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USB Type-C规格与测试要点 I.

2014-11-24 14:24 6938 14 15 分类: 通信

USB发展历史

USB的全名为Universal Serial Bus, 最初是由英特尔与微软公司倡导发起,其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热插入(Hot plug)和即插即用(Plug&Play;PnP)。当装置插入时,主机端寻找到此装置并加载所需的驱动程序,因此使用上远比其他总线方便。

USB 速度比并列埠(Parallel Port)与串行埠(Serial Port,如 RS-232)等传统计算机用标准总线快上许多。原标准中USB 1.1 的最大传输带宽为 12Mbps,USB 2.0 的最大传输带宽为 480Mbps。2008年推出的USB 3.0更从480Mbps提升到4.8Gbps以上。近期发表的USB 3.1的最大传输带宽更是USB 3.0的两倍高达10Gbps。请参阅表1 USB发展历史。

世代

最大传输

USB世代名称

供电能力

推出时间

USB 1.0

1.5 Mbps

Low Speed

500 mA

1996年1月

USB 1.1

12 Mbps

Full Speed

500 mA

1998年9月

USB 2.0

480 Mbps

High Speed

500 mA

2000年4月

USB 3.0

5 Gbps

Super Speed Gen1

900 mA

2008年11月

USB 3.1

10 Gbps

Super Speed Gen2

900 mA

2013年8月

表1:USB发展历史

号称接口之王的USB,已经在电子业界立下无法取代的地位。相信没有人可以准确的说出全世界有存在多少USB端口。分析师说,估计每年至少有超过20亿个拥有USB端口的装置出货,这个数字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

回顾USB的发展史,USB 1.0规范于1996年刚确立时,其实难以吸引外围与装置制造商的青睐,因为USB 1.0规范只定义了1.5 Mbps的传输速度,在数据通信上难以实现使用者所需要的效率。而在当时的Fast SCSI,已经能支持到10 Mbps的范围。甚至当时另一热火的IEEE 1394a传输界面(苹果计算机称为Firewire),传输速度也高达400 Mbps。于是为了提升竞争力,英特尔在2000年的时候推出了USB 2.0 HS(High Speed),传输提高至480 Mbps。

USB在2008年公布了USB 3.0的规范,传输速度高达5 Gbps。到了USB 3.0的时代,被称为SS(Super Speed)。从推出至今,USB 3.0已经成为最普及的主流接口,充分的被运用在各式外接市场上,如:外接式硬盘、固态硬盘(SSD)、DVD播放器…等。

USB的重大变革─Type-C推出

面对其他高速接口的挑战,USB到了2013年也推出USB 3.1新规格,支持高达10 Gbps的传输速度,并更名为USB 3.1 Super Speed Gen 2,而原本支持 5 Gbps的USB 3.0则称为USB 3.1 Super Speed Gen 1。

Type-C规格于2014年8月公告,虽然被包含在USB 3.1的规格里,但是其实Type-C仍然有USB 2.0的规格。下列为Type C四大特点:

1. 较小的尺寸:在尺寸上与现有USB 2.0 Mirco-B相似。

2. 电源充电:Type-C将支持更高的电源充电能力。

3. 可扩展性:Type-C的设计将支持未来USB的性能。

4. 可用性:支持正反面都可插入,使用者将不再需要分辨正反面,更容易将接口插入。

Type C最终版的尺寸约8.4mm x 2.6mm,比USB 2.0的Micro-B稍大。其充电能力本身支持到15W,同时也支持USB Power Delivery规格,最高将支持到100W的供电能力。在传输速度上,除了支持现有USB 3.1 Super Speed Gen 2的10 Gbps之外,也预期将能支持到后续更高的传输速度(如USB 4)。使用上支持正反可插(如苹果计算机的Lightning接口),更可扩大适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轻薄型便携设备,因此格外受到市场期待。

