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散新”、“原包装”、“原封原包装”
通过网络买货,通过柜台买货,那些说不明、道不明的货一概被称之为“散新”。有点姿色的就是口口声声“原包装”,“原封原包装”了。那这3个名称究竟应该代表着什么呢?
80年代中后期,国外的集成电路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当时用户的进货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走私,二是正规渠道。
因为种种原因,当时走私成了进口集成电路的主要渠道。而走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种就是“正宗”走私,利用“大飞”(一种高速快艇)或卡车头、车厢的缝隙等夹带进口。因为空间有限,有人就在香港专门雇人将产品的内、外包装拆除,将IC从防静电塑料管里到出,然后再一只只整齐地叠放起来,用胶带纸反复缠绕、**。经过这样的改造。同样1K只的包装,体积能够减少到原来的1/5甚至1/10左右。
经过这样的改造后,走私成本大大减少。同样的空间、成本,可以一次走私比原来多5-10倍的货!因为入境成本最低,同样的产品,价格要便宜很多。
在这过程中产品的质量会有所影响,引线弯曲,引线上沾染了胶带上的附着物而影响焊接质量都是常事。因为在没有防静电的环境下拆封、再包装,IC内部损坏也是屡见不鲜。
这种被拆了原来包装的货被称为“散新”货,意为:包装拆“散”了,但货是“新”的。
因为“散新”货的包装丑陋,且外面没有型号、数量、厂家等的标签,给用户入库、保管、使用都会带来不便,为了改善品质同时提高售价,有的走私商就采用一分为二的进口方法。即IC拆包后走私进口,内、外包装另外合法进口。然后在内地雇人还原,IC被重新装入了防静电塑料管,然后再将它们放回到原来的包装盒中。
产品的包装还是原来的包装,但包装上的封条再也无法复原了。这样的产品就是所谓的“原包装”产品。也就是“封条被拆坏了、但还是原来包装的产品”
这种“原包装”产品,虽然包装复原了,外观整齐、标注清晰。但经过了这样的徒手拆包装、复原的过程,显然产品受到的损害和“散新”是相同的,只是更隐蔽了。
另一种就是正常走海关,通过瞒报、漏报或里应外合或利用各种特权来“正规”进口。通过这样的渠道,当然没有必要对产品的包装伤筋动骨、大卸八块了。
通过这样渠道入境的IC产品,封条、外包装原封不动,这就是所谓的“原封原包装”。它完全保持了产品的出厂状态,无论产品的外观、质量都有了充分的保证。
所谓正规渠道,即办理进口许可证(批文)、申请国拨外汇额度(指标),然后委托有相应进口资质的外贸公司代理公司进口、报关。这些产品当然也是“原封原包装”的了。
这样,同样的IC因为入境、交付的方式不同,品质、价格就有了三、六、九等。最好的是“原封原包装”、稍次的是“原包装”、最后的就是“散新”。
但不管怎样,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它们都是绝对正宗的原厂产品。
近年由于利益的驱使,“散新”货的概念被一些人做了最大化的外延。不管真的、假的;不管新的还是拆机件。都归进了“散新”。这和它原来的概念已经大相径庭了。
因为当时IC的主要封装形式是双列直插(DIP),还能进行这种叠放、**。现在的贴片封装的IC越来越普及,它们怎么经得起这样的拆封和再包装,包装拆散了,可能也就玩完了。
给我的感觉现在的“散新”似乎就是假的、差的、用过的遮羞布。
顺便提醒一句,千万不要相信所谓的原厂副品这一说。原厂的产品只有合格品和废品两种。他们怎么可能来筛选自己的废品并分门别类?这些离100%的指标差了一点点,这些达到的指标的90%,还有的达到了指标的80%。
IC产品的合格率普遍超过了90%,一些成熟产品的合格率超过95%。试想,如果“副品”可以批量提供,这家原厂产品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是家品牌响当当的原厂,那么高的合格率,怎么回来批量的“副品”?他们会在这废品里做文章,用这些蝇头小利来砸自己的牌子?
正品通过他们正常的销售网络销售,废品他们有专门的处理程序,几无可能流入市场。“原厂副品”货从何来?不难思量,放弃侥幸心理!
题外话,IC刚开始进入内地市场为什么多走私?进口关税高当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其他的原因相辅相成,有机会再聊。
欢迎交流
自做自受 2014-5-13 11:12
用户965997 2012-5-22 18:03
用户819481 2010-11-18 02:33
用户889060 2010-10-13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