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华
2013-5-4 青年节
兄弟,我知道你很聪明,但请你不要急于“创造”什么,因你创造的一些关于库存方面的定义,如“死库存”等,其实业界早有标准定义,如E & O(呆滞库存)、Aging(账龄库存)之类的,是早有标准语言的。
你才毕业不长时间,尽管很聪明,但你还是没有创造的基础,至少现在是这样。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很普通的,我的估计是99.999%。那些企图学习比尔该死、敲不死、暴发户,小学没毕业就可以发财的人,其实是很愚蠢的。 人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蠢,因为蠢意味着自己蠢,而自己不但不知道,反而以为别人都是蠢的,这是蠢之可怕所在。
中国的所谓企业家们,其实大多数是蠢的,因为他们很少有人能像华为的任正非先生一样,放下自己的身价,“削足适履”,“十年不变”,虚心学习IBM的ISC(集成供应链)、IPD(集成产品开发),这是一个伟大企业家的胸怀,也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远大的眼光所在。试想一下,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都在讽刺“削足适履”是多么的愚蠢,而任先生偏偏这么做了,而且今天看来,做得相对(ZX)很成功,为什么?
反观那些自以为是的“企业家”们,每天都在“创新”,“发明”,最终却大多都是几年的光景,浪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然后,或不了了之,或灰飞烟灭,销声匿迹,或移民,或进监狱,或当官,或闭嘴 … 基本都是该干嘛干嘛去了。
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太聪明”了,太自以为是了。
中国人自古有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哲学还有句话,叫“先继承,后发扬”,也是这个道理。
别人搞了几十年的东西,还没有学会,或者压根儿就没想有去学,然后就要自己“创造”、“发明”,这怎么可能?当然,老外讲了,everything is possible(任何事都是可能的),但这里面有个基本的假设就是,possibility(可能性)is possible to be zero(可能性是可能为零的)。什么意思呢? 全世界几十亿人口,我们也就是知道比尔、乔布斯等几个鸟儿毛,没有读完大学,他们成功了,我们还知道谁?他们在几十亿人里面,就是零,尽管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里我是指比尔,因为我在用他创造的WORD给你写这封信,还不包括乔布斯,因为我从来不用iPhone、iPAD的),但他们对人类的危害也是极大的,至少是害了很多中国人,让他们不好好读书,不好好做企业,一味梦想不读书、不学习,光靠“创新”就能成功,或者更容易成功,这其实是在做梦。
扯远了,兄弟,但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是不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一个企业也不可能随随便便成为百年企业。学习别人,如外企,如业界最佳实践等,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自己不懂,还非要去装懂,或者非要自比比尔盖茨、乔布斯之流的,不学习(没有读大学)就可以成功,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但我们中国人往往喜欢这样。
我发布的那篇文章,《供应链管理的“语言”问题》,希望你能好好读读,这里面有你的、你的同事、你们的企业的影子。我虽然上了点年纪,尽管我很传统,但并非很保守之人 – 你是知道的,我是农民,我喜欢喝酒,像农民一样,几粒花生米就可以下酒,但我也喜欢泡吧。同样是农民,我爸一辈子没去过酒吧,因为他觉得那是不可想想的浪费,那是不过日子、败家子的行为;但你们这些小年轻呢?除了泡吧,却是不知道怎么好好地坐下来吃个大排档,喝个瓶啤之类的,这又是什么道理?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耍酷?难道这耍酷也能当日子过??
千万不要认为读书没有用,不要以为学习别人是愚蠢的,这都是绝对错误的。譬如说我们痛恨的日本人,他们在唐朝的时候就跟我们学习,然后学了几百年,才开始侵略我们,那个时候叫倭寇,再到后来叫鬼子,尽管最终都被我们打败了,但是,我们怎么能跟他们比?我们刚进城的时候,就想“赶超英美”,结果到现在也没有赶上,尽管只是还“差那么点”,但我估计我们这一代人是赶不上了,因为我们还在做梦。
如果我们也能像小鬼子一样虚心地跟别人学习几百年,不做白日梦,哪怕是几十年、几年也行,那现在还会有美国吗?还会有***问题吗?南海问题,欧债危机,那算个什么事情啊?瞎胡闹嘛!
