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Presence还是Essence

2013-3-19 16:57 1927 10 15 分类: 采购与分销

母校的一位MBA打电话来,谈找工作的事。她说,美国同学能说会道,不少机会给他们抢走了。我告诉她,但平均毕业起薪中国学生却高于美国学生,至少在我毕业的那几年。为什么呢?美国学生有不错的表达能力,强在表面,即presence好,而工作能力、个人素质往往并不突出;中国学生不一定善于表达,但个人素质高、做事能力强、经验丰富,即essence好,强在内质。想想看,能到美国一流的商学院求学的中国学生,哪一个不是百里挑一的?大公司的招聘经理,大多阅历丰富,哪种人能说会道,哪种人更加实干,自然心中有杆秤。中国学生的平均起薪普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Presence是外功,essence是内功。两者兼备自然最好,但一个人往往只有其一。如果这是基本能力问题,"水桶理论"成立,即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即如何弥补短板;在具备基本能力后,一个人的成就其实更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即如何扬长避短。比如乔布斯,用北美大公司的人力资源的标准来说,很难说是个优秀的经理:吹毛求疵,demanding, 对部下的工作不够appreciative,与同事难以相处 -- 否则的话怎么会被从苹果赶走呢。但别忘了,乔布斯的"长板"不是作为一个经理人(manager),带着几个兵数豆子;而是他的愿景、激情和创造力,即领导力,即导入良性变革、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的能力。如果乔布斯对着自己不如人意的经理能力自哀自怨,他恐怕永远也做不出那样的领袖成就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有的能说,但能说的不一定能干;有的能干,但能干的往往不能说;有的有钱,但有钱的不一定有能力;有的有能力,却往往没钱。表现能力presence和内在能力essence也是一样,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兼具 -- 兼具的情况也有,这些人就脱颖而出,很快上升到公司阶梯的顶上。大多职业人只具其一。与其悲叹自己不具备的,不如全力发挥已经具备的。尤其是职业发展到一定地步,比如说工作十年八年后,更要扬长避短,有所侧重。



这是个选择问题。到了一定年纪,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得知道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未来会集中力量发展什么,回避什么。比如你的实力是能干,那你就可选择成为一个专家式的人物,不管在哪个公司、哪个岗位,就靠一把活立足,将力气换钱,辛劳一日,得一夜安眠。你不能一边干活,一边抱怨那些靠嘴皮过活的人,把你本来很快乐的生活变得miserable,也让你周围同样的干活人觉得miserable。否则,你是把自己一个成功的职业人做成一个loser,对周围的人也是在灌输负能量。如果你决定了靠两只手谋生,而不是靠一张嘴过活的话,那就承认这是你的选择,把一把活儿做到尽善尽美,同时意识到这成绩有可能被有些耍嘴皮的人据为己有。这是做个干活人的风险之一。你既然决定做个干活人,这就是你经过计算的风险。真的发生了,那就发生了,没必要为此伤心。



如果你决定靠张嘴为生,那你也该认识到,一张嘴给你的job security,往往并没有两只手更可靠。经济不景气,或者公司运营不佳,大公司裁员,往往是从那些靠嘴谋生的人开始,因为如果把那些干活的人砍掉的话,产品就出不了门,公司也就得关门。而且这些耍嘴皮的人被砍掉后,能找到同样的工作的机会就更小。如果你决定靠张嘴谋生的话,这就是你"经过计算的风险"(calculated risk)。如果发生了,自然也就用不着寻死觅活。



这里的关键是选择。人有选择的权利。一旦选择了,就应该认可结果。有一次跟一个部门老总谈话。这是位一路从仓库搬运工做到副总裁的人物。他说,每升一级,他的体重就增加10磅。他非常诙谐地说着,你能看出,他理解这是晋升的代价,他选择了晋升,就承受了这结果,没有丝毫抱怨的成分。当时他正好刚换了公司,从副总裁降到执行总监。当时我想开一句玩笑:您现在降了一级,是否该减轻10磅呢?想想还是忍住了。还有一位集团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原来是既定接CEO的班,就只见腰围一日大过一日,走路都气喘吁吁。后来这接班的机会不知怎么飞了,这老兄受了挫,估计一天不再工作16小时,结果体重也就一步步降了下来。我想,这也是他做了选择。或许这选择会让他多活10年。扯地有点远,算是轻松轻松。



