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宁、国美2021重新出发

2021-4-8 10:36 2565 18 5 分类: 消费电子 文集: 互联网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在2008年,国内的网民数量只有两亿上下,电商还没有成为人们的消费首选时,国美和苏宁算得上是零售领域中最强势的存在。但是在十几年后,不论是国美还是苏宁,都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已然走下神坛。


但是对于国美和苏宁来说,想回到曾经的地位虽然很难,却也需要继续前进。而近年来,随着黄光裕重回国美,以及苏宁获得国资148亿投资,也同样说明曾经的零售巨头如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押注娱乐的国美


对于国美来说,过去的2020年满是动荡和调整,比如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影响、大股东的回归、聘用“百度二把手”向海龙、国美APP改名为真快乐等,这些动作和调整都给国美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其2020年年报就是最好的证明。


根据年报显示,国美在2020年的表现并不理想。国美全年的营收为441.9亿元,同比下滑25.83%,同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达到69.9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了63%,而这也是国美连续第四年亏损,累计亏损金额也达到149.21亿元。


这是由于国美在门店方面的收入因为疫情动荡而遭受很大的影响,1263间门店在2020年的总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下跌了21.33%至379.02亿元,但是却占据了国美总营收的85.9%,是绝对的大头。


这说明了国美的线上业务依旧没有成长起来,还是不能提升国美的抗风险能力,而这也是国美这些年来逐渐掉队的最主要问题。当然,国美也在线上化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少努力,比如将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并开始重点发力娱乐社交电商。


而基于娱乐化开展的电商,背后也有着国美诸多的考量。


首先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今的社会已经高度娱乐化,消费者也更愿意参与到娱乐化的消费过程中,不论是盖楼、喂猫的小游戏还是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形式,都在促使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尽快下单。于是国美在平台内上线了“视频导购”、“美信”以及“短视频+直播+赛事”等娱乐化内容。


其次是会提升用户的留存。相比于其他电商头部平台,国美在用户层面并不占优势。而借助娱乐化的销售手段,可以吸引来越来越多的用户,而且因为人们对娱乐内容的依赖,更容易提升平台内的用户留存度。根据国美官方数据,在3月底,真快乐平台内的GMV同比增长近4倍,MAU也稳定在4千万的规模上下,活动单日的日活也接近千万。


最后是可以帮助国美搭建更完整的销售渠道。因为娱乐化内容的搭建,帮助提升了线上用户的留存,从而稳固了国美的线上销售渠道,帮助构建了线上线下的双平台模式。而这也可以从零售场景、销售渠道、营销内容、用户分享等多个层面构建起国美的零售生态圈。


重回零售的苏宁


将时间拉回到2008年之前,在黄光裕还掌权国美的时候,苏宁似乎永远被国美压一头。但是后来国美进入了守业期,苏宁也终于熬出了头,在零售头部的位置上做了几年,只不过这位置还没坐热,新崛起的电商平台就取而代之。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如今,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天猫成交总额排名第一,占市场份额63.8%;京东其次,市场份额为25.9%;而苏宁位居第三,其市场份额也只有5.4%。


另外,苏宁的不佳表现还体现在其业绩层面。根据苏宁易购发布的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2020 年苏宁易购实现营业收入为2584.59亿元,同比下降了4.00%,而2020年苏宁易购的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9.13亿元,而去年同期则是盈利98.43亿元。


业绩层面的这种表现,也让苏宁开始认真考虑自身的发展困境。于是苏宁砍掉了很多并不盈利的枝蔓业务,开始专注发展自身的零售业务,试图鼓足一口气回到之前的地位,最近获得“国家队”的148亿投资,同样也是苏宁专注零售的一大底气。


而为了提振自身的零售业务,近期的苏宁也动作频频,而这些动作的背后却有着相同的目的——通过提升服务来助力零售业务。


其一是保证用户全渠道的挑选体验。对于零售平台来说,渠道自然很重要,但是空有渠道而难以保证货品供应却同样十分影响业务发展。而苏宁对线上和线下不同渠道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智慧零售”的设想来进一步完善整体供应链,也保证了用户在苏宁平台之中的购物体验。


