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号,公布的10月财新中国制造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以上涨到53.6,为2011年2月以来最高值,说明制造业景气已经显著提升。
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制造业的复苏,电子元器件的需求自然跟着上涨。而需求量一旦上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现货供应的哄抬涨价,今日在众多的上涨浪潮中感受最深刻的品牌就是ST的MCU了。
像STM32F107VCT6这颗料,杭州一数字设备采购经理——杨经理在8月份做物料价格梳理的时候,当时STM32F107VCT6的进价为:¥13.9,价格与之前的进价差异不大;
此时,杨经理将采购计划制定为需求进行采购。而到了10月份,突接到客户订单,线路板需要在10天内贴片完成进入半成品组装。然而,杨经理接到的几家供应商的报价使他闷闷不乐,因为此时的价格已经上涨到30元一颗;按照一批需求量为3000个,那么,杨经理此订单的采购总成本是上涨了48300元。这还不包括其他物料的价格上涨。
杨经理没有提前把握住市场的变化,导致现如今需要花更多的金钱去采购,成本直线攀升。由此可见,此次上涨的趋势迅猛,并且对总成本的影响剧烈。
产品上涨数据分析
根据各大电子平台数据显示,自9月份以来ST品牌的STM32H7、STM321、STM32F1、STM32F4等已逐渐登上热搜榜,成为热门涨价型号。
2020年10月STM价格涨幅榜
2020年10月STM价格涨幅榜—柱形图
由上图可得,STM32F103VCT6+的价格涨幅最高达119%,而STM32F103C6T6A、STM32F103C8T6两个的价格涨幅紧随其后,均为103%,其余颗料也均呈上涨趋势。另外,价格的疯狂上涨,需求热度的高居不下,交付的货期之长,对于元件采购人来说,都是令人头痛的一大事。
芯仔分析小结
目前,ST的MCU价格上涨速度过快,且价格波动较大的原因,与ST在全球通用MCU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有很大的关联。
其STM系列的8位以及32位MUC,在2017年就已占全球20%份额。ST公司的MCU(微控制器)在10年间增长了12倍,单STM8系列11年间就出了40亿片。
最重要的是,MCU的通用市场巨大,而商家总是善于在需求旺盛的地方制造商机。在ST的MCU通用领域里,出现了大量投机现货商也不足以为奇;在市场的需求下,任何一丝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激起涨价的涟漪。毕竟,谁叫货在他手,在你这则是产线出货为首,自然形成了一个被动的采购状态。
因此,作为精明的元件采购人,应当对每个品牌的市场逻辑都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理解,这会更加有利于自己制定采购计划的时候,能有更加智慧的决策。就比如说,上文提到的杨经理,要是在8月份提前做好库存的储备,也就不会导致在10月份的时候,需要白白多花四万多人民币,去采购一颗元件的倒悬之急的场面发生了。
**有采购芯片需求(样板可售),详情联系芯广场公众号。
火引冰薪 2020-11-10 14:50
我的果果超可爱 2020-11-10 09:25
yzw92 2020-11-10 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