最近爆出的北大学生卖猪肉的事情,我觉得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仔细想想,那孩子,如果没有在北大学习,他能去卖猪肉吗?!弄不好还在家里种地,连饭都吃不上呢!这就是学习的好处啊,兄弟, 最起码有肉吃嘛!
供应链管理的“语言”问题
程晓华
2013-4-30
今天偶尔在linkedin《中国供应链与运营管理人俱乐部》(主席是上海的Martin Yu先生)里面看到一个帖子,是一个叫Leo的供应链同行在谈到培训的时候说的话,他说“我总觉得内部培训与其说是技术方面的培养,不如说是Team(团队)共同语言的培养”。
这话我感觉他说的非常经典,也是感同身受。
我现在自己的咨询客户也有七八家了,每次去他们那里,因为“语言”问题,都要纠结很久,非常浪费时间。越是供应链管理水平差的客户,自己“创造”的语言就越多,你要搞清楚他们的问题,就得先明白他们的语言,也算是一种“方言”吧 - 说白了是客户缺乏供应链管理基本常识。当然这也是他们为什么需要培训、咨询的原因。
记得当时刚去大宇重工做生产计划员的时候,韩国人开会让我师傅跟我们一帮刚入行的计划员“负责MRP的问题”,我会后问我师傅,那个MRP是个什么东西,我们怎么解决。我师傅很不屑地跟我说,你连什么是MRP都不知道,还在这里做什么生产计划员?
我当时真的不知道,因为刚大学毕业两年,而且在去大宇重工之前是做技术员的工作。还好,我师傅后来一直在手把手的教我们,到后来也就慢慢地明白,原来MRP是个庞大的计划系统。
那是95年的事情了。
后来我一直从事计划与采购工作,打工从山东到了深圳,再到IBM北京工厂,而后又到珠海伟创力,经历了几家企业。中间有企业没有MRP系统,还带队开发过程序,职位也从最初的计划员、采购员做到了供应链总监、全球物料总监,管的团队也从几个人到了几百人,但自己一直很注意“语言”的标准化问题,并一直身体力行之。
个人感觉是,语言问题统一了,供应链管理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因为语言是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那些专用术语。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的书里面,在我讲课、咨询过程中,一直有一些英语单词或者缩写,本意并非是为了炫耀个人英语水平或者是自己的“外企出身”,就如同刘宝红先生给我《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写的推荐序里面提到的,“书中有很多物料规划、库存控制方面的英文词汇,这些词汇都是三资企业常用的 ……”,说的也是一个语言问题 。其实,供应链管理(SCM)是个“舶来品”,有些时候,英文可能表达的更准确一些。如MPS(主生产计划)、OTD(及时交付率)、ITO(库存周转率)、E & O(呆滞库存)、Aging inventory (账龄库存)等等;再譬如说MRP把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统称为“物料”,都是“materials”,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程晓华先生,《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第一、二、三版)、《CMO-首席物料官》著作者;《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首席讲师 ,“TIM-全面库存管理”首席咨询师;中物联专家委员;混迹制造业15年,咨询业5年,个人网址 www.chengito.com
用户869936 2013-6-8 16:28
用户797232 2013-5-7 09:40
用户1581689 2011-8-24 12:34
用户664112 2011-8-22 11:15
zhoulin_429300892 2011-8-22 09:00
用户1666872 2011-8-22 08:39
用户860818 2011-8-21 08:13
用户1617679 2011-8-20 19:45
可能我表达的不太好。这里想说的是:如果你是孙权,有没有魄力一战?即便有魄力一战,不知道有没有统一周瑜,张昭思路的魄力 ?
用户928066 2011-8-20 18:04
用户832125 2011-8-20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