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产材料发展之防静电材料自主化再进一步

2021-9-2 10:44 1462 10 10 分类: EDA/ IP/ 设计与制造 文集: 资讯

材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每一项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把人类发展提高到全新的高度。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电子材料产业也迎来高速发展期,层出不穷的电子新材料更是半导体材料产业领域中的焦点。


对于电子信息领域来说,材料不仅有常规的应用于电子产品本身的材料,一些应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辅材,能够协助产品更好的生产,本身也具有一定重要性。但从历史中来看,不管是哪种材料,国产化的道路依旧走的艰难,国外巨头公司霸占着话语权。随着国产化的发展,如今电子材料的国产化进程到底怎么样了?


Vol.1

全球电子材料的现状及发展


从概念上来讲,电子材料主要包括电子功能材料、电子包装及组装材料、加工及辅助材料。电子材料为制造各种下游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制造业而言至关重要。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电子材料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244亿元人民币(3904亿港元)增至2019年的3879亿元人民币(4668亿港元)。


疫情中断了生产并降低了市场需求,2020年全球电子材料市场规模降至3783亿元人民币(4552亿港元)。展望未来,全球电子材料市场将继续增长,预计2021年全球电子材料市场规模将达4059亿元人民币(4884亿港元)。


近年来,国内电子材料市场规模也持续增长,由2016年的1333亿元人民币(1604亿港元)增至2020年的1635亿元人民币(1968亿港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662亿元人民币(2000亿港元)。


2020年中国电子材料市场规模所达到的1635亿元人民币(1968亿港元),约占全球电子材料市场的43.2%,美国电子材料市场规模457亿元人民币(550亿港元),占比达到12.1%,欧洲电子材料市场规模461亿元人民币(555亿港元),占比12.2%。


其中,电子功能材料占电子材料市场总市场份额的60%以上。2020年全国电子功能材料市场规模1192亿元人民币(1434亿港元),占比68.7%。电子包装及组装材料、加工及辅助材料市场份额相对较小,分别为13.7%、17.6%。


得益于电子功能材料以及电子包装及组装材料的需求增长,国内材料制造商正在加大产品设计与研发投入,以实现电子材料生产工序本地化。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晚,但市场份额增速较快。由于产业起步晚于国外发达国家,且我国在高端电子材料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电子专用材料仍高度依赖进口,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推动电子原材料国产化,打通国产材料供应渠道,是从国家需求出发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的必要性规划,是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夯实经营降本增效的具体实现路径。


Vol.2

材料国产化迎来机遇


实际上,“由于一些短期的国际间的政策影响,已经对产业链下游业务层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短期的订单激增。”行业分析师对《微电子制造》表示,从材料国产化本身来讲,随着国际争端的不确定性,首先是加大了下游客户的迫切程度。其次,材料本身的国产化验证速度也将明显加快,“所以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对高端材料的国产化抱有非常乐观的态度。我们认为,国产化相比往年,内生的动力更加充足,这为国内材料企业的国产化替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


从众多分析师的观点来看,虽然高端电子材料需要长期的研发、量产、经验积累,替代难度较大,但我国想要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可控”,高端电子材料国产化替代势在必行,国产化进程将会加速。

在辅助材料方面,专家认为:进入理性调整期的中国电子辅助材料市场的显著特征是基数大、增幅小、市场趋于成熟、结构趋于合理,这些特征决定了未来中国电子辅助材料市场的竞争必然是品牌与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竞争。为促进辅助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国先进辅助材料今后的发展思路为:构建梯次发展的高端电子材料体系,每一个材料体系都做到上下游协同,不断创新,推动先进高端电子材料及其辅助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历史原因,辅助材料一直是国际大公司的配套业务,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欧美日韩台等地区少数国际大公司垄断,而我国电子材料尤其是辅助材料方面在国际分工中多处于中低端领域,且国内大部分产品自给率较低,本土化率基本不足30%,多为技术壁垒较低的封装材料。


