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都是招投标制度的过

2014-4-18 14:47 1530 9 15 分类: 采购与分销

 

这几年我去很多国企、央企,培训他们的采购和供应链部门。所到之处,听到的抱怨大都一样:招投标制度就如紧箍咒,碍手碍脚,束缚人。有些人能理解,招投标虽然不完美,但对公共采购来说,文明国家都在用这一套,可以说是必要之恶(necessary evil);另一些人则把问题都往招投标上推,采购做不好,似乎都是招投标的错。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小时候上学,有些孩子成绩不好,就抱怨父母,说都是因为放学后你们让他干着干那。言下之意是,如果让他啥都不干,他自然能学习好。不过他们没注意到,邻居家的小孩虽说啥也不干,但成绩也没好到哪里去。

就如高考,公共采购的招投标制度虽说问题一大堆,但很难找出一个更好的制度来替代。我承认这制度不完善,也不想为招投标辩护。我想问两个问题:(1)为什么都是国企、央企,同样的行业,同样戴着招投标的脚镣,有些企业的采购比别的企业做地好?(2)非国有企业没有招投标制度的约束,按理说应该是山清海晏,采购为什么面对的仍旧是一地鸡毛,质量、交期、成本问题多多,摁下葫芦起了瓢?

可见招投标制度不是万恶之源。那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这得从采购的职能上说起。

不管哪个行业,哪种所有制,采购的职责可依次分为三大块:定义需求(确定要买什么、什么时候要)、战略寻源(找到合适的供应商,签订合同)、管理供应商绩效,或者说后评估(确保质量、交期、服务等)。这大三块周而复始,是一个闭环过程。招投标其实只是战略寻源的一种方式,是采购周期的中间阶段而已。对采购来说,如果你在一个环节上受制约,你还可以在别的环节上贡献力量。当然有人会说,采购周期的绩效取决于最薄弱的环节。没错,但就有些国企、央企来说,虽然抱怨最多的是招投标,其采购的最薄弱环节反倒不是招投标。这并不是说招投标制度有多好,或者说他们的招投标做得多么到位,而是因为他们在需求管理、供应商绩效/后评估上做得实在太乏善可陈了。

先说需求管理。在有些国企、央企,很多需求一落地就成了紧急需求,除了催货,也看不到采购在增加什么价值。至于需求界定不清、三番五次地变动,看上去是设计、生产、项目上的问题,其实也跟采购不积极、主动地管理需求有关。在供应链上,任何一个公司、职能都扮演着双重角色:对下游而言是客户,对上游而言是供应商。对于产品开发、生产计划等内部客户而言,采购是内部供应商,扮演地是销售的角色,得把好的供应商“推销”给内部客户,也得管理内部需求,尽早探知、界定需求,通过理顺需求来理顺供应。

但遗憾的是,销售这概念在一些官本位的国企、央企很淡薄,甚至不存在。说起来跟笑话一样:国资委前两年出了一套管理丛书,针对企业的各大职能,找一个国资委旗下做得好的公司,出一本专著,人、财、物,产、供、销,唯独没有销售的书。仔细琢磨了一下,想必是这些央企大都是垄断或半垄断性的,根本就用不着销售,那自然就没有销售了。外部销售的概念那么薄弱,那内部销售的概念就更不存在了。在这些公司里,采购总体上是在丛林法则中谋生存,对供应商来说充老爷,对设计、生产来说当孙子,不能有效充当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桥梁。

再说管理供应商绩效。在有些国企、央企,采购在需求管理上做不到位,供应商的绩效管理也好不到哪儿去。不信你问他们,去年在最大的供应商身上花了多少钱,看有几个能给你个准数儿。或许他们会说,花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分钱都是按“要求”花的,严格遵循招投标流程“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地花出去,知不知道那个数儿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这些采购的心态:他们是招投标流程的执行者,不是供应商绩效的拥有者。只要按照规定作了,走了招投标的流程,得到什么结果跟他们没关系。这注定采购给公司的价值有限,只能算是“小采购”,在行政打杂的泥淖里继续打滚。

我能理解,这些大型国企、央企动辄有几十个一级子公司,下面又是几十成百的二级子公司,信息系统往往不一致,采购项和供应商的分类、编号体系也是,这让汇总开支这种貌似简单的事就异常困难。但另一方面,也跟这些企业的粗放管理有关:没法细化到具体的采购项、具体的项目、具体的供应商上,就只能在表面上飘,注定做不细、做不精。比如按时交货率和质量次品率,要么准时,要么不准时;要么达标,要么不达标,可很多公司就是没法客观统计,根本原因就是管理没有细化到订单层面。这么客观的指标,最终还得靠内部用户打分的方式来评估,一年半载做一次,准确度、时效性都极差。封建时代的科举一年还有春试和秋试两次呢。你说这能叫什么供应商绩效管理呢?

