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芯国际的奋力进击

2020-9-1 11:08 2442 12 3 分类: 工业电子

配图来自Canva​


作为内地最大、最先进的晶圆代工企业,很大程度上,中芯国际代表了中国芯片产业的未来,承载了很多的希望。


中芯国际19天内火速完成A股上市,IPO募资高达532.3亿元,创下10年来最高的融资纪录。吸纳了如此多的资金,得到了如此多的支持,中芯国际必须承担起更多责任。


从中芯国际的实际表现来看,它确实也在努力奋进,不断夯实自身的业务根基。成熟工艺持续上量,尽力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在先进制程方面,中芯国际也从未松懈,全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体现在业绩表现上,就是今年上半年中芯国际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破纪录的业绩表现


近日,中芯国际在A、H股相继发布半年报。


由于两地的财务报告标准不一样,所以数据也不一样。据中芯国际在上交所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为131.61亿元,同比增长29.4%;净利为13.86亿元,同比增长329.8%。毛利率为23.5%,同比增长2.5%。


在港交所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18.43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净利润为2.02亿美元,同比增长556.0%。


无论按照哪种会计准则,中芯国际上半年的财务表现都非常亮眼,营收、净利的规模和增幅都同时打破了中芯国际以往的历史纪录。尤其净利润的翻倍增长,在中芯国际20年的发展史中,也非常罕见。


中芯国际今年上半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破纪录的“好成绩”,其实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关键只在于四个字——量价齐升。


今年上半年中芯国际销售晶圆的数量由去年同期的240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同比增长19.7%至280万片约当8英寸晶圆。平均售价(收入除以总销售晶圆数量)由去年同期的4285元增长至4631元。


而中芯国际能够实现销量和售价的同步提升,一方面固然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却也是因为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市场机遇叠加自身努力


分析中芯国际上半年颇为耀眼的业绩表现,若论自身努力和市场机遇两者谁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那么很可能后者起到的作用更大。


尽管上半年疫情加剧了全球宏观经济贸易局势的动荡,甚至全球泛IT产业链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中芯国际所处的晶圆代工行业却没有受到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迎来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中芯国际明显是牢牢地抓住了这一波难得的市场机遇。


其实相比其他世界先进的晶圆代工企业,背靠中国大陆市场的中芯国际,天然就拥有更大的市场优势,近年来兴起的国产化替代潮,又在让中芯国际的市场优势不断得到放大。在中芯国际的业绩表现中,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


公告显示,中芯国际来自内地及香港的客户上半年贡献了84.85亿元的营收,同比上涨51.5%。来自北美洲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增速较平缓,其中来自北美地区的营收为30.42亿元,同比持平;欧洲、不含中国市场的亚洲地区贡献的营收为16.35亿元,同比增长6.8%。总之,国内客户一直是中芯国际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如今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不过,虽说难得的市场机遇可能是中芯国际上半年业绩暴涨的主要推动力,但中芯国际自身努力所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作为采用Foundry模式的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最核心的就是其晶圆制造能力。对于中芯国际的这项核心能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其一是先进制程工艺(14nm及以下),其二是成熟制程工艺(28nm+),两者同样都很重要。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和梁孟松在报告中指出:先进工艺研发与业务进展顺利,先进工艺第一代技术量产顺利;第二代平台还在推进,处于客户产品验证阶段;在成熟制程方面,产能利用率持续满载;摄像头、电源管理、指纹识别和特殊内存等相关应用需求强劲。


也就是说,接近满载的成熟制程在尽力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中芯国际提供稳健增长的收入;而不断推进的先进工艺,一方面需要满足客户持续增长的高端芯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打破核心技术垄断的关键所在。


在成熟制程和先进工艺两个方面同时不断取得进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才是中芯国际能够抓住难得市场机遇的根基。如果中芯国际自己没有做好基础工作,那么再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也可能会白白流失掉。