专家表示,要发展国内辅助材料产业,首先要做好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等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强化顶层设计,坚定不移推动电子材料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同时,要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电子材料上下游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必不可少,携手合作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验证导入。专家指出,电子材料除了要按照自身规律发展以外,还要与高技术领域及相关行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我国电子材料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财信证券分析师则表示,目前全球各大晶圆厂也是在积极扩张产能,这对上游电子材料行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随着新建晶圆厂的产能持续落地,以及大中小尺寸OLED面板的产能不断扩充等,将拉动上游电子材料巨大的需求量。


制造上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必将增加电子辅助材料的市场需求,迎来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Vol.3

材料国产化的做法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电子材料已经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比如抛光液、光学膜、前驱体等材料已部分实现国产替代,且技术壁垒较高,具备了长期成长空间。同时,抛光垫的壁垒也相对较高,且国产企业替代意愿强烈。


其中辅材也是值得一提的一个种类,尤其是防静电材料,众所周知,半导体芯片因为静电的存在,而被击穿失效,对产品良率影响极大。电子行业如微电子、光电子的制造和使用厂商因为静电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相当严重,每年损伤达数十亿美元。因此,先进工业国家十分重视防静电行业的良性发展及静电防护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静电防护技术,不仅被作为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而且也被当作一项产业来对待,从而使这些国家电子产品的应用技术不断向深度与广度迈进。


致力于光学功能性防护树脂板研发的辅朗光学,在透明光学抗静电板材产品方面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防静电板材算产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辅材,该公司的创始人兼总经理司家林指出:“随着芯片线宽越来越小,对静电防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短效防静电板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要求,会对产品造成很大的隐患和风险。” 相较于短效产品,长效(永久)防静电剂(纳米碳材料、金属氧化物等)所制备的防静电板材其防静电性能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寿命持久稳定。

国产材料发展之防静电材料自主化再进一步

且近年来,市场对于长效(永久)型防静电板材的呼声愈烈 ,稳定的防静电性能使得辅朗的永久防静电光学树脂板可应用于电子、通讯制造、液晶显示、电子装备、半导体、精密器械等广泛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对无尘环境有需求的生产车间及部材。但整个主流防静电板市场仍然受限于防静电涂料技术壁垒,国内生产的防静电光学树脂板以短效型为主。


这层壁垒似乎也成了国内外防静电的差距所在,如今随着国内企业在防静电领域的突破,正在慢慢打破高端市场依靠国外进口的现状。


这其中,安徽朗光学材料有限公司(下简称“辅朗”)就采用自主研发的特殊技术,以碳纳米管为防静电材料成功研制出“永久防静电光学树脂板”。根据第三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对比报告结果显示,在IPA擦拭、钢丝绒擦拭、高温高湿处理、UV老化处理的测试下,辅朗的产品与国际品牌对比具有一定竞争力,甚至在某些指标优于国际大厂。

在技术细节上,辅朗采用碳纳米管作为导电材料经过提纯、酸化、研磨、分散等工艺制备出均一稳定的永久防静电涂层。背后的技术关键则是突破碳纳米管与防静电硬化涂料的相容性,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永久防静电涂层的一致性。目前,辅朗的产品已广受博世、米思米、晶洲装备、北方华创、基恩士等国际客户的好评。

2020年,辅朗与半导体、液晶显示制程设备厂商合作的防静电板材产品的合同面积达10万平以上;与洁净室工程厂商合作的合同面积达30万平以上。


接下来,辅朗将目光放到了代表高精尖的半导体制造领域,据透露,公司正在与国内知名的半导体设备厂进行交流合作,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辅朗的安徽生产基地已全面启动,计划年产500万平方米半导体设备用光学防护板,后续还将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功能性防护树脂板产业园,培养支持下一代工业领域发展的新型聚合物技术,将塑料的潜力转化为对生活有用的形式。


据了解,辅朗每年将超过5%的销售额用作研发投入,并提出“科学防护”的理念,以在整个市场中取得更高的竞争力,推动防静电产业的良性发展,切实将“面向市场、面向用户”落到实处。

国产材料发展之防静电材料自主化再进一步

2021年11月8-10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半导体设备年会是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唯一权威研讨会,既是行业风向标,又是全产业链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本次设备年会,辅朗的展位号为28,带来了优质的产品,期待与产业人士深度交流。

微信公众号:微电子制造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1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