也别笑话这些大型国企、央企。他们的问题在我们很多企业都有,只不过是换了个面孔,应了那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一家跟一家不一样”罢了。落实下来,都会归结到采购是否能做好几大任务:(1)管理需求,尽早探知需求,给供应链尽量多的时间来响应;(2)战略寻源,评估供应商,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3)管理供应商绩效,确保绩效稳中有升,让公司得到其应得的。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6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896525 2014-6-26 22:31

1

用户776046 2014-6-19 10:56

呵呵,自己的内功不练好,一有事就屎盆子往其他方面的扣

carl-wang2008_235275015 2014-4-21 12:51

如果不做好需求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再好的招标也只是个笑话

用户624776 2014-4-21 11:17

招标作为采购的一种方法,本身不错,关键在于操作时要公开、公平、公正。

用户737850 2014-4-21 10:35

大道理都对, 但招标制度终究还是有是与非的,完全避而不谈,就有标题党的嫌疑了。

用户833747 2014-4-21 10:18

招标是阳光采购,问题出在阳光下的黑暗。神马串标、陪标、潜规则,搞得招标不伦不类!

用户779476 2009-10-9 23:41

我记得以前读书那时候,老师跟我们说过,以前报社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如果有读者,能在报纸里面找到一个错别字:一整年的报纸免费送上门。感觉如果联想能好好学习,那我觉得或许会成为一种民族企业的精神。。

用户1370433 2008-8-21 10:07

品牌竞争!

智邦国际销售管理平台,涵括了客户管理,采购管理,入库出库的申请和审批,库间调拨,库存盘点,销售数据统计,销售数据同期对比,同时还有日程安排,日程指派,日程提醒,销售跟进提醒,回款提醒等等功能,如果有特别需要,您还可以个性化定制和修改。

整个平台基于B/S架构,互联网、局域网都可以使用;多级权限设置,用户数不限,使用期限不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站看看,试用一下,免费试用网址:http://www.zbintel.com/demo

相关推荐阅读
刘宝红 2016-06-18 07:35
前后驱动,中间控制:推荐刘宝红的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一口气读完了刘宝红先生的第二本专著,《三管齐下改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的解决方案》,总共大约花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总体感觉是四个字:共鸣!过瘾! 本书共分三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前端...
刘宝红 2016-06-06 17:32
治大国若烹小鲜——供应链怕折腾
《道德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如炒小虾小鱼一样。小虾小鱼,要轻手轻脚地炒,要不都给炒碎了。国家虽大,其实也一样,经不住大折腾。顺其自然,改良的效果好过革命。 ...
刘宝红 2016-05-28 16:02
学历替代不了经历,经历也替代不了学历
在王建硕的网站上(www.wangjianshuo.com),看到GE总裁伊梅尔特的一句话: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经验。很有同感。 不管我们拿到多少学位,读过多少书,听过多少人的演讲,但看或听别人干...
刘宝红 2016-05-18 10:46
我,不是我们
一位首席采购官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他当年新到一个公司时,需要整体提升采购与供应链部门的水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从外面招聘新鲜血液。该公司地处美国中部,属于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虽说是该州的首...
刘宝红 2016-05-13 12:03
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过去10年里,我几十次来往于北美和国内,深切感受到,企业成本压力大、库存水平高、投资回报低的问题非常普遍。这三大问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不管是几千亿的大公司,还是几千万的小公司,都欠缺系统的解决方...
刘宝红 2016-05-11 14:39
有计划地生活 – Life with a Plan
小时候看惯了漫画上帝国主义的大鼻子,认为那是美国人与我们的最大区别。等到来了美国,见得多了,发现老美的鼻子并不那么大(相反,有些欧洲人确实有一颗大鼻子)。区别呢多的是,我认为其一就是那个计划日程的...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6
9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