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今天看了不少国家电网对于未来的规划问题。又联系到日本地震引起的核电安全的问题,使得有些问题变得略微复杂了一些。
中国的现在电能的成分是什么样的?未来又会发展为何种趋势?
现在的电能与未来的发展能不能与电动车的规模应用相匹配?
循着这样的一条思路,开始写下此篇文章。
数据来源: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10年)
至201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9.62亿千瓦,这个数字是相当大的,2009年年底的时候,容量为8.7亿千瓦,一年增加了10%。
2010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96219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2134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70663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1082万千瓦,风电并网装机容量3107万千瓦。做个饼图可能直观一些:
其中新增的一部分,发电设备容量9127万千瓦,其中,水电1661万千瓦,火电5872万千瓦,核电174万千瓦,并网风电 1399万千瓦。
两个图发现,大部分容量就是火电,存量最大,增量也最大。
我找到国网的《A Strong Smart Grid: the Engine of Energy Innovation and Revolution》一文,看样子国网对于用电量的预测是偏低的。
上图是2009年的分布,2010年新增的容量较大,但应该是比较趋近于这些区域。
与将来电动车主要使用地,东部城市存在多大的距离就知道,想要使用风电和水电来供给电动车似乎有些困难。
电动车产业发展起来,在东部的大城市圈,还是完全以火电来支撑起来的。
从装机容量的整体来看,电力应该是可以满足的。我们可以大致这样的计算:
使用的电动车数量:100W,20W插入式,40W增程式,40W增程式。电池组容量分别为10Kwh,24Kwh,40Kwh。
插入式 增程式 增程式
数量(万量) 20 40 40
容量(KWh) 10 24 40
使用比率 60% 70% 75%
能量(万千瓦) 120 672 1200 1992
按照耗能来看是影响不大,100W辆车与核能发电量相当,但是看着我国的规划,看样子用的是不够看的。那就需要担心另外一个问题,电力负荷。充电有快充和常规充电,国内来看快充50KW,常规3.3KW,车一多,在高峰时间已经先把电力高峰的空间给挤占了,特别是在冬天和夏天,晚上黄金时间的时候。选自《A Strong Smart Grid: the Engine of Energy Innovation and Revolution》文中的两张图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看样子,电网的智能化是和电动车产业**在了一起了。目前提出来了的集中充电,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方针也主要是针对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与电力负荷所设计的。未来几大电力设备(信息)巨头里面,又有一场错综复杂的战争了。
PS:核电的安全性在这次地震中被提到了台面上,我们也有机会去了解一些原本我们被忽视的东西。虽然核能与未来电动车的供需点其实很近,但是还是挺让人焦虑的。
忆轻狂 2013-8-27 21:53
用户1110542 2013-3-3 15:59
用户1492696 2013-2-27 10:14
用户1384306 2011-3-19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