言归正传。还有很多人既没有presence,也没有essence,那也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尤其是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比如管理层的位子就那么些,技术领域的资深人士也就那些(尽管"专家"很多)。适当努力后,达不到,也不要太苛求自己:这不意味着你做得不成功。世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当了一辈子小兵。在北美,我见过很多人,一直就是客服,或者采购员,或者财务分析员。你用不着多少智慧就能看出,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就那样了。但这又有什么呢?他们仍旧生活地很开心:业务上或许永远做不到最好,但可以足够好;钱或许永远赚得不多,但精打细算也够花。我们都是小人物,小人物也能活出小人物的美来,就如诗人顾城说的,"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换用《高效人士的七种习惯》一书的作者柯维的话说,(与那些声名显赫的人相比)if you are doing a great job, you are just as important as they are. 你可能永远也不会在职业上做出什么大成就,但那并不影响你做一些喜欢的事,不管是业余爱好,还是做志愿者,还是安安静静地读书、与朋友交谈。不是每棵树都能长成参天巨木。成功的标准当然也不止一个。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5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634899 2013-4-5 17:31

努力找准自己的定位,一往直前而不后悔结果。美哉!谢谢刘老师的智慧之谈!

自做自受 2013-4-2 20:26

各有其道,各行之道,适应有道。

用户968955 2013-4-2 17:57

真是说得太准确了,我就是属于干活的人。

用户675787 2013-4-2 11:09

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一山望着一山高,那样永远也不快乐,当然也不见得会成功。欣赏这样的看法,尤其是人渐中年,不用再为每日得失斤斤计较。

用户994200 2013-4-2 08:48

智慧、经验之谈。好人之作。
能帮不少人快乐一生。也有利于和谐。
好人一生平安!
相关推荐阅读
刘宝红 2016-06-18 07:35
前后驱动,中间控制:推荐刘宝红的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一口气读完了刘宝红先生的第二本专著,《三管齐下改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的解决方案》,总共大约花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总体感觉是四个字:共鸣!过瘾! 本书共分三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前端...
刘宝红 2016-06-06 17:32
治大国若烹小鲜——供应链怕折腾
《道德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如炒小虾小鱼一样。小虾小鱼,要轻手轻脚地炒,要不都给炒碎了。国家虽大,其实也一样,经不住大折腾。顺其自然,改良的效果好过革命。 ...
刘宝红 2016-05-28 16:02
学历替代不了经历,经历也替代不了学历
在王建硕的网站上(www.wangjianshuo.com),看到GE总裁伊梅尔特的一句话: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经验。很有同感。 不管我们拿到多少学位,读过多少书,听过多少人的演讲,但看或听别人干...
刘宝红 2016-05-18 10:46
我,不是我们
一位首席采购官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他当年新到一个公司时,需要整体提升采购与供应链部门的水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从外面招聘新鲜血液。该公司地处美国中部,属于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虽说是该州的首...
刘宝红 2016-05-13 12:03
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过去10年里,我几十次来往于北美和国内,深切感受到,企业成本压力大、库存水平高、投资回报低的问题非常普遍。这三大问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不管是几千亿的大公司,还是几千万的小公司,都欠缺系统的解决方...
刘宝红 2016-05-11 14:39
有计划地生活 – Life with a Plan
小时候看惯了漫画上帝国主义的大鼻子,认为那是美国人与我们的最大区别。等到来了美国,见得多了,发现老美的鼻子并不那么大(相反,有些欧洲人确实有一颗大鼻子)。区别呢多的是,我认为其一就是那个计划日程的...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5
1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