感。
后级驱动能力与功率及电源供应关系
晶体后级驱动喇叭的能力至少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电源供应。二、输出功率。三、阻尼因子。四、抵抗反电动势的能力。或许,我们如果从喇叭这个方向来看后级,可能会使问题更清楚些。从喇叭的方面要怎么看呢?喇叭的驱动难易程度与一、阻抗曲线的走势。二、灵敏度。三、相位角的偏移情况。四、反电动势的强弱。
先说阻抗曲线,在喇叭说明书中我们经常看到喇叭阻抗8欧姆或4欧姆的记载。其实这个8或4欧姆的数字只是概略性的数字而已,因为没有一支喇叭的阻抗曲线能够从20Hz到20KHz之间都维持在8欧姆的位置上,至少它会随着频率的变动而改变阻抗数值。有时会高到几十欧姆,有时会低到1欧姆。喇叭阻抗曲线的变化与后级有什么关系呢?不要忘了,后级的功率输出要由喇叭的负载阻抗来决定,假若一部后级宣称在8欧姆时有100瓦输出,那么在16欧姆时可能只剩下50瓦输出,在32欧姆下更只有25瓦输出。反之,它在4欧姆时输出可能会大到200瓦,2欧姆负载时更可能大到400瓦。
当喇叭阻抗变高时,后级输出只是变小而已。然而,当喇叭阻抗变低时,后级输出就不仅是变大那么简单了。当后级输出变大时,我们首先会遇上的问题就是电源供应能够提供那么大的输出功率所需吗?如果不能,在4欧姆时就无法达到200瓦输出,更别提2欧姆时会有400瓦输出。假若电源供应有那么大的余裕,可以充足供应400瓦的功率所需,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功率晶体能够承受那么大的电压或电流吗?通常,厂家不太可能会在100瓦的后级上面用上400瓦后级所需的功率晶体,因为这样一来,成本会大幅提高。
喇叭的灵敏度表面上看起来很直接,90dB灵敏度可能比86dB灵敏度来得好推。问题是,灵敏度的测试只对整支喇叭所能发出的音压做测试,而非对每支单体所能发出的音压做单独测试。所以,当100瓦的功率同时输入到喇叭的高、中、低音单体时(假设喇叭为三音路),首先遇上分音器,分音器在吃掉一些功率之后,再把剩下的功率输送到三个单体上面。此时三个单体会因为本身效率的不同、阻抗曲线的不同而对输入的功率产生不同的反应。换句话说,高、中、低音单体所发出的音量会不一样大。通常,我们如果发现低频量感很少,就会说这对喇叭很难推,不管它在说明书上记载的效率有多高,它就是很难推。而这种难推的喇叭往往又伴随着另外一个问题:高音单体很好推。在低音单体难推、高音单体好推的情况之下,您能想象会发现什么现象吗?那就是很多人都曾经尝过的苦头:低频不够饱满、高频却刺耳。
相位角的偏移其实就是喇叭容抗、感抗、阻抗趋前或落后的复杂变化。由于喇叭不仅与电子反应相关(被动分音器),也与机械反应(单体结构)相关,更与空气容积相关,它们相互之间会产生复杂的反应。这也就是说,后级无时不刻都在与复杂的喇叭容抗、阻抗、感抗搏斗,这也是喇叭难推的原因之一。
最后说到反电动势,我们可以把喇叭单体总成,看成一个有线圈、有磁铁的发电机,当扩大机的电流输入,驱动振膜进行前后活塞运动时,喇叭单体会产生电流,这股电流会回输到后级扩大机里,我们称此现象为反电动势。反电动势越大,喇叭就越难推。晶体后级由于直接与喇叭耦合,比较易受反电动势影响。而真空管后级由于有输出变压器耦合喇叭,受反电动势的影响较小。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回头来看DR-3与DR-9的问题。从您所提供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DR-3与DR-9的电源供应能力在储存电能的电容上相差10,000μFD,不过DR-9的电源变压器稍大些,所以二者实际上的供电能力没差多少,我猜真正有差别的应该是功率晶体。所以,您可以这样认为:DR-3虽然只有纯A类25瓦,但是它的电源供应能力很足,在遇上难缠的喇叭时,能够比一般25瓦后级发挥更强的喇叭驱动力。反之,我们也可以这么看DR-9:在与DR-3相近的电源供应能力下,它虽然可以在8欧姆负载下输出100瓦,不过在4欧姆或2欧姆负载之下能否输出足够的200瓦或400瓦而不失真就有待观察了。
