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何说PZC可以减少有用脉冲与暗脉冲之间堆叠呢?我们看到有用脉冲实际脉宽在200ns多一点,这是每个单一脉冲占用时域的宽度,由于实际应用中快信号,我们关注的只是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并不在意脉冲的宽度,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减小脉冲宽度的方法来减小脉冲信号的时域占比。从而减小了脉冲与暗脉冲堆叠的可能性。
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为了发掘不同PZC配置的差异,开展了几个测试:
1. Cpz修改为10pF,根据时间常数调整Rpz为4.99k,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图显示脉冲出现尖顶,但是并未被挤压到底,为了尝试看看是否能将尖顶同比例压缩到底,保持Cpz不变的情况改变Rpz。
2. Rpz=3k时,如下图所示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电阻改小的方向时不对,为了验证,进一步改小到1k
3. Rpz=1k时,如下图所示
比较上述3个测试结果,可以确认,电阻改变方向应该是需要加大。
4. Rpz=10k时,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Rpz=10k时,尖顶虽然未被压缩到底,但此时已经开始出现下冲,脉冲宽度已经明显被缩小到100ns左右了。
作者: coyoo, 来源:面包板社区
链接: https://mbb.eet-china.com/blog/uid-me-10108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未经本人允许,禁止转载!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