Type-C的连接器设计,与以往的USB连接器有很大不同,采用了上下排同时存在端子的型式。板端的连接器(Receptacle)只有唯一的一种型式,为24支端子的设计。在板端连接器的界面上,则有Vertical、Right Angel、Mid-Mount等形式。端子脚的形式也分别有Dual-Row SMT、Hybrid等形式。而在线端的连接器(Plug)则有两种设计,分别为支持高传输速度的Full Featured版本与USB 2.0版本两种。由于Type-C为上下排端子设计,因为在线缆加工上,必须在Plug尾端进行Paddle Card连接,芯线才加工在Paddle Card上。同时协会也定义了,若Type-C线缆要支持3A以上的供电能力时,必须有USB Type-C Electronically Marked来注记。在线缆规格的部份,主要有下列三大项:

1. 标准Type-C线缆

2. 传统USB线缆

3. 传统USB转换器

标准Type-C线缆中,有USB Full Featured Type-C线缆与USB 2.0 Type-C线缆两种规格。

传统USB线缆中,有分USB 3.1与USB 2.0两种规格。USB 3.1规格中定义了:USB Type-C to USB 3.1 A线缆、USB Type-C to USB 3.1 B线缆、USB Type-C to USB 3.1 Micro-B线缆等3款。USB 2.0规格里头定义了:USB Type-C to USB 2.0 A线缆、USB Type-C to USB 2.0 B线缆、USB Type-C to USB 2.0 Mini-B线缆、USB Type-C to USB 2.0 Micro-B线缆等4款。

传统USB转换器中,有USB Type-C to USB 3.1 Receptacle转换器与USB Type-C to USB 2.0 Micro-B Receptacle转换器两种。

在测试规格上,Type-C的测试有下列几项主要的要求:

1. 结构测试:Type-C主要应用在手持装置上,所以与USB Micro-B一样,需要耐插拔1万次的高寿命。插入力与拔出力也与原始USB其他Type有所不同,Type-C的插拔力为5~20N,拔出力为8~20N。同时必须进行线缆弯曲试验与线缆拔出试验,如Micro-B一样,Type-C也必须进行4轴向测试。

2. 电气测试:在低阶额定电阻(LLCR)的测试上也有改变,初始值从原本的30mΩ变成40mΩ。除此之外,Type-C必须进电流温升测试,在Vbus端子给予5A的电流,且在Vconn端子给予1.25A的电流,温度的变化量不能超过30oC。

3. 环境测试:与USB 3.0要求相同,遵照EIA 364-1000.01规范运行环境测试。

4. 电镀要求:与USB 3.0要求相同。

5. 高频测试:Type-C的规范与以往USB规范最大不同处,在于Type-C针对板端连接器也定义出一连串的高频测试要求,Type-C板端连接器与标准Type-C线缆高频测试要求如表2(传统USB线缆的测试要求则不同)。


usb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377235 2015-4-20 00:49

有线缆介绍没
相关推荐阅读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3-27 14:51
POI定位不准?地图显示异常?实地路测克服汽车导航检测难题
汽车导航系统市场及应用环境参照调研机构GII的研究报告中的市场预测,全球汽车导航系统市场预计将于 2030年达到472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成长率则为可观的6.7%。汽车导...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3-20 15:07
AEB自动急刹误触发问题如何避免?
为有效降低人为疏失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发生率,各大汽车制造厂及系统厂近年来持续开发「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在众多车辆安全辅助...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3-20 13:47
服务器高速缆线大解密!如何实现全数质量验证?
PCIe 5.0应用环境逐步成形,潜在风险却蠢蠢欲动?随着人工智能、云端运算蓬勃发展,系统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不断上升,PCI Express(PCIe)成为服务器应用最广的传输技术,尤其在高效能运...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3-13 18:20
百佳泰整理|2025年3月各大规格更新快报
各大Logo更新汇报 | NEW百佳泰为ISO/IEC17025实验室,特为您整理2025年3月各大Logo的最新规格信息。USB™▶ USB Type-C/PD 互操作性MacBook Pro 16...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3-13 18:17
别忽略「它」!它一直在损坏您的电子设备!!
现代旅游风气盛行,无论国内或国外旅游,导航装置无疑就是最佳的行动导游;在工作使用上也有部分职业(如:外送服务业)需要依靠导航系统的精准,才能将餐点准确无误的送至客户手上。因此手机导航已开始成为现代生活...
我要评论
1
14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