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自从苏妈上台,从公司长远战略规划,围绕数据中心和计算业务展开收购,2020 年 10 月 27 日宣布有意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购赛灵思。官方并未透露具体数字,但据路透社报道称,此次收购大约 498 亿美元(约 3177.24 亿元人民币),2022年2月14日完成对 FPGA 龙头赛灵思的并购后,AMD 正式成为集「CPU 老二」、「GPU 老二」、「FPGA 老大」标签于一身的芯片巨头。在全球竞争中,可以基本上抗衡英特尔的CPU+FPGA+GPU和英伟达的GPU+CPU数据中心整体业务组合。
然而,AMD 在数据中心网络部门依旧空白,对比英伟达BLUEFIELD和英特尔的IPU差距巨大,在未来竞争中会存在较大的短板。
AMD当然不会坐视不理,放任自己的短板,任凭竞争对手压制,而且公司现金充裕,完全有能力并购这个中小创业企业。
通过对Pensando的收购,可以实现对边缘和云数据中心中网络、安全、存储任务的加速。同时可以吸纳该类产品优质客户包括微软 Azure、IBM 云、Oracle 云、NetApp、惠普企业等。
当然最重要的是数据中心芯片架构,Chiplet的未来版图构建,可以提升AMD综合竞争能力。
当然AMD 不是最早看到数据中心未来的需求趋势的巨头。
2015年6月1日,英特尔宣布以167亿美元收购FPGA 老二Altera,开始了其数据中心业务版图扩建;
原本打算收购麦络斯,结果在2019年3月28日,被英伟达的黄教主截胡;
同年,英特尔正式收购了美国英特尔公司将收购网络芯片创业公司Barefoot Networks Inc,继续补强数据中心网络板块。
2022年2月15日,英特尔收购硅光代工企业高塔半导体,在硅光芯片和网络芯片的制造工艺上继续布局。
在中国,头脑清醒的人当然也很多,也十分清晰的了解未来的竞争趋势和格局,但是迫于现实的困境,大部分企业只能选择某个领域布局,以手机厂商对标苹果手机的方式去对标巨头,因为技术和资金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CPU领域:海光,飞腾,龙芯,兆芯,申威,鲲鹏,延申到power的合芯科技,Intel 外壳的澜起科技,不只是在性能上存在代差那么简单,而是在生态构建,不同架构计算融合上存在巨大短板,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更是无法对比。
GPU领域:天数智芯、芯动科技、摩尔线程、沐曦科技、壁仞科技、登临科技、燧原科技;军工领域的景嘉微、凌久和航锦暂时不讨论。大量的资本拥挤在GPU的赛道上,而对标都是英伟达产品的运算性能等理论数值,就像小米当年跑分干到苹果一样,显得我们的手段和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
FPGA领域:紫光国微、复旦微、高云、安路、华微、京微齐力和易灵思等等。同赛灵思,INTEL的代差明显,而且竞争手段很少,很多都需要靠其他业务补充FPGA的研发资本,非常困难。
DPU领域:中科驭数、星云智能、云豹智能、大禹智芯、云脉芯联等等。国际上是英伟达,博通,INTEL,Marvell占尽先机,从技术上来看,目前差距很难评估,中国企业还在路上,产品形态和数据都没有固定,但是考虑中国企业在网络领域同博通等巨头的差距,未来的竞争肯定是比较激烈。
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中国参与竞争的计算和网络芯片企业的规模太小,资金技术能力差距巨大,同时从人为的角度上将有限的优质人才,市场和专利分散到了更多数量的企业上。
我们怕企业重组后被美帝一刀砍下吗?所以要百花齐放,多点开花,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也许因为我们不怕被各个击破,我数量庞大呢。
现状是因为在不同链条的企业太多,行业标准和协议不一致,上下游企业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适配,去解决BUG,去打补丁补漏洞。intel等抢先一步占尽先机,但是我们也勿需搞一群企业去围攻,而且其实都是各自为战。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是中国人率先实践的,而今我们是不是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呢?
从资本扩张的角度来看,热钱烧向半导体领域,好坏并存:
好的是提供了资本去到高新科技领域,解决卡脖子和技术短板领域;
不好的部分是将有限的技术人才资源、专利资源和政策资源全部分散了,导致单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弱小,经不起全球化竞争的大风大浪。
当然从国家安全、信息安全战略角度,这是发改委,工信部和中科院等顶层机构考虑的问题,我只是实事求是的看待眼下的实际。
路漫漫其修远兮,国将上下而求索。
乖乖兔爸爸 2022-4-18 08:47
必须先能保证企业能活着,然后才能指望他们能集中火力。
yzw92 2022-4-18 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