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9日,在常州太阳能光伏展览会上,聚集了许多亿万富翁和更多的百万、千万富翁。常州天合光能(NYSE: TSL)主办了这次大会,高居中国富豪排行榜前30名的CEO高继凡频繁出现在各种讲座、沙龙和酒会上。尚德、林洋、晶澳、阿特斯(Nasdaq: CSIQ)、中电和英利(NYSE: YGE)均派出规格较高的代表出席,只有上游企业赛维LDK和昱辉阳光(NYSE: SOL)没有出席。会展的重量级角色当然不止这些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还包括天威新能源(其母公司为在A股上市的天威保变),日本京瓷,以及许多大型外企或民企。理论上讲,光伏会展的主要目的是撮合生产商和客户,建立长期的供应销售关系;但是当时正是太阳能投资的热潮,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也频繁出没于这种会展,从美国、日本、迪拜到上海、深圳,到处都可以听到大型投行、基金或咨询公司的名字。
雷曼兄弟的破产根本没有引起太阳能大老板们的不安。毕竟,华尔街上的混乱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贝尔斯登(Bear Stearns)和雷曼先后出局,但太阳能股价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2008年夏天太阳能板块整体下挫,主要原因是油价达到高峰,以及欧洲补贴政策的不明朗。大老板们认为,只要他们把故事讲的好听,把近期的业绩做好,投资者的钱就会源源不断地流进来——7个月之前,浙江昱辉成功地在纽约上市(此前在伦敦 AIM交易);5个月之前,锦州阳光(HKG: 0757)成功地在香港上市;在此期间,已经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太阳能企业,通过增发和发债,募集了十几亿美元的资金。在雷曼破产的同时,至少有五家中国太阳能企业正在申请在美国、香港或A股市场上市,而且万事俱备,只欠最后的流程。
太阳能企业急需资金,是因为它们拟定了庞大的新增投资计划,尤其以赛维LDK为代表。只有3年历史的LDK宣布,将在2008年的后两个季度烧掉5亿美元,在2009年全年烧掉10亿-12亿美元,用来扩大现有的硅片产能,以及设立新的多晶硅工厂。LDK的主要竞争对手昱辉,打算在相同的时间段花掉4亿-6亿美元,做相同的事情。保定英利已经拥有了从硅片到电池组建的完整产业链,却打算继续投资4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来建设多晶硅产能。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厂商——徐州中能,在多次向PE/VC融资之后,打算于2008年下半年到美国上市,以支持其庞大的扩张计划。硅片制造商扬州顺大也多次尝试在海外或国内上市,以便向多晶硅环节扩张。总而言之,大家都非常需要钱,而这些钱将被用来建设多晶硅生产能力。
多晶硅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产能建设耗资非常巨大。以江西赛维LDK 为例,为了建设两个累计产能16000吨的多晶硅工厂,资本开支预算是17亿美元,这还是江西地方政府慷慨划拨地皮、帮助进行三通一平之后的结果。多晶硅产能建设周期漫长,10000吨级的工厂至少要花费20-24个月,建成之后还要花费超过半年的时间来调试;也就是说,从开工建设到达产,可能花费 25-30个月。即使花费了巨额金钱和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队伍,生产出来的多晶硅质量还是会很差。相比之下,中国太阳能企业的主营业务 ——硅切片、电池加工和组建封装,耗费的资本和时间要小的多,在本质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尽管它们对外都自称高科技)。
尽管多晶硅建设之路充满艰险和不确定性,中国企业仍然纷纷迎难而上,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暴利。2008年6月,太阳能级多晶硅(纯度为6个9左右)的现货报价一度达到400美元/公斤,差不多和白银一样昂贵。长期供货协议的价格要低的多,但也达到200美元左右。根据技术专家估计,国际多晶硅大型生产商的总成本,最多只有50美元,有些甚至低于30美元;中国本土已经存在的多晶硅生产商,技术水平和规模效应都不及国外,总成本在80-100美元之间,但也足以获得三倍的利润。所有人都知道,太阳能行业70%以上的利润,被多晶硅生产商拿走了,剩下的30%则由可怜的硅片、电池和组件生产商瓜分。有时间即便出很高的价格都买不到多晶硅,下游厂商的产能只能长期闲置。到了狗急跳墙的时候,有些下游厂商甚至愿意购买更昂贵的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接近9个9),再用这些纯度极高的原料加工纯度要求不高的太阳能电池。对中国人来说,这真是既痛苦又耻辱。
于是,从2007年开始,中国的太阳能企业纷纷拟定了向多晶硅环节扩张的计划。2008年,随着多晶硅价格暴涨到300美元以上,化工企业、电子企业乃至八杆子打不着的服装企业纷纷涌入,正如它们在不久前涌入太阳能电池制造业一样。太阳能硅片、电池和组件加在一起,在市场火热的时候不过能获得30%-40%的毛利率,而多晶硅在大部分时候都能获得超过80%的毛利率,这就足够吸引数百亿的资本。2008年9月,某些动手较早的新生产商已经试产了,虽然达产达标还要等到2009年第一季度。至于 LDK, 昱辉和英利等上市公司高调建设的多晶硅产能,最早也要到2009年第三季度才能达产(前提是资金链不能断裂)。
在多晶硅建设的狂热阶段,很少有人想过,当新产能迅速跟上的时候,多晶硅价格会不会跌倒他们的成本价之下?对于这个答案,许多人的回答充满自信:“不会跌!2008年不会跌,2009年也不会跌多少,2010年才可能下跌!”他们都寄希望于强大的太阳能需求,这一需求在2012年以前都不会减弱。另外,就算多晶硅价格比高峰时期下跌一半,例如从400美元跌到200美元,新的生产商仍然认为自己有利可图,因为多晶硅的总生产成本不太可能超过100美元,只要积累足够经验就能迅速降低到50美元。
中国人的狂热使外国投资者和分析师都深感敬畏。在绝大部分投资银行和专业研究机构的多晶硅供求预测报告上,“来自中国的多晶硅新厂商”被单独列为一类,其计划产能甚至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新增产能和扩大产能之和!中国人的办事效率也给外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毫无经验的新玩家居然真的能在十几个月之内移山填海,建起厂房,买好设备,组装好生产线,并巨资购买生产技术或聘请资深工程师。一开始,华尔街还很愿意陪中国人玩这个游戏,机构投资者向这些庞大的多晶硅项目里扔了几十亿美元现金,它们很快就消失在深不见底的黑洞里。到了9月,大家发现有些不对劲了,不仅多晶硅的产能很快将过剩,需求好像也需要继续调低。9月22日,赛维LDK在高盛和瑞银的帮助之下发行了1.9亿美元的新股,大部分用来继续建设多晶硅工厂。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一个中国太阳能企业能从华尔街上圈到一分钱了,因为那以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事先透露一下,2008年年底,多晶硅的价格从400美元跌到了120美元。不是跌了50%,而是跌了70%。现在整个行业的一致预测是,到2010年初,多晶硅现货的价格很可能跌破100美元,长期供货合同则可能跌到80美元——差不多是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长期成本价。简单地说,绝大部分在2007-08年投资多晶硅产能的中国企业将完全无利可图。这算是中国人总是比别人慢一拍而付出的小小代价。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