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比较充分的了解到学校的大环境以及我们团队的小环境,这一年接触的面也广了起来,和不少行业的人都有接触。作为电子工程和计算机这类技术性行业来说,我比较悲哀的发现其实单纯做技术是没多少前途的,除非有个很好的平台。高校的环境也真的不适合做实事,看起来只适合务虚。我曾经想在学校的平台下真正做点实事,但现在感觉几乎没有可能,中国的高校不是可以成就事业的地方,顶多只是混世的地方。
我这个学校是二、三流的学校,更加不可能有什么作为,落后的思维方式和畸形的管理体制,都注定在这里只适合耍点小聪明,研究个什么理论,然后写几篇文章,借此混个什么专家学者的头衔,然后靠这些头衔去忽悠;这很可能是这个学校环境下最实际也是最好的生存之道。一切其他想法都显得不切实际。
原先都以为可以利用研究生来做事,说依赖学生一届带一届的传帮带的模式来解决人员流动性太大的问题,因为学校糟糕的环境和待遇几乎不可能留下优秀的研究生,愿意留下的基本上都是不想做事,只想混世的主。但现在感觉,对于我们这个学校,此种传帮带的模式也是空谈,我们将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团队,身为教师,将疲惫不堪的永无止尽的不断的努力把一批批菜鸟从一窍不通带入门,能带入门就算不错了,很多是无论我怎么心力疲惫,最终他们研究生也是一窍不通的毕业了;而少数优秀者却在刚刚发挥骨干作用的时候,就毕业走人了;于是我又要从一年级开始,重复这种枯燥而极其低级的流程,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做强做大。
春节过后,我反思了下,觉得自己去年的态度是过于乐观了,我们的团队,我们的研究生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有能力,如果按照企业工程师的标准来说,我们的学生80%连一个工程师起码的能力都达不到。更为糟糕的是,研究生中似乎普遍好高骛远的倾向。我的忠告就是:“如果你连8051单片机的项目都搞不定,请永远不要想着去做linux!”
所以,接下来,真的要全面收缩,只做一小块技术,而绝不能心大,我们真的只是杂牌军,做不了王牌军的事。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只能做小项目,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做大项目,因为我们没有团队。
周末回合肥跟一个朋友,也是我尊敬的前辈聊天,他新注册了个公司,那天正好碰到他的同学,一位老板,个人资产数亿。他说一个人从1万块钱到100万这个过程是最为艰难的,99%的人都死在这个过程中,但如果你挺过去了,成功的挣到100万,那么从100万到1000万的过程将容易的多,不过仍然很苦;当你挣到1000万后,去挣1亿,这个就又轻松很多了;如果有1亿,那就彻底轻松了,财富会主动找上门来,你根本不需要多辛苦。
我现在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如果要想做实业,就一定要以企业形式去做,高校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我处在从1万到100万的过程中,不幸是最难的阶段。但愿能尽快挺过去,不过目前确实看不到什么前途希望。要认真考虑变化,如果一直这么习惯性的混下去,是不可能有什么前途的,要想有前途就得变革,做一些有突破的工作,方才可能找到希望。
用户1626138 2011-10-15 10:26
用户129886 2011-6-1 13:50
用户706542 2011-5-30 00:39
ilove314_323192455 2011-3-12 10:22
用户371925 2011-3-8 07:43
xucun915_925777961 2011-3-7 08:42
用户181324 2011-3-6 12:38
用户1631420 2011-3-5 19:18
asus119_412419641 2011-3-5 17:42
朱玉龙 2011-3-2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