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开的会,充电标准基本固化下来,不过根据现在的情形,后面的路线也会继续且战且退。
充电标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因为正常的标准制定要么是为了安全或者广泛的使用。充电这块几乎没有任何壁垒,整车企业上演各种联手的好戏,比如美德车企联手去做Combo。追溯一下上次联盟是在丰田打压下,几家人家一起开发双模系统。零部件企业也没听说IEC Type1的YAZAKI和Type 2的要收专利费,都是作为开发的部分。为何?这个产业是做充电式车辆(PHEV、EREV和EV)的基础,要是都搞成不一样的,对尚需补贴和激励的插电式车辆来说是种损失。
对充电系统,有几个概念需要去普及的:
1)车端充电端口是个总成结构
这里为什么反应那么激励,说白了,第一,这个是和钣金结构强耦合的。整个系统是对外的接口,也是承受高压的,不仅仅类似于国内开发的接口带根线出来了。从Ebay易趣上有个Smat EV的充电端口总成,如图
改个东西还需要外饰的工程师一起来
2)充电系统是VCU的功能
控制导引仅仅是最简单的一部分,交流部分的话,外加电子锁,充电显示,与BMS、Charger、车身控制器等通信,这个功能放在BMS的话。低温、高温下面充电,还需要动用整车的HVAC系统,所以……
直流充电,改的动作就以几何级数而言的,Coupler、通信协议、重做功能安全的分析。
3) 充电桩和Mode 2充电线束
相比较而言,这算是最简单的,也需要匹配性更改。
可喜可贺的是,充电机不用改。
由于充电关乎体验,未来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做啊。
最后:在电气化领域,我最佩服的企业是Delta,依托自身功率电子的优势,踩着LEAR往前走,不声不响在国外的电气化汽车产业里面,打下一片天下,在ebay上意外看到这个:
在IWC上看到其Smart Charging的分支以后,在充电设施这块也这么有耐心,真的很舍得投资源。充电这个圈子,基本都布局了,挺有意思的。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