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应该是以高新科技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是经信息技术整合、有效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实现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移动的经济活动过程。其中在以下各方面都应该有所体现:
(一)运输与配送
运输与配送(输送),是使物品发生场所、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输送体系中的运输主要指长距离两地点间的商品和服务移动,而短距离少量的输送常常称之为配送。
(二)仓储保管(储存)
仓储保管功能是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传统的仓储保管功能主要是通过贮藏型仓库来完成;而现代仓储保管下的流通仓库则被视为物流服务据点,不再仅仅以储存保管为其主要目的,一般包括拣选、配货、检验、分类等作业并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小批量等收货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
(三)装卸搬运
装卸与搬运是两类极为相近似的基本物流作业活动。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品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而以改变物品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则统称为装卸搬运。它们是跨越交通机关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输送、保管、包装前后的商品取放活动。
装卸搬运活动包括装车(船)、卸车(船)、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结上述这些作业的短程输送。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搬运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其频率高于其它各项物流活动,且比较耗时、耗力,因此,装卸搬运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
在物流成本中,装卸搬运费用所占的比重一般较高。以我国为例,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大致占运费的20%左右,船运占40%左右。因此,装卸搬运降低物流成本是个重要环节。
而且,装卸搬运与物流质量息息相关。进行装卸搬运操作时往往需要接触货物,因此,装卸搬运也就成为了容易造成货物破损、散失、损耗、混合等损失的主要环节。例如袋装水泥纸袋破损和水泥散失主要发生在装卸过程中,玻璃、机械、器皿、煤炭等产品在装卸时最容易造成损失。
(四)包装
包装是在商品输送或储存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第二章第四节对此已有较为详尽的阐述。
(五)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加工,从而使物品发生物理、化学或形状变化的过程或活动。通常,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在需求和技术上存在较大差异,后者更为复杂,诸如:分解、挂物品牌号和价格牌、贴标签、拣选、混装、再包装、挂衣服架、作标志、组装、分割、喷刷、放置、配线、断开、打眼、折弯、抽出、松紧、表面加工、热处理、安装软件、加热、冷却等
作为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流通加工属于生产活动,是提高商品附加值、促进商品差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重要利润源。某些流通加工活动可将产品利润率提高20一50%。
流通加工的基本目的是:适应多样化的顾客的需求;2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可以规避风险,推进物流系统化。一般的物流中心往往都具备基本的流通加工功能。
(六)物流信息处理
物流信息处理,是指运用电脑、网络和相关信息技术,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以及有效利用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与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与利用物流信息技术,以保证物流过程的有效运转。物流信息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信息,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信息。广义的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信息和同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之和,还包括市场商品交易信息,尤其是供应链活动信息。它信息量大、变化快、来源范围广泛。
信息和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技术基础,物流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的基本技术条件。在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中通常要使用大量的物流信息技术,一般包括:(1)基础技术层面的技术:互联网(Internet)、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条形码技术(Bar Code)、射频技术(RF)等等。(2)环境体系层面的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涉及企业事务、商务、税务的电子化契约、支付和信用标准)。(3)作业管理层面技术包括:JIT(准时制工作法)、销售时点信息管理系统(POS)、有效客户信息反馈(ECR)、自动连续补货(ACEP)、快速响应(QR)等等。(4)管理信息系统层面的技术:分销资源计划(DRP)从企业资源计划(ERP)中分离出来,进一步演化为分销业务计划与决策分析系统(DRP—1)和分销体系与资源运营管理系统(DRP—2),客户关系管理(CRM)、供需链管理(SCM)从DRP中分化出来。
自做自受 2014-6-18 12:00
所谓大自然生态平衡机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用户621464 2011-12-20 17:43
用户863870 2011-7-7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