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因为有事情去了一趟交大,一如既往的漂亮。
负责新能源汽车的绿色校园的项目那边去兜了一圈,看到以下的大屏幕。
从中可以发现很多的问题,以上海市的DB31和工信部的网络采集的标准,对于新能源车的管理,更像个大的车队运营。以公交、环卫为主导的商用车体系,和政府公用车的体系构建一个广义车队管理,理论上一切的相关信息都在上面。加上以后搭建的充电桩网络识别体系,在哪干啥,都清清楚楚。私人用车这么做,其实有很多的问题。
就充电桩而言,循道、埃士、普天和国网自己的充电桩,如何在计费的卡系统里面能够有相对统一的支付方式,而不是一种公司一种卡,将是国内面临的一个大问题。SAE的互联互用性项目,支付这块也是大头。
中国是需要提前布局的,从一开始建充电桩没人用,到一下子车都没地方充电,真的只需要一点点时间,看谁提前布局的好了。今年秦的**,交大70多辆车,上班的充电桩成了香馍馍了。未来,充电桩的建设,家和公司这两个永远是大家利用率最高的。城市内的公共充电设施,第一是标准的改进随着2015年初会有一定改善;接下来是设施的投资主体,商业模式的构建,单就电费这块,是无法吸引投资进来的。未来会有很多的尝试。
对于租赁这块,保险成为最大的问题,我倒是觉得是孕育新公司的地方。传统的车是车主基于车投保险,租赁的车是根据使用者 筛选进行投保,未来特定区域租赁乃至进化至自动驾驶的车辆,是由谁来承担保险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事情。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