或许这个例子可以告诉我们,光看说明书上的功率输出数字并不代表太多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后级实际驱动喇叭时的表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以耳朵验收的一个实证。
鉴赏音响的基本概念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频谱、音色,要想提高音乐欣赏的能力,一定要多做听力对比,即播放一首乐曲时,音箱系统放出的音色与实际乐器演奏的音色有哪些不同,偏离多少等。为了进行听力对比,首先应该了解一些电声学名词概念、人耳的听觉特性和音响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
一、部分电声学名词解释
1、纯音:它有两种含义:(1)指瞬时声压随时间作正弦变化的声波;(2)指具有明确单一音调的声音。
2、基音:是指复合音中频率最低的成分。
3、泛音:复合音中频率高于基音的成分,其频率可以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也可以不是。各种乐器用不同演奏方法能产生数量和强弱各不相同的泛音成分,即使基音相同也能具有不同的音色。
4、声波:弹性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起源于发声体的振动。声波范围为20Hz-20KHz,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不能引起听觉,只有频率在两者之间的声波才能听到,我们把能够听到的声波称为音波或可听声。
5、声场:指媒质中有声波存在的区域。不同的声源和环境可以形成不同的声场。
6、响度:又称"音量",人耳对音量大小的一种感受。取决于声强、频率和波形。
7、音色:又叫"音品",主要由其谐音的多寡及各谐音的相对振幅所决定。
二、人耳的听觉特性
人耳对声音的方位、响度、音调及音色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1、方位感:人耳对声音传播方向及距离、定位的辨别能力非常强。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之为"方位感"。
2、响度感:对微小的声音,只要响度稍有增加人耳即可感觉到,但是当声音响度增加到某一值后,即使再有较大的增加,人耳的感觉却无明显的变化。通常把可听声按倍频关系分为3份来确定低、中、高音频段。即:低音频段20Hz-160Hz、中音频段160Hz-2500Hz、高音频段2500Hz-20KHz。
3、音色感:是指人耳对音色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听觉上的综合性感受。
4、聚焦效应:人耳的听觉特性可以从众多的声音中聚焦到某一点上。如我们听交响乐时,把精力与听力集中到小提琴演奏出的声音上,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声就会被大脑皮层抑制,使你听觉感受到的是单纯的小提琴演奏声。这种抑制能力因人而异,经常做听力锻炼的人抑制能力就强,我们把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聚焦效应"。多做这方面的锻炼,可以提高人耳听觉对某一频谱的音色、品质、解析力及层次的鉴别能力。
三、影响音质、音色的主要技术指标
1、频率范围(单位Hz):功率放大器在规定的失真度和额定输出功率条件下的工作频带宽度,即功率放大器的最低工作频率至最高工作频率之间的范围。
2、频率响应(单位:分贝dB):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增益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而提升或衰减和相位滞后随输入信号频率而变的现象。这项指标是考核功率放大器品质优劣的最为重要的一项依据,该分贝值越小,说明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信号的还原度和再现能力越强。