所以中芯国际今年上半年能够交出一份耀眼的“成绩单”,既有赖于难得的市场机遇,也离不开其自身的努力。


中芯国际的幸运年


虽然今年对于大多数组织和个人来说都不算是一个好年景。但是对于历经沉浮的中芯国际而言,自己的20周年已经足够幸运。


2020年,正好是中芯国际成立的第二十周年。上半年,中芯国际在市场红利下量价齐升,净利润翻倍增长,成熟制程不断上量,先进工艺更进一步。


下半年已经开启,中芯国际7月登陆A股狂揽532亿元高额融资,登陆科创板之后股价明显下滑,但至今为止港股股价已经涨逾110%。


抛开股市表现不谈,据中报披露,今年下半年,中芯国际成熟制程还将会进一步上量,年底前中芯国际每月将增加3万片8英寸晶圆产能及2万片12英寸晶圆产能;先进工艺进展顺利,应用已经拓展到人工智能、射频、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等领域,下半年相关领域需求大概率会持续释放。


基于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对市场前景的积极展望,中芯国际给自己定下了全年收入双位数增长的目标。综合内外因素考量,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目标。


“国产芯”急不得


中芯国际上半年的业绩表现非常不错,全年业绩表现预期也比较乐观,但投资者们对此似乎并不买账。半年报发布之后,中芯国际股价既没有大涨也没有大跌。


既然如此亮眼的业绩表现都不能引起市场的积极反应,那只能认为价值与市场之间存在着很严重的偏离,或者投资者们普遍对于中芯国际抱有更高的期待,后者其实比前者更糟糕。


现实条件下,中芯国际几乎已经拿出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表现。半导体产业发展,也容不得“大跃进”思维。


中芯国际拿到500多亿元的融资之后,除了投入先进制程的研发,还需要兼顾自己的业务发展,因为中芯国际必须要考虑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要尽力扶持北方华创、中微半导体等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厂商,因为单靠中芯国际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和更上游的半导体设备、材料厂商协同作战,才能真正做到不再受制于人。


总而言之,中芯国际已经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取得进展,只是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历史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不过达成这一结果尚且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耐心等待。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作者: 刘旷,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39156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pidaneng 2020-9-3 22:16

很不错。
相关推荐阅读
刘旷 2025-04-17 11:03
浪潮云“第三次跃迁”:被迫升级还是主动求变?
新的一年,浪潮云依然在不断进化和迭代。自2011年入局,浪潮云历经两次重大战略转身,从初涉政务云市场的“系统集成商”,到顺应“新基建”东风转型的“分布式云服务提供商”,每一步都踩在时代脉搏之上。如今,...
刘旷 2025-04-16 10:27
豪掷12亿补贴“催生”!飞鹤的增长焦虑止不住了?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飞鹤下场“催生”。近期,中国飞鹤宣布,于4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总规模为12亿元的飞鹤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补贴。从表面看,这似乎...
刘旷 2025-04-15 10:28
核心业务下滑,基本盘动摇?伊利能否突破“瓶颈期”?
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乳制品行业,深陷需求锐减的泥沼,头部乳企伊利亦未能幸免。2024 年前三季财报显示,伊利总营收为 890.39 亿元,同比下降 8.59%;净利润为108.68...
刘旷 2025-04-14 10:02
满帮灵魂一问:“数字货运帝国”靠放贷续命?
这些年,数字货运领域的头部玩家满帮集团,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成功革新了传统物流行业面临的“小、乱、散、差”的困境,一路高歌猛进,收获耀眼成绩。近期,满帮集团公布财报显示,2024年...
刘旷 2025-04-13 10:15
从“影像霸主”到“机器人之眼”!vivo跨界,要苦战一场!
在智能手机市场这片红海,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巨头为求新的增长曲线纷纷跨界破局。近年来,小米、华为、OPPO 等品牌跨界动作不断,有人投身造车热潮,有人发力机器人领域,好不热闹。小米、华为等企业在...
刘旷 2025-04-11 10:23
AI军备竞赛白热化:OPPO能否打破“高端失语症”?
在历经三年寒冬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复苏曙光。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 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增长 5.6%。而这一数据同样表明市场结...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1
12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