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篇博文:
谐振器和振荡器单片机的时钟源一般的就三种
RC振荡时钟:RC 振荡适合于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低成本应用。RC振荡频率的变化很大,电源电压VDD的变化,RC取值和工作环境温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工作频率的变化。单片机一般都会包含这个RC振荡的始终,其优点是在此工作模式下频率低,功耗小,适宜做单片机的唤醒后的检测,如果一直使用外部的高频始终,单片机的静态电流很难做下来。

外部RC时钟
并不是每个单片机都包含外部RC时钟的,越来越多的单片机把它集成在单片机内部作为一个时钟电路的一部分。下图所示的是标准的外部时钟电路,在选择RC的时候,需要注意其选值。
如果R太小,低于某个数值(一般单片机说明书上有说明),振荡器将处于不稳定工作状态,甚至停振。R太大,振荡器又易受噪声、湿度、漏电流的干扰。

内部RC时钟
以Freescale的S08系列为例,内部参考时钟是一个可调整的内部参考时钟信号,不需要诸如调整电容或电阻等外部元件,可直接用作CPU和总线时钟的时钟源。内部参考时钟由寄存器中的一个9位数值进行调整,解析度典型值能达到未调整内部参考时钟频率的0.1%。与许多其他的内部参考时钟不同,这个内部参考时钟可将频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从 31.25 kHz变到39.06 kHz。

谐振器时钟

一般有串联型和并联型外部时钟,内部S08以ICS为结构,S12以ICG为结构。
大多数都采用并联式连接方法:其中电容C3,C4称为负载电容,与晶振体连接后接地,削减谐波对电路的稳定性的影响,滤波振荡的谐波。Rb是为了保证起振;Rs则用来分压,Rs一般可以为零。
如下图所示为单片机内部CRG模块:

振荡器时钟
外部振荡器还有一种外部时钟模式,把一个外部时钟信号引入MCU。在此模式中,只需要EXTAL脚,而XTAL脚可用作通用I/O。通常使用这方方法频率相对稳定,可以参考晶体振荡器和硅振荡器的优缺点。

关于单片机和晶振的故事还将继续,先选择一部分参考文档上传上来,都是Freescale的文档。
用户1560771 2010-10-21 12:59
用户1516750 2010-10-18 22:36
tengjingshu_112148725 2010-1-12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