一套好的音响器材,除要把各种乐器的音韵再现外,还要把各种乐器演奏的位置、距离、场面再现出来。无论个人偏爱的是哪种色调或机型,如果播放出来的音色与原来乐器演奏的音色有听觉上的差异,就不能算是一台好设备。高保真音响(Hi-Fi)的真正含义是高还原度。如果你的音响设备不能还原出原有乐器的音色韵味,那麽就称不上高保真设备。当我们利用主观听觉判断某一音响设备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不要因个人的偏爱而影响正确的判断与鉴别能力的提高。
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
在专业扩声领域里,音响器材的配置是十分考究的,其**放与音箱的配置是最重要的,虽然,一些音箱生品使用说明中向用户推荐了所配功放的具体牌号或型号,但还是有局限性,因为用户经常面对诸多型号的功放,无从下手。
功放与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号、功率管类型的选择及低灵敏度音箱应配置哪种功放等。功放与音箱的具体配置,一般来说与设计人员的经验、爱好、听音习惯等因素有关,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用户或设计人员为了节省开支常给音箱配置较小功率的功放,有些用户又为了所谓的"功率储备充足"给音箱配置很大功率的功放。显然,这样做都是不合适的。重要的是,这样配置会给设备造成损坏。在功放与音箱配置中,功放功率的确是关键,也就是说,功放功率的确定原则应该是统一的。
大家都知道,在进行厅堂声学设计后,需要根据一系列计算确定音箱功率,然后再由音箱功率确定功放功率,但是究竟两者功率如何选配才能达到最佳匹配呢?
首先,在人耳听域的20Hz~20kHz内,真正集中大量能量的音乐信号一般在中、低、频段,而高频段能量仅相当于中、低频段能量的1/10。所以,一般音箱高音损失的功率比低音喇叭低得多,以求高低音平衡;而功放好比一个电流调制器,它的输入音频信号的控制下,输出大小不同的电流给音箱,使之发生大小不同的声音,在一定阻抗条件下,要想让标称功率为200W的功放达到400W或几倍的输出其实很容易,只是功放的失真(THD)将会大大地增加,这种失真主要产生在中、低频信号中的高频谐波,其失真越大,高频谐波能量就越大,而这些高频失真信号都将随高频音乐信号一同进入高音头,这就是为什么小功率功放推大音箱会发生烧高音头的原因。而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只要功放功率大,就有可能烧音箱。虽然有些功放没有失真指示,但由于设备配置已经先天不足,失真有可能在使用中时有发生,这时失真指示已失去意义。况且,由于使用者的经验和素质的限制,功放的失真往往容易被忽略。
其次,功放与音箱的功率配置与目标响度以及所使用场合也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目标响度下,应该让音乐信号的动态在每件器材上都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如果功放功率太大,其增益设置很小时,响度已达到要求,但这时功放的增益就限制了信号的动态范围。所以,功放功率不能太大;否则,既然浪费开支,又会带来响度和音乐动态无法兼顾以及音箱负荷过重的麻烦。根据以往经验,一般语言、音乐扩音场所和大动态的迪厅等场所是有区别的。有一般扩音场所信号起伏小,不需要功放长时间或很快提供很大电流给音箱,所以功放功率应该比要求强劲有力的大动态扩音场所的功率要小;另外,所谓的"功率储备"也应该针对音箱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功放的选定必须由音箱决定,不应该有"功率储备"的概念去配置功放。换句话说,在一定的目标响度下,音箱可以比设计值大一些,以备不同用途,而功放的功率应该严格由音箱决定,没有太大的灵活性。
