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发科的后半期,我在Richard的团队,他是一个很大气的Leader,我从他身上学到不少投资的知识。同时我也有很好的机会去拜访一些移动互联网的公司,这个让我很兴奋。因为如同大家认识到的,硬件的差异化越来越难,差异化都在软件,体验,内容,服务这些方面。而联发科手握超过十亿的手机用户规模,做服务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所以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对联发科还是抱着很欢迎的态度。
因为我的背景和习惯,我发现自己在抓住对方的关键点方面很有优势,所以工作做起来还是很容易上手的。但是我也遇到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就是估值,移动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太高了!几个工程师,一个想法,做上半年,客户还没有,公司估值已经一千万了,这就是说在我们面前谈的年轻人,很多已经身价五百万人民币了,,,然而公司的营收还不知道从哪里来!我想起了巴菲特说的话,如果给这些公司估值的话,你给出任何一个数字,我都会给你不及格。。。
加上公司的战略调整,我回过头来看更多的,半导体方面的机会。其中一个机会就是MEMS传感器。
关注MEMS是因为我们看一家做算法的公司,基于MEMS的产品重力加速度感应器,陀螺仪等做一些动作识别的算法,而据说如日中天的Apple里面的算法也没有做得非常好。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们把这些底层的芯片整合起来,把上面的算法优化,打包提供一个开发平台,这样游戏应用开发者就可以在我们联发科的平台上做出比别的平台上更好的应用了,那不就可以成为联发科的芯片组的一个大的卖点?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芯片的处理能力已经很强了,但是其数据来源还是主要局限于互联网以及地理位置,对我们人周边的温度,湿度,人的健康等等都还关心不到。未来的智能手机一定是为人服务的,传感器方面一定是越来越强大。
另外,从竞争的角度来看,高通的技术主要集中在传输和处理器方面,在传感方面也没有着墨太多。再一次,我们可以产生一个差异点,创造不同的价值。抱着这个想法,我拜访了大陆的很多MEMS相关的厂家,也得到了一些正面的回馈。大家对这样的概念还是很欢迎的。
不过其中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急需的陀螺仪技术不成熟,其他一些新的技术又不是那么急迫等。最重要的问题,公司内部并没有这样的部门来统一协调这些事情,而且我又在上海,不是在台湾总部,这些沟通协调的难度便更加的高了。
因为联发科对项目审查的严格,所以很多想法在得到很多数据和市场信息支持之前是到不了高层的。但是等到那么明白的数据和市场信息,意味着别人很可能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的速度就不如别人快,此时要是想达到领先地位可以通过并购方式(如Broadcom做的那样),但是再要自己开发就意味着总是在后面追赶。所以我觉得联发科的超强的执行力,高效率也造成了自己的困扰,就是有时候缺乏开放性和宽容性,以至于新的生意很难从内部产生。
就连这样优秀的公司,还是免不了很难把握目前生意和新业务拓展的平衡,可见这件事情真的很难,我的偶像巴菲特说过,经理人最难的事情,就是如何把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深以为然!
就在苦闷当中,有一天我在KT人力资源的胡运旺的MSN上面看到他在招专注于半导体投资的投资经理,我的第一反应是诧异,这年头还有人专门投资半导体啊!这个诧异,日后在我介绍我自己是专注于半导体投资的时候,不断地被人重复。诧异归诧异,当时我的第二反应就是敲字过去:“大哥,这个职位是专门为我留的吗?”
老胡很诧异,看到这么厚脸皮的还真的不多,但是他很热心,当即帮我安排,后来我才知道Tallwood中国的总经理Jesse是他的老师,他免费帮老师招人呢。当时很快我就和Jesse,一个中文讲得让你忘记他是美国人的老美开会,他非常很坦诚和善,理性而富有经验,我的印象非常好。后来我们又安排了几次面试,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我对Tallwood的风格比较认可,就是很细致地选择公司,一旦选择了就支持到底。这个风格和巴菲特选择公司的风格很类似,我很高兴能在自己的领域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这里还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也促使我后来选择Tallwood。有一次面试的时候我和Dado约好,在早上八点半电话会议,但是后来他的助理给我发了份邮件要换到八点一刻,可是我没有看到。于是他们8:15打电话过来,结果我不知情,以为还是8:30,手里拿着饭碗支支吾吾地告诉他们我在吃饭,请他们8:30打过来。后来我才知道,这位Dado,可是在硅谷上市过三家公司,有两架私人飞机,是菲律宾总统的朋友,呵呵,我竟然让这样的牛人等我十五分钟,不过Tallwood并没有因为这种小事把我拒之门外。这让我有些欣赏Tallwood的风格,我在想,华人公司里面有多少这种身价几亿美金的大佬们会容忍这样的员工呢?我开始觉得这家公司很特别,很有意思。
然后就是和上次一样的事情,开始选择,这个过程还是比较为难的,因为在中国,联发科毫无疑问是一个好的平台,这个时候我也迎来了新的上司,Michael接任大陆区总经理,他找我过去帮忙,我也很难得地给蔡明介董事长做了两次报告,看起来在联发科的前景不错。可是最重要的问题,投资并不是联发科的核心业务,所以我在看项目方面虽然有优势,可是在下注方面却缺乏助力。
这方面,Tallwood就有其优势了,本身就是风险投资,所以起码投资是核心业务,只要有好的机会,就不太存在内部还需要大力推进的事情,所以对我而言是好的机会。Tallwood的问题是,在中国几乎没有人知道它,达成协议会有些问题。
不过在和大家沟通的时候,我也在一步步地说服了自己。我的未来是在联发科升到高位的经理人吗?还是一个优秀的投资人? 我想成为蔡明介,还是巴菲特?这个时候我的选择就很顺利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天赋成为一流的投资人,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但是今天我有机会一脚踏进去,为什么不去呢?至于职位,关系也不大,虽然我是从投资经理做起,但是如果我真的是一流的投资人的天赋,我总有一天会成为优秀的合伙人。如果我不是,起码我体验过了,而且我尽快知道了风险投资这件事情不适合我,那也就不用一天到晚惦记了。
于是,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手边的项目,我发了一份邮件给大家,鼓吹要去寻找“沙子下面的宝石”,然后我就到Tallwood报道了,开始我的风险投资之旅!
本系列文章列表:
用户1674943 2012-12-12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