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拥挤的吸尘器赛道,国产品牌能否弯道超车

2021-3-19 11:41 2669 31 5 分类: 智能硬件 文集: 互联网


受AIoT、智能家居风口刺激,小家电赛道这些年越来越火。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2年至2019年小家电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13.3%。

 

作为小家电明星品类之一的吸尘器,市场规模也在加速成长。《中国吸尘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中国吸尘器出货量1.68亿台,同比增长9.97%。


 

玩家蜂拥而入、扫地机器人需求暴涨、智能家居认知度提高......种种因素促成了吸尘器行业的持续高热度。单从玩家维度来看,小米、360此类互联网公司以及海尔、美的这类综合型家电企业,都在加速发力吸尘器业务。

 

国产品牌高速成长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6月份起,以吸尘器、智能音箱、咖啡机为代表的家电出口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吸尘器领域,国产品牌的持续加速出口,使得在全球各大市场和国际品牌形成肉搏之势。在渗透率相对较低的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美的、科沃斯等国产品牌排名已占据领先地位。

 

此外,一些应运而生的吸尘器新秀品牌,比如荣耀旗下的清易,通过性价比战略,开启全球60多个国家的市场大门。

 

再看国内吸尘器市场,国产品牌和海外品牌的火药味也相当浓烈。比如手持无线吸尘器赛道,戴森作为海外品牌的代表,一直占据着国内市场的重要份额,而以小狗、美的、莱克为主的国产高端吸尘器品牌也不遑多让,通过不断发布创新产品瓜分市场,并且营造出了国产包围海外之势,蚕食效果也在一些数据中体现了出来。

 

来自ZDC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吸尘器市场中,戴森的关注度为34.3%,排名第一,但在2020年,戴森的关注度下降到了27.65%。下滑趋势明显。相反,国产品牌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攀升,稳步前进中。


玩家激增的负面效应

 

虽然吸尘器赛道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新玩家并没有因此而退却,相反规模还在扩大,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吸尘器相关企业注册达到高峰,新增573家,增速达到32%,即使在疫情波及的2020年,吸尘器相关企业注册规模还是超过了300家。

 

新玩家的增长给市面上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性,但产品严重同质化、质量和售后服务无保障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带着网红标签的个别玩家,可能找个代工厂再找个主播带货就摇身一变成了吸尘器新秀品牌,但是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却完全跟不上,靠代工厂和电商直播包装,迷惑了很多不知情的消费者。

 

与此同时,拥挤的赛道带来的竞争压力也更大了,这让一些本来占据优势的老玩家跟着急起来。驱动中国之前发布的一份2020年最不值得入手的小家电产品前十名榜单中,一款戴森的无线吸尘器就因“消费者口碑崩塌”而上榜。

 

可想而知直播带货这类流量工具的诱惑力非常大,容易让品牌忽略自身的技术优化和产品创新,步入网红营销陷阱,最终成为用户“收割机”。

 

体验式创新另辟蹊径

 

虽然吸尘器赛道拥堵,网红品牌当道,但从消费者关注度变化和对劣质产品的不满发声来看,市场的淘汰机制依然健康,消费者对于产品高质量和优质体验的追求始终没有变。

 

吸尘器在国内走过了二十多年,在技术层面面临天花板是不争的事实。技术突破的难度较大,意味着要想拥有更好的市场,就必须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回归到用户体验上。

 

以小狗吸尘器新品T12 Plus Rinse为例,通过加入旋转擦地刷的设计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吸尘器细分品类——擦地吸尘器。从设计和功能上看,这款产品结合了电动拖把和手持吸尘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无线吸尘器只吸尘不擦地的缺陷,打破家居清洁使用场景受限和清洁能力不足的痛点。

 

再比如扫地机器人老将科沃斯最近发布的T9,它搭载了首创的Air Freshener室内移动香氛系统,可以在清洁地面的同时去除室内的异味,直击女性用户的喜好。


在吸尘器行业普遍因狂热竞争失去对创新的热忱和追求时,国产品牌这样的尝试不失为一个杀出重围、以获得消费者更多关注的可行战略。

 

国产品牌加速崛起

 

不过,国内吸尘器行业要想更加健康的发展,单靠几家标杆企业引领还不够,还需要更多新玩家的加入与努力。无论是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类,还是在设计上给用户新体验,本质都是围绕产品力做文章,产品力提升了,行业自然发展更加健康。

 

当然,随着消费升级,用户要求更加严苛,光有产品力还不行,完善、可靠、诚信的售后服务同样至关重要。

 

就某些国外品牌来说,“双标”型售后服务已经让不少用户心寒,并伤害了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未来如果不大刀阔斧地彻底进行服务体系改革,必将被用户所抛弃,曾经引以为傲的用户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这一点上,国产品牌做得显然更好,无论是格力新出台的“十年质保”、还是小狗的“中央维修”,走心的售后服务让他们拥有了结实的用户基础,这也是更多国产品牌未来要发力的方向。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作者: 刘旷,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39156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2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自做自受 2021-3-19 23:03

如今中国是打造品牌而非制造品质的时代,国产品牌是能弯道超车,但品质永远落后。

火引冰薪 2021-3-19 17:00

实现自主化生产,很多事情都是要从小事情做起。
相关推荐阅读
刘旷 2025-05-01 23:04
黄雀在后:外卖大战新变局,淘宝+饿了么开启电商大零售时代
当所有人以为美团和京东的“口水战”硝烟渐散,外卖大战告一段落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闪现”外卖战场,外卖烽火再度燃起。4 月30日,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
刘旷 2025-04-29 14:38
征战高端10余载,OPPO少了昔日的锐气
早在2013年,OPPO就推出了Find系列,这标志着,从那个时候起,OPPO就正式进入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不过,我们从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2024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刘旷 2025-04-28 10:13
非洲手机市场变天了!小米、realme轰开传音手机堡垒!
在全球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版图中,曾凭借深耕非洲市场而独树一帜、稳坐“非洲手机之王” 宝座的传音手机,正面临内忧外患。从2024年年报数据来看,传音控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
刘旷 2025-04-25 10:18
从“AI追风者”到“亏损永动机”,云从科技困在理想国!
曾几何时,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并称为“AI 四小龙”,承载着AI行业的无限期待。时光流转,“AI 六小龙”“杭州七小龙”等名号层出不穷,“AI 四小龙”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失色。从财报...
刘旷 2025-04-24 10:20
千亿之后:天翼云的“减速焦虑”与智能云豪赌
传统业务增长乏力,三大运营商集体将战略重心转向云、AI与智能算力,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航道。回望2019年,中国移动的云业务收入不过区区19亿元,中国电信天翼云也仅为71亿元。然而,到了2024 年,移动...
刘旷 2025-04-23 10:13
vivo X200系列这波骚操作,高端化依然有三大挑战
据Canalys此前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1%。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高端市场的争夺却愈发白热化。其中,苹果凭借Vision P...
我要评论
2
31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