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ADAS摄像头市场规模可达250亿元

2023-3-1 09:45 792 7 7 分类: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的迅速发展带动车载摄像头的需求,同时提高对其的性能要求。
2021年中国乘用车ADAS摄像头市场规模超70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ADAS摄像头市场规模可达250亿元。在市场快速发展下,车载摄像头需在耐高温、抗震、防磁、防水、高动态范围、低噪点等基本性能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像素、识别距离、视场角、3D立体测距、夜视能力等,以满足高阶自动驾驶功能要求。
感知性能方面
车载摄像头相比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具备技术成熟、成本低、可以识别目标并分类等优势,但其相对依赖光线并且受天气影响大。目前行业内自动驾驶感知主要有摄像头为主的视觉感知和激光雷达多传感融合两种方案,其中视觉方案性价比高,激光雷达多传感融合的感知能力则更强,因此各大厂商根据自身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路线。
市场规模预测
自动驾驶飞速发展带动摄像头需求,根据现阶段自动驾驶渗透率及每辆车平均搭载的摄像头数目测算,预计2025年中国乘用车ADAS摄像头市场规模可达250亿元。
市场竞争格局
 车载摄像头模组的集中度较高,前视摄像头Top 5供应商占据68%的市场份额,主要为外资企业;环视摄像头Top 5供应商占据61.7%的市场份额,TTE、德赛西威等国内企业积极布局抢占市场。
主机厂搭载量
2022年上半年比亚迪搭载摄像头高达200万颗,平均每辆车搭载3.5颗,高于上半年整体汽车行业平均2.3颗的水平,同时,特斯拉在售车型均标配8颗摄像头。
技术趋势方面 
在自动驾驶功能对高分辨率摄像头的迫切需求下,800万像素前视车载摄像头将逐渐成为主流;另一方面,相比单目摄像头而言,双目、三目测距较简单且准确,因此3D立体前视车载摄像头搭载量也正迅速增长。此外,算力集中化、整车E/E架构驱动车载摄像头“去芯”,未来车载摄像头或将逐渐去掉DSP( ISP )图像信号处理器,被定义为“只采集、不计算”。由于ADAS功能需全天候运转,增强摄像头的夜视能力也显得极其重要,其中远红外/热成像的夜视系统具备在全天候下工作的能力,且在测距、穿透性上性能更佳,且不会受强光或光线突变的影响,是目前最适合用在夜视系统的技术方案。

车载摄像头通过光、电、图像信号转化实现图像显示,主要由光学镜头、CMOS、DSP等部件构成。车载摄像头是自动驾驶之“眼”,模仿人的眼睛帮助驾驶员观察驾驶环境,由于驾驶环境复杂多变,需具备耐高温、抗震、防磁、防水、高动态范围、低噪点等基本性能。


相比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技术成熟、成本低、可以识别目标并分类,但依赖光线、受天气影响大。以摄像头为主的视觉感知方案性价比高,是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方案,如特斯拉、极氪(搭载Mobileye方案)等。以激光雷达为基础并融合毫米波、摄像头的雷达方案虽然成本更高,但其感知性能更好,因此受到向L3进阶的车企重视并使用,如小鹏、蔚来、极狐等。


自动驾驶飞速发展带动摄像头需求,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22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平均每辆车搭载2.3颗ADAS摄像头,预计2025年增长至6颗;2022年上半年,乘用车ADAS摄像头搭载量为超2000万颗,其中后视摄像头渗透率最高,前视摄像头渗透率相比2020年上半年增长近18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约37亿元,同比增长15%,预计2025年可达250亿元。


从技术层面来说,自动驾驶对车辆自身安全、行人安全与预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车载摄像头的应用需求从成像镜头向感知镜头转变,800万像素前视车载摄像头将成为主流,其提高清晰度同时,还可拥有更远探测距离、更大视场角;此外,3D立体摄像头搭载量迅速攀升,在测距方面双目、三目立体摄像头比单目摄像头直接简单、准确。


车载摄像头供应商纷纷布局智能摄像头产品以满足自动驾驶需求,如博世第三代前视摄像头应用纹理识别、密集光流法、CNN卷积神经网络三大技术,可识别无车道线的道路、任意边界的车道线、人蹲下来/小球在道路上滚动场景、交通标志、行人、自行车、房屋、草木、天空等目标;德赛西威可提供基于环视摄像头的540°全景影像(包含360° 环视、180°底盘透视)、自动泊车、遥控泊车、360°行车记录仪等功能与解决方案。



整体而言,车载摄像头作为自动驾驶感知层基础且重要的传感器,市场规模、技术趋势的变化与自动驾驶发展息息相关。基于车载摄像头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外摄像头企业也积极拓展相关产品与业务。海外Tier 1 厂商如博世、法雷奥等出货量大,其代表产品的性能与技术应用走在行业前沿;国内厂商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与布局,提升在自主品牌车型的应用,有望持续扩大车载摄像头业务规模。

作者: 可可盖世大学堂,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40351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7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