其二是平台服务保证用户的消费体验。在消费过程中,会有很多细节因素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这些细节有可能出现在支付、选购等多个环节。于是苏宁想要通过“云网万店”来打造自己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在整体上提升苏宁平台提供给用户的服务能力,尽量避免因为细节问题而影响到平台的业绩表现。


其三是配套服务保证用户的长期体验。对于消费者来说,购物结束后的配送、售后、维修等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京东依靠自身的物流优势就吸引了不少用户的青睐。而苏宁也在获得深圳国际的投资之后,准备对物流、售后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布局。


零售之战依旧火热


不难看出,不论是“18个月重回从前市场地位”的国美,还是投身国资怀抱开始瘦身的苏宁,如今都想在零售领域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所以基于娱乐、基于服务去开展零售业务,都是这两个老牌零售企业再度起航的试探。并且不论是基于何种模式,最终的落脚点却都同样指向了用户层面,而这正是赢得零售大战的关键点之一。


但是对于国美和苏宁来说,真正的对手并不只是对方而已,那些在零售领域后来居上的平台才是他们最终需要面对的难题。


不论是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还是电器企业格力美的,他们都看准了零售市场的新机会,准备在其中分一杯羹。而这些平台并不只是单纯想做零售,更是想基于传统的零售业务建立更加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零售生态,这也让国美和苏宁这类的老牌零售企业压力倍增。


而且在整个零售行业马太效应逐渐明显的大前提下,少数的头部企业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流量,挤压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也让国美和苏宁在重返神坛的道路上徒增了诸多的阻碍和挑战。


市场在变化,玩法同样也在变化,这也就需要参与其中的玩家不断调整自身的脚步来更好适应当下市场的发展。国美和苏宁前些年的掉队是因为这方面原因,如今再度起航同样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只是,能否获得预期的结果,依旧是未知数,国美和苏宁也需要继续努力。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作者: 刘旷,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39156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2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的果果超可爱 2021-4-12 22:36

学习了

yzw92 2021-4-9 06:51

谢谢分享
相关推荐阅读
刘旷 2025-04-17 11:03
浪潮云“第三次跃迁”:被迫升级还是主动求变?
新的一年,浪潮云依然在不断进化和迭代。自2011年入局,浪潮云历经两次重大战略转身,从初涉政务云市场的“系统集成商”,到顺应“新基建”东风转型的“分布式云服务提供商”,每一步都踩在时代脉搏之上。如今,...
刘旷 2025-04-16 10:27
豪掷12亿补贴“催生”!飞鹤的增长焦虑止不住了?
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飞鹤下场“催生”。近期,中国飞鹤宣布,于4月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总规模为12亿元的飞鹤生育补贴计划,为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的生育补贴。从表面看,这似乎...
刘旷 2025-04-15 10:28
核心业务下滑,基本盘动摇?伊利能否突破“瓶颈期”?
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市场竞争近乎白热化,乳制品行业,深陷需求锐减的泥沼,头部乳企伊利亦未能幸免。2024 年前三季财报显示,伊利总营收为 890.39 亿元,同比下降 8.59%;净利润为108.68...
刘旷 2025-04-14 10:02
满帮灵魂一问:“数字货运帝国”靠放贷续命?
这些年,数字货运领域的头部玩家满帮集团,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成功革新了传统物流行业面临的“小、乱、散、差”的困境,一路高歌猛进,收获耀眼成绩。近期,满帮集团公布财报显示,2024年...
刘旷 2025-04-13 10:15
从“影像霸主”到“机器人之眼”!vivo跨界,要苦战一场!
在智能手机市场这片红海,竞争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巨头为求新的增长曲线纷纷跨界破局。近年来,小米、华为、OPPO 等品牌跨界动作不断,有人投身造车热潮,有人发力机器人领域,好不热闹。小米、华为等企业在...
刘旷 2025-04-11 10:23
AI军备竞赛白热化:OPPO能否打破“高端失语症”?
在历经三年寒冬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复苏曙光。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 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增长 5.6%。而这一数据同样表明市场结...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2
18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