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经常面试职业人士,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简历上资历很丰富的人,例如在某个职位或行业做过好多年的,如果问起具体的事来,谈的大多是职业生涯刚开始时的事。那最近这些年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人在职业生涯刚开始时,一张白纸,如果投对合适的公司、找个合适的老板,用心学的话很快会学到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则会深深映入一个人的脑海,就如启蒙,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和方法论大多是在这个阶段建立的。我自己深有体会:我在北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同一个部门,三年内换了四个老板,动荡算动荡,但从每一个人身上学到都学到很多东西。以前有跟师傅的做法,三年出徒,想来还是很有道理,可惜现在这样做的公司挺少,只有学校还系统地用这种方法培训研究生、博士生。
等工作了几年,经验的边际效益递减,对新东西的敏感度也降低了。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本来是个很好的积淀、发酵、提升的机会,透过现象(具体的事情)来探究本质(系统、流程和组织)。但很多人停止了学习、停止了思考。于是就不再提高。每天上班、下班,工作的乐趣也更多的是来自那张工资单。换个公司,干地还是老行当,"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也不会有大不同。这人就处于平台期,还是不错的员工,但简历上,除了增加了几年的工作经历外,却没什么质变。
如果说职业初始,重点是做事和学习的话,有些经验后则应该更多地从系统和流程方面去提高。初入职场时是单兵作战,你自己的绩效就是你的成绩。做得不错、小有成就,就管理一个团队。这时你的成绩体现在团队身上。你怎么把你自己的成绩复制到团队?系统和流程建设是答案,即通过理顺、提高系统和流程来提高组织的绩效。现有的系统、流程和组织有问题,但存在是因为有存在的理由。理解了这些理由,你才更有可能改进。此类提高是创新,没法简单地拷贝,因为公司里别人没做过或做得不好。你也很难从别的公司来学 -- 市面上的案例分析大都太粗,如果要落地生根,还欠缺很多细节。这里重要的是悟,需要思考。能学的都学了,该悟的没悟,"学而不思则罔",职业人就停止进步。
单兵作战是第一阶段,对象是物和事;系统和流程改进是第二阶段,对象介于事物和人之间;第三阶段是领导力,对象是人,即通过引导和改变人来改变业务流程、系统,以取得期望的业务成果。人在第一阶段都会学到些东西,能够写到简历里去。很多人在第二阶段其实是半空白,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甘为系统、流程和政策的受害者,悟不透,无作为,就没机会过渡到第二阶段,遑论第三阶段。久居一个阶段,以后的路也就是在同一座桥上来回:早晨从桥东到桥西,晚上从桥西到桥东。虽说走过的桥比有些人走过的路还长,却也代表不了什么。
在职业生涯里,大多数人会一直停留在第一阶段;少数能跨入第二阶段,进入管理层;极少数能过渡到第三层次,成为领导层。千军易得,指的是第一阶段的人;一将难求,指的是第三阶段的人。另外,心气太高的人,不管在 阶段,都处于不安与焦灼之中。其实也用不着。每一个阶段的人都可以很成功。挤独木桥,都冲着管理层去,也不见得是多好的战略。例如我的MBA校友中,有好几个是律师出身。拿到MBA后,工作几年,都不约而同地回到律师行业。我想他们在律师行业会更愉快,尽管律师行业不意味着他们有多少员工来管理。
用户1700799 2015-10-28 08:46
自做自受 2015-10-22 17:33
所以,不如从螺丝钉说产品利润度的控制......呵呵
东莞元宝代理Microchip长电二三极管 2015-10-22 08:37
用户1498664 2015-10-21 11:48
用户653811 2012-8-3 10:11
用户1402106 2012-7-27 11:37
是啊,讲的太好了。受用
ok-lee_280086119 2012-6-20 16:21
用户724234 2012-6-13 12:00
用户978825 2012-6-5 12:01
用户983080 2012-6-5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