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忠民
不少科研项目上不着天,与科学前沿发展水平相距甚远;下不着地,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关系不大。高校科研工作应该扎扎实实地站立在大地上,克服重视高端科研、忽视成果转化,重视国家任务、忽视服务地方的倾向,把科学研究和创新精神投入到实践中去。
上面这段话是教育部长周济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围绕“高等学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座谈会”上说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是对高校科研状况的一个概括。我因为在高校工作,非常认同周部长的观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来解决它呢?发现问题当然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科研管理体制和职称评审体制两个方面存在问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科研课题为什么能获得立项?为什么给它经费?这是其一。其二,在评定职称时,那些既有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科研成果,还抵不上空对空的论文。与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做实际研究,倒不如坐在家里编造论文来得舒服。
现在的论文,很多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鲜有自己亲自实验和调查来的数据。这样写出来的论文,或人云亦云,或凭空捏造,很难有新发现、新观点。但是,就凭借这样的所谓论文,也能够获得教授头衔。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我所以谈论这个问题,既不是忧国忧民,也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因为我本人正面临一个选择:继续做科普,还是改道做研究。如果做科普,就意味着要放弃评正高的想法。如果改道做研究,自身能力和现实环境又都不许可。一定要评正高,就只有去编造所谓的论文,我很不情愿去干这种事。
我写科普是从2002年评了副高以后开始的,一恍也5个年头了。在这5年里,前三年算是一个阶段,虽然还是初学阶段,却发了数十篇文章,很有成就感。到了2006年,遇到坎了,总觉得写出来的文字太过平庸,不够精彩。表现在写过过程中,就是信心不足,甚至对写作产生了厌倦,一年下来只发了寥寥几篇。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科普作家,看来还有一个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艰苦过程。
我本人既写论文,也写科普。考察我这几年的写作经历,写一篇科普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而一篇论文只要一个礼拜通常就能搞定。我曾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篇名为《谈谈主板的供电技术》,而作为这篇文章副产品的论文《基于自适应技术的CPU供电单元》,一个晚上就拿了出来,而且在一国家级刊物上发了。也许这只是一个特例吧,不过科普文章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特例。
我认识到,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作者,也许可以写得出像模像样的论文来,却未必能写出形似小儿科的科普文章。写论文只要深入了就可以,而要写科普,你不仅要能深得进去,还要浅得出来。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由深到浅的过程,为了把道理说得让地球人都明白,往往要挖空心思,字斟句酌。除此以外,技术性科普还需要添加一些典型产品的数据和图片,让文章图文并茂,既有趣,又有用。如果平时没有积累,靠临时去找,是很困难的。
我的亲身体会是,科普比论文更难写。我为什么不写论文,而去写科普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发表论文通常需要向杂志社交付版面费,如果不是为了评职称,是不愿意干这种倒贴钱的事情的。另一个原因是,科普比低水平的论文更有价值。我因为写了一些科普,经常会收到读者的邮件,或提出意见,或加以赞赏(一位读者在MC论坛里发帖子,建议大家把我那篇《从做工看板卡优劣》的文章作为教科书背下来)。相比之下,发表的几篇论文却毫无反应。(据说,由于太多的劣质论文投往国外刊物,已经造成中国论文的集体贬值)。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莎士比亚。莎翁的戏剧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喜欢莎翁的《李尔王》,因为大家都看得懂,都能从中受到启发。可是,如此高的文学成就,可能还不够学术吧。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里,几个受欢迎的讲演者如易中天、王立群、于丹等,他们的演讲也是不够学术的,而正是因为去掉了学术味,才会受到大众欢迎,才有了很大的影响力。
我举出这个例子,并没有“重科普、轻学术”的意思。学术的圈子比较小,读者比较少,影响力的作用范围也比较小,所以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论文与科普文章的影响力。但是,成百上千的学者去研究同一个问题,反复地发表论文,实在是太大的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都浪费了。在学术界,这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十分严重。譬如这几年比较热门的电子商务、信息安全这些题目,就发表了太多的论文。我可以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的论文作者都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既没有亲自去商务,也没有亲自去安全,只是为了发论文而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起起哄。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论文,连作者本人都懒得去看,除了可以拿去评职称、混文凭,就没有什么用了。
教师可以拿论文去评职称、换津贴,学生可以拿论文去混文凭、换食品。所以,学术刊物供不应求、门庭若市,不仅刊物编委们吃香的喝辣的,也给论文黄牛提供了一个巨大商机。科普刊物就显得冷冷清清,真正有学问的人懒得去写,而那些靠稿费为生的写手们又多是半瓶子醋。所以,科普刊物的稿源严重不足,许多刊物甚至常常陷入等米下锅的尴尬境地。为了救场,小编们不得不亲自捉刀,挑灯夜战,苦不堪言。
高等学校有三项任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项工作应该齐抓共管,三个轮子应该一起转起来。可是,学校需要课题和论文来提升形象,专科更名学院,学院更名大学,申请博士点、硕士点,课题和论文都成了硬指标,一个也不能少。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学校,不管有没有研究实力,都要把自己办成研究型大学,呈现“科研一边倒”的态势。因为科研与经济利益挂钩,教师可以拿课题和论文来评高职、挣外快,课上得好不如论文发得多,成了不言自明的潜规则。想想看,跑课题、发论文已经让学校和教师忙得不亦乐乎,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都“退而求其次”了,哪里还顾得上服务社会呢。
单从写作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说论文对于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必不可少,那么科普就对提高国民素质也必不可少。应该说,科研和科普,两个工作都重要,都需要人来做,教师写科普也是服务社会的具体表现。但是,国家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厚此薄彼,重论文而轻科普,写作论文远比写作科普有钱途。如果政策导向不进行调整,就无法扭转论文囤积而科普文章匮乏的局面,非常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我在前面曾经说过,我写这篇文章既不是忧国忧民,也不想高谈阔论,只是打算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可是,国家政策毕竟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又让我不得不去关心。据报道,广东省已经在2005年对职称评审中放宽了论文发表刊物的要求,只要是CN、ISSN刊物就可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很好的尝试。我非常希望曾经冲在全国农村体制改革前面的安徽省,也能在科技政策和职称评审制度上想想办法,改点小革,让我等常年辛辛苦苦从事科普创作的一群人,尽快地沐浴到改革的春风里。
【相关链接】
1 佟贺丰等,各国科普政策比较,科技中国,2006年2月
2 延宏等,我们何时才有自己的“阿西莫夫” 科技日报,2004-09-10
3 陈忠民,为何没有硬件的谭浩强? 探长日记,2006-10-07
4 科学普及,人类智慧的另一座高峰 探长日记,2006-12-10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