总之,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的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一定阻抗条件下,功放功率应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应用场所功放的不失真率应是音箱额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动态场合则应该是1.5-2倍左右。参照这个标准进行配置,既然能保证功放放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又能保证音箱的安全,即使对经验不足的操作人员,只要不是操作严重失误或前级周边设备调校不当,就能让音箱和功放工作在稳定状态。
话说音箱
就目前Hi-Fi音响系统而言,扬声器系统----音箱在技术上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音箱作为一种尽可能忠实再现艺术作品的器材,其忠实再现应是第一位,但就目前的技术对忠实再现,还只能是个相对的定义,这也是不同牌号的音箱都有自己声音特点的原因。当今世界上的音箱,品种繁多,但性价比高的却并不太多。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美国音箱力度好,气势恢宏,适于重放流行音乐;大部分英国音箱柔和细腻,极富音乐感,适于重放古典音乐;丹麦、德国、法国等欧洲音箱,则介于前两者之间的占多数。
小型音箱原是供流动录音时方便监听之用而制造,随着居住环境趋于小型就逐渐流行起来。书架型(bookshelf)音箱,原系尺寸相当于杂志大小,容积在9升左右,放在书架上的小型扬声器系统,它们的高、低频单元辐射的声波浑然一体,辐射图形大致呈球面波,所以小型音箱的声辐射更接近理想的"点"声源,这就改善了立体声重放的定位感和声扬感,而且小型音箱瞬态反应好,体积小巧,摆位容易。可见小型音箱特别适宜在小居室作近距离聆听,播放动态不大的弦乐、人声和古典小品。但一般小型音箱的低频表现,与大型音箱是有差距的,特别是要求动态气势的场合,只要环境条件许可,不应考虑使用小型音箱。
落地型(floorstander)音箱大多使用口径较大的扬声器单元,如165mm、200mm、250mm,在大房间里可发挥它低频浑厚、气势磅礴的特点,所以大型音箱富有真实的现场感。但它在小房间使用时,则将有问题,因为在聆听距离较近的情况下,标准声压的驱动功率就须减少,这样音箱的气势就出不来,反而有低音不足感,而离音箱过远时,房间内墙面、家具等反射造成的非直达声又较多而干扰直达声,反而影响音质。
大口径低频扬声器的锥盆在复杂运动中,会产生高次谐波和对某些短促的声音产生瞬态失真,现代音箱为了克服这个不足,常以几个小尺寸的扬声器单元代替一个大口径的扬声器单元。
一些高度在0.5m左右,介于小型和大型音箱之间的中型音箱,在国外称座架型(standmount),需放在适当的脚架上使用,它们的表现介于小型和大型音箱之间而兼有它们的长处,富有一定特色。
有些低效率的昂贵书架型贵族音箱(以难推闻名),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输出功率足够大,还要求输出电流要足够大,并且阻尼特性好,否则其效果往往还不如一般音箱,这点是要有充分认识的,属于这类的音箱品牌有DYNAUDIO Acoustics(丹麦"丹拿")、MOREL、ATC、Lynnfield及Ensemble等。
音箱不可能完美,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如有低频不足、高频夸张、声场营造能力差、不该有的声染色等情况,那就属于明显缺点,高、中、低频的表现应以平衡的量感为准则,某频段的突出表现只是特性之一,不能作为评判的依据。此外,音箱在大声压级时不能产生声音含混,甚至低音拍边现象。总之,音箱大多具有个性,也就是说每种音箱都有某种特殊的音色,这在选择时是一定要加以注意的,因为不少音箱之间往往只存在个人爱好问题,而不是优劣之分,而且在商店的环境下,对音响器材的音乐性、声像定位和立体感的差别又很难听得出来。不同音箱的表现会有不同特质的美,可说各有所长,声音之美与其它艺术般,随着拥有者的美感认知而展现不同的美感。
后级驱动能力与功率及电源供应关系
晶体后级驱动喇叭的能力至少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电源供应。二、输出功率。三、阻尼因子。四、抵抗反电动势的能力。或许,我们如果从喇叭这个方向来看后级,可能会使问题更清楚些。从喇叭的方面要怎么看呢?喇叭的驱动难易程度与一、阻抗曲线的走势。二、灵敏度。三、相位角的偏移情况。四、反电动势的强弱。
