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升三级说到的艾德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们都是CEO - 不是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而是首席催货官(Chief Expedite Officer)。这是因为公司三年来生意连年飙升(是美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物料短缺时时发生,催货是供应管理部门的一大任务。
但是,对催货这 一看上去非常低级的活儿,大家的看法可真不一样。
大多数供应商业务经理们视催货为降低身份、大材小用。没错。他们的工作说明中没有一条是催货。他们的任务 是 战略层面管理,即管理“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也忘了,保持有料(supply continuity)是供应管理部门的第一要务。如果供应商需要时时催货才能到货,而且一催就是三年,something is wrong。错在哪里?生产能力不足或者赶不上需求。这就成了一个战略任务。这些业务经理不涉入催货,就远离战斗第一线,失去直接了解供应商生产能力的机会。所以,他们 在谈战略,但战略已经与执行脱节;他们在谈按时交货率,但如果不按时的那几个百分点需要那么多的人力去催货,百分之九十几的按时率也没多大意义。
这些不愿 催 货的业务经理中,一个共性就是“抱怨文化”:要么抱怨需求增长过快,要么是抱怨生产部门提前要货,要么是抱怨图纸有问题,供应商没法生产。没错。这些问题都很现实。但是 , 抱怨不解决问题。如果是个理想世界,要你干嘛?难题当头,得有人挺身而出。身为业务经理、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枢纽,你不下地狱,解决问题,谁下?抱怨文化其实是逃避责任 。 那也是那帮人为什么成十年年如一日,干同样的活,这个公司干不下去,换个公司,但不见得晋升:抱怨别人、证明别人错了不解决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没贡献,就很难得到晋升 机 会(当然也不排除裙带关系等,但大多数人还是得靠干活、靠贡献,因为我们大都是干活出身)。
相反,艾德积极处理催货这类鸡毛蒜皮的事。他发动采购员、催货 员 、设计人员,解决问题。身为“首席催货官”,他的声望不降反升。他每天有多少时间在实际催货?估计连5%也没有。但这种积极的态度后面反映的是实干精神。大多人缺的不是 知 识、技能、经验,而是甘愿下地狱、挺身做则的领袖精神。所以,想着英语中的一句话:The Buck Stops Here (责任到此就终结) -- 杜鲁门总统摆在桌子上的牌子 -- 我们可能更成功。
【作者注】这里不是提倡高层主管去催料。读者Kevin讲得很对,物料供应应该由系统去驱动,而不是高层。而且CEO这里不是指“首席采 购官”,而是“首席催料官”。E在这里是expedite,即催料的意思。这里想提倡的还是实干精神,“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精神。
自做自受 2016-1-8 10:21
合格为度。
适度艰难。
一时而为。
最终无果。
当努力。
法自然。
用户628386 2016-1-6 09:25
用户1317851 2016-1-4 15:50
用户1563618 2016-1-4 11:58
不斷要求降價只是解決短暫問題 , 自我產品與技術的提升更重 , 否則最後都做不下去
用户736830 2016-1-2 12:04
用户1732288 2016-1-1 01:13
现在好多公司都是因为想降价而去发展新供应商,但是最后搞得新供应商和老供应商都不想跟你做了
ok-lee_280086119 2015-12-25 08:59
用户883608 2015-4-24 14:14
用户1517676 2015-4-9 08:33
用户1012514 2015-4-8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