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份起,华控独立出一支五人的队伍,由我负责,跟其他公司合作,专注于工控行业。
我们这支队伍虽然只有五人,却有四个小组:行业专用电源、HMI PLC、机械设计、生产。从去年初开始到现在,我们跟合作公司已经完成了一款行业专用电源的研发,现在进入了生产,今年初开始了HMI PLC和机械的合作,为这支队伍真正的独立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一年多工控行业的实践,结合自己在IT行业多年的经验,发现国内IT行业下的创新都属于应用层面的,这个创新成果很容易被别人复制,真正的受益者是源头公司如ARM,Intel,MTK等,下游的创新实际上进一步巩固了源头的地位,相当于都帮了他们做。相反,工控行业因为量有限,差异化大,没有一家公司能通吃一切,所以有很多的细分市场,并且一个产品,各家实现的方法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绝招,都重视自己的原创而良性发展,自己的创新都可以在自己公司中沉淀。
工控行业因为量少,所以必须要自己形成一个产业圈子,只有这样才有竞争力,而这个恰恰符合分布式管理模式,华控一直提倡微创业的思想也可以很好的应用,公司内多培养小老板,每个老板负责一款产品,几个老板形成一个产业圈子,相互支撑。
若一个公司的命运只掌握在一个老板手上,这个是很危险的,因为老板的才智是有限的,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个不符合高斯正态分布,而是冲击向量模型,不稳定的,也不可持续。只有大量的培养小老板,个人能力有高低,并且各个老板能力也比较全面,并且能力也符合高斯正态分布,那么公司是比较安全的。
通过与工控行业的接触发现,普通民营工控公司,公司规模不大,人才层次较低,不具备吸引高层次人才,就算进来也留不住。但工控行业的一些技术,尤其是运动类的,算法比较复杂,非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搞定。并且大部分公司老板非技术出身,无法管理公司研发部门,所以很多时候只能干瞪眼,他们很需要引入一个外部团队帮他们解决技术问题。若我们团队定位于第三方,跟他们合作,相互支撑,他们有市场,我们有技术,这样就能实现双赢。
工控方面的技术比较有意思,不像IT应用,往往停留在界面或者控制方面,工控方面有些算法级的应用,比如运动控制,尤其是动态多节点,伺服等,这些促使我们去学习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近代数学及近现代物理,对思维的开拓很有好处,比如大家经常说的,一维的运动放在二维上解决,可能更简单,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应该在更高层面上解决。
转型是痛苦的,因为要否定自己,从零开始,重建体系,但就今天来说,IT行业我们无法积累这个特征下,越做只能越痛苦,与其今后痛苦,不如现在痛苦。
用户1269294 2013-2-4 16:43
胡安 2012-8-1 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