先说阻抗曲线,在喇叭说明书中我们经常看到喇叭阻抗8欧姆或4欧姆的记载。其实这个8或4欧姆的数字只是概略性的数字而已,因为没有一支喇叭的阻抗曲线能够从20Hz到20KHz之间都维持在8欧姆的位置上,至少它会随着频率的变动而改变阻抗数值。有时会高到几十欧姆,有时会低到1欧姆。喇叭阻抗曲线的变化与后级有什么关系呢?不要忘了,后级的功率输出要由喇叭的负载阻抗来决定,假若一部后级宣称在8欧姆时有100瓦输出,那么在16欧姆时可能只剩下50瓦输出,在32欧姆下更只有25瓦输出。反之,它在4欧姆时输出可能会大到200瓦,2欧姆负载时更可能大到400瓦。
当喇叭阻抗变高时,后级输出只是变小而已。然而,当喇叭阻抗变低时,后级输出就不仅是变大那么简单了。当后级输出变大时,我们首先会遇上的问题就是电源供应能够提供那么大的输出功率所需吗?如果不能,在4欧姆时就无法达到200瓦输出,更别提2欧姆时会有400瓦输出。假若电源供应有那么大的余裕,可以充足供应400瓦的功率所需,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功率晶体能够承受那么大的电压或电流吗?通常,厂家不太可能会在100瓦的后级上面用上400瓦后级所需的功率晶体,因为这样一来,成本会大幅提高。
喇叭的灵敏度表面上看起来很直接,90dB灵敏度可能比86dB灵敏度来得好推。问题是,灵敏度的测试只对整支喇叭所能发出的音压做测试,而非对每支单体所能发出的音压做单独测试。所以,当100瓦的功率同时输入到喇叭的高、中、低音单体时(假设喇叭为三音路),首先遇上分音器,分音器在吃掉一些功率之后,再把剩下的功率输送到三个单体上面。此时三个单体会因为本身效率的不同、阻抗曲线的不同而对输入的功率产生不同的反应。换句话说,高、中、低音单体所发出的音量会不一样大。通常,我们如果发现低频量感很少,就会说这对喇叭很难推,不管它在说明书上记载的效率有多高,它就是很难推。而这种难推的喇叭往往又伴随着另外一个问题:高音单体很好推。在低音单体难推、高音单体好推的情况之下,您能想象会发现什么现象吗?那就是很多人都曾经尝过的苦头:低频不够饱满、高频却刺耳。
相位角的偏移其实就是喇叭容抗、感抗、阻抗趋前或落后的复杂变化。由于喇叭不仅与电子反应相关(被动分音器),也与机械反应(单体结构)相关,更与空气容积相关,它们相互之间会产生复杂的反应。这也就是说,后级无时不刻都在与复杂的喇叭容抗、阻抗、感抗搏斗,这也是喇叭难推的原因之一。
最后说到反电动势,我们可以把喇叭单体总成,看成一个有线圈、有磁铁的发电机,当扩大机的电流输入,驱动振膜进行前后活塞运动时,喇叭单体会产生电流,这股电流会回输到后级扩大机里,我们称此现象为反电动势。反电动势越大,喇叭就越难推。晶体后级由于直接与喇叭耦合,比较易受反电动势影响。而真空管后级由于有输出变压器耦合喇叭,受反电动势的影响较小。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回头来看DR-3与DR-9的问题。从您所提供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知道DR-3与DR-9的电源供应能力在储存电能的电容上相差10,000μFD,不过DR-9的电源变压器稍大些,所以二者实际上的供电能力没差多少,我猜真正有差别的应该是功率晶体。所以,您可以这样认为:DR-3虽然只有纯A类25瓦,但是它的电源供应能力很足,在遇上难缠的喇叭时,能够比一般25瓦后级发挥更强的喇叭驱动力。反之,我们也可以这么看DR-9:在与DR-3相近的电源供应能力下,它虽然可以在8欧姆负载下输出100瓦,不过在4欧姆或2欧姆负载之下能否输出足够的200瓦或400瓦而不失真就有待观察了。
或许这个例子可以告诉我们,光看说明书上的功率输出数字并不代表太多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后级实际驱动喇叭时的表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以耳朵验收的一个实证。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