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网站The Verge报道,随着Apple Watch的大卖,智能手表近些年来成了业界新宠,消费者是否应该跟风买一块尝尝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整个智能手表界都走偏了,它们丢失了最重要的专注精神。以智能手表的发展水平来看,它现在还只是个简单的PDA(即掌上电脑)罢了。这些穿戴设备就像此前的Palm Pilot、Pocket PC和苹果的牛顿(都属于早期的PDA设备)。
它们虽然价格差异巨大,但却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运行速度慢。
眼下智能手表的普及率还很低,有时见到朋友佩戴许多人都会忍不住询问他们的使用感受。不过恐怕你得到的大多数回答会是:“感觉还不错,不过......”,这一个“不过”就解释了我们所有的疑问,这个词后面一般会跟着这样的语句:“有时屏幕唤醒不够灵敏,续航很烂,应用运行卡,价格也不低。”但其实最让人郁闷的还是智能手表的运行速度。
有时说起运行速度,会有人跳出来为智能手表辩护,他们觉得随着技术的发展,手表内置的处理器会变得更快,也更省电。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把智能手表置于了PC和智能手机的性能提升规律中(摩尔定律),虽然它们同属微电子,但其进步速度不可能完全相同。而且即使智能手表的处理器也能遵循摩尔定律发展,也不代表未来的产品就会趋近完美。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器性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打造产品的思路。
就拿PDA来说,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在打造Palm Pilot时可不是直接做出设计图去生产。相反,它用一些简单的废旧材料拼出了PDA的形状并放在口袋中随身携带,时不时还会拿出来试试手感,霍金斯是在找那种人机对话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帮助他的团队找出人们最想要的功能,如日历、通讯录、备忘录和工作计划等。随后哈塔尼一手打造了Pilot的用户界面,这种设计风格最终演变成了Palm的设计哲学。
在那个时代,由于技术限制,PDA的性能非常有限,就拿Pilot来说,它搭载一块分辨率为160 x 160的屏幕,处理器性能也很弱。为了提升使用的流畅感,Palm对用户界面进行了精简,人们无需进入各种复杂的菜单就能用到最基本的功能,有时甚至连触控笔都可以省略。这种设计的哲学在乔布斯的iPod上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最多三步,你就能找到想听的歌曲。
以上提到的三位业界泰斗都在研发产品时找对了思路,它们在性能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满足了用户大多数的需求。但当你使用智能手表时,却看不到厂商的思路所在。就拿Apple Watch来说,想要熟练玩转它,你需要学会15种交互方式,另外,其主屏也达到了4种,这样的组合学习成本实在太高了。Android Wear虽然没那么复杂,但也有四个操作区域,用户还要学会点、划等各种复杂的手势操作。这些产品用起来完全没有那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如果让我来打造智能手表,我考虑到的第一点肯定还是手表的原始属性——看时间,而这点智能手表普遍很难实现,因为它们亮起时你一定会被吸引去操作下别的功能,这就与发明手表的本意相违了。此外,智能手表上第三方软件的开启速度实在太慢了,还不如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来的干脆。
如果不想受这份尴尬,你就只能放弃智能手表中的一些高级功能了。其实选择这样对待智能手表的可大有人在,多数人平时也就用用消息提醒,计步器和心率等基本功能。
其实在业界有个三秒法则,如果一个动作超过三秒钟,用户就会丧失使用的兴趣,而智能手表上用起来超过三秒的功能可是数不胜数。这不是硬件性能的错,真正的问题出在产品经理身上。
作为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表不需要被塞满各种复杂功能,厂商只需将常用功能做到最完美就好,专注才是最重要的产品设计思路。
眼下许多厂商早已忘记了专注,它们甚至还想把4G功能植入智能手表。这家伙只是一个穿戴设备而已,为什么非要弄那么多复杂的花样呢?
纵观当下的智能手表界,也许真正做到了专注的只有Pebble了,它运行流畅,功能简单实用,而且续航能力超强。但由于没有移动平台打基础,也不像其他厂商一样财大气粗,Pebble的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本周该公司还裁掉了四分之一的员工。
此外,本周苹果在发布会上还拿出了一系列新配色的表带,努力让Apple Watch向时尚界靠拢。除了苹果,老牌制表品牌Nixon和Fossil也走了这种跨界道路。也许这些产品能成为时尚界的宠儿,但归根结底它们不是合格的智能手表。
我玩智能手表已经三年有余,它们中真正让我喜欢的还是那些最基础的功能。如果你问我眼下到底哪一款是最棒的?我会告诉你千万别入智能手表的坑。
用户1719771 2016-4-11 13:06
自做自受 2016-3-31 07:40
baods 2016-3-30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