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欧洲领导论坛上,英国石油(BP)的一位副总裁介绍BP的供应商管理之道。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战略采购项目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使供应商绩效提高;但 绩效随后会逐渐下降,因为缺乏持续的绩效管理或绩效管理不得力。为什么呢?
先说战略采购。不同的行业、公司,战略采购的概念不一定相同。像BP这样的大公 司 ,采购额动辄几百成千亿美金,传统上实行分散采购管理,战略采购往往是集中各部门、分部的采购量,统一选择供应商,以取得更好的价格、交货与其它合同条款。战略采购往往 是 以项目的方式进行,由专门的人员筛选供应商,谈判、签订合同,然后转交给公司内的具体用户执行合同。
战略采购项目刚完成时,当选供应商的价格、总体绩效当 然 是最好的。但是,象BP这样的大公司,各分部、部门在执行合同、管理供应商时,缺乏统一的系统、方法,所以在管理上脱节。例如如何保证供应商给的价格一直是最好?谁来做 市 场研究,调查别的供应商的价格?人的心理是,刚选择生意伙伴时,对价格比较敏感;但在做回头生意时,对价格则不那么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厂家给出这样那样的优惠,就是让你 先 成为他们的客户。一个大公司,采购千百万种东西,选择那些进行定期市场价格分析,如何分析,如何与供应商再谈判,由谁来做这些,都不容易定,因为这要求相当的资源。结果 大 家都在用这个供应商,但没人去系统地管理,因为没人(部门)真正拥有这个供应商。供应商也深知这点,自然也利用这点。这就是长久绩效为什么下降。
所以,一 锤 子买卖的战略采购至多才算开始;持久的管理才是保证持久绩效的关键。于是就回到供应商管理的一般流程:开支分析、供应商现状分析、确定供应商绩效标准(价格、质量、交货 、 服务等)、定期反馈(定期评估绩效、例会)、纠偏措施(供应商开发、寻找新供应商等)。而且这个流程是重复流程。
打个比方,战略采购就象保证生个聪明的孩 子 ,供应商管理则是后天教育,保证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生下来很容易,难的是后天教育;选个供应商容易,难的是确保它在正轨上发展。相信有类似经验的人有同感。
自做自受 2015-3-30 11:43
易理有示,蛊则饬也。
老子有道,道法自然。
个人拙见,多多指教。
用户778142 2011-6-15 11:36
用户1449350 2011-4-1 17:17
用户830599 2010-2-8 13:53
用户822980 2010-1-28 13:32
用户807285 2009-12-28 21:17
用户795563 2009-11-27 00:51
用户1495724 2009-10-4 08:55
用户1485227 2009-9-19 13:11
手机:15323720669
电话:0755-27933339
用户679047 2009-9-14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