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 资料
  • 专题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八
推荐星级:
时间:2019-12-25
大小:66.5KB
阅读数:316
上传用户:238112554_qq
查看他发布的资源
下载次数
0
所需E币
3
ebi
新用户注册即送 300 E币
更多E币赚取方法,请查看
close
资料介绍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八 高速PCB设计指南之八 1. 掌握IC封装的特性以达到最佳EMI抑制性能 将去耦电容直接放在IC封装内可以有效控制EMI并提高信号的完整性,本文从IC内部 封装入手,分析EMI的来源、IC封装在EMI控制中的作用,进而提出11个有效控制EMI的设 计规则,包括封装选择、引脚结构考虑、输出驱动器以及去耦电容的设计方法等,有助 于设计工程师在新的设计中选择最合适的集成电路芯片,以达到最佳EMI抑制的性能。 现有的系统级EMI控制技术包括: 1. 电路封闭在一个Faraday盒中(注意包含电路的机械封装应该密封)来实现EMI屏蔽 ; 2. 电路板或者系统的I/O端口上采取滤波和衰减技术来实现EMI控制; 3. 现电路的电场和磁场的严格屏蔽,或者在电路板上采取适当的设计技术严格控制 PCB走线和电路板层(自屏蔽)的电容和电感,从而改善EMI性能。 EMI控制通常需要结合运用上述的各项技术。一般来说,越接近EMI源,实现EMI控制 所需的成本就越小。PCB上的集成电路芯片是EMI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如果能够深入 了解集成电路芯片的内部特征,可以简化PCB和系统级设计中的EMI控制。 PCB板级和系统级的设计工程师通常认为,它们能够接触到的EMI来源就是PCB。显然,在 PCB设计层面,确实可以做很多的工作来改善EMI。然而在考虑EMI控制时,设计工程师首 先应该考虑IC芯片的选择。集成电路的某些特征如封装类型、偏置电压和芯片的工艺技 术(例如CMOS、ECL、TTL)等都对电磁干扰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些问题,并 且探讨IC对EMI控制的影响。 1、EMI的来源 数字集成电路从逻辑高到逻辑低之间转换或者从逻辑低到逻辑高之间转换……
版权说明:本资料由用户提供并上传,仅用于学习交流;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 联系我们 删除。
PARTNER CONTENT
相关评论 (下载后评价送E币 我要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 可能感兴趣
  • 关注本资料的网友还下载了
  • 技术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