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果真就这么实现全民消费了吗?显然“看不见的手”总是善于引导市场提前消费预期直到这个预期变为现实。虽然目前观看3D基本上都要戴眼镜,但任何“有色眼镜”都将干扰我们对3D预期的判断,带什么眼镜看3D可能是当下必须做好的事情。
从产业角度看,3D电影和3D TV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前者的系统实现是工业级标准,从早期的滤光技术到最新的数字3D偏振摄影系统,不论是3D摄影机还是放映机,其技术条件都已相对成熟,但同时,它们的系统成本相当昂贵。阿凡达所采用的技术基于偏光技术,采用索尼摄影系统,通过使用两台索尼HDCF950HD摄像机进行拍摄,这一3D虚拟影像撷取摄影系统(Fusion 3-D Camera System)其实最早就在2003的那部IMAX电影《深渊幽灵》中使用。在放映端,双机3D和索尼4K单机双镜3D设备使用的是圆偏振技术,最新的3D数字放映技术通过左右眼逐帧高频切换,模拟人眼同步观看,由此实现单机放映3D,观众则戴一副几十块钱的偏振眼镜就可以了。不过插一句,阿凡达是数字拍摄,其胶片IMAX拷贝由DMR转制而来,所以实际清晰度不如数字IMAX。在这里,70mm胶片、6K分辨率的意义打了折扣,实际清晰度反而不如数字IMAX,也就是说双机胶片放映反而不如单机数字放映更原汁原味。
但3D电影的风生水起的确把客厅发烧族的眼光从蓝光DVD重新转向了影院——尽管蓝光技术才刚刚预热,其分辨率也刚刚满足2D电影的观影体验。这么看来,CES上的3D TV秀更像是消费级产业的一个回应,虽然从实际体验上看,距离影院体验还相差甚远。实际上,3D TV更符合一个未来定义的产品,而不是当下,这首先是消费级的成本限制所决定的。如上所述,观众戴几十元一副眼镜看大片是因为昂贵的摄影和放映设备承担了几乎所有环节的成本,而电视目前还不能做到这点。3D版DVD?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摇头,滤光技术被电影淘汰很多年了,它最早被消费级应用还魂大概要算游戏了,10年前GEFORCE 2显卡就有3D功能,到现在还是一个噱头,但这改变不了滤光3D技术在观影体验上的问题。因为滤光技术要对图像光谱进行分割,对色彩还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这对于一些色彩管理软件,图像处理芯片和算法供应商来说会创造新机会。
说到芯片公司的机会,3D的确衍生出一个新的市场,比如梦工厂动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Jeffrey Katzenberg就是一个3D电影技术的死忠,他的公司已经和Intel达成了伙伴关系,共同开发3D电影制作技术。我在最近一次安富利的X-Fest研讨会上也看到了基于Xilinx Spartan 6的双摄像头3D视频处理方案,我相信3D视频的消费化应用和它的标准化过程可以为FPGA提供更多的机会。在Altera刚刚公布的28nm FPGA创新技术中,可定制硬核IP的嵌入式HardCopy模块针对了接口协议、专用功能和专业定制IP的应用,这无疑也适用于3D视频应用。当然,ASIC类图像处理芯片同样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再次说明一下,3D版DVD是基于滤光技术的,上网去买一副偏振立体眼镜就把那些3D版DVD大片看出个影院级效果只能是幻想,所以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戴上碟片附送的红蓝眼镜,坐在沙发上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的“像个傻瓜”那样寻找立体感吧。有意思的是,曾几何时3D电影(上世纪50年代)是为了把观众从客厅拉回影院,现在还是。但请注意,人们在客厅看大片的欲望永无休止,而同上一轮争夺不同的是,现有的软、硬件技术可以更快地将观众再次拉回客厅,这个是可以预期的,也许不用10年,除非你固执到非IMAX级不看。
用户1004185 2010-3-26 15:09
用户97993 2007-11-15 09:38
强啊
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