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功的引擎》之重新思考创新

2017-6-1 06:04 1314 9 9 分类: 工程师职场

经济学家熊彼特对于创新有过论述: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因此对于现有技术的重新组合也能算是一种创新。


而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他的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到一种颠覆式创新,即市场上由于大企业对于现有客户唯命是从,导致自身更容易受到颠覆性技术的攻击。换种说法就是技术初期性能不如主流技术的新技术,通过不断发展最终替代主流技术,这样的创新作者称之为颠覆式创新。


而山口荣一在他的文章《重新思考创新》将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谈到的颠覆式创新归纳到绩效颠覆式创新,同时他提到了另外一种创新称为范式颠覆式创新。这是一种全然不同于当前事物原理的创新,比如晶体管相对于真空管而言,其理论上引进量子力学,属于一种全新理论,因此晶体管的创新属于范式颠覆式创新。而绩效颠覆式创新所创造出的产品的原理和之前产品的科学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因为其满足了另一部分人的价值需求,有其自己的市场,后来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市场逐渐扩大,最终打败现有巨头公司。像三星打败NEC、日立就是属于绩效颠覆式创新的结果,三星凭借快速生产廉价的DRAM打败了日本质量过剩的优质DRAM。


为了更好地理解范式创新,山口荣一列举了发明蓝光LED的例子。理论上认为,使用氮化镓(GaN)或硒化锌(ZnSe)结晶,材料应当都能够发射蓝光。但是实践证明,这两者仍然都相当困难。硒化锌符合当时的晶格匹配理论,而且硒化锌已经有一种已知的实体砷化镓(GaAs)能够作为其衬底。相比之下,氮化镓材料生长并不符合当时主流的晶格匹配理论,发展阻力要大很多。因此当时大部分企业和实验室都选择硒化锌作为原始材料进行猛攻。但是最后的事实却是氮化镓材料率先成功发射出了蓝光。当然这中间克服了很多困难才走向成功,其中有个技术的出现至关重要。第一个是天野和赤崎发现可以将氮化铝(AlN)的未饱和结晶体置于蓝宝石之上,然后用氮化镓改善结晶工艺。第二个是天野和赤崎成功研制出P型氮化镓。第三是松岗隆智和他的团队发现了将氮化镓和氮化铟的合金体,通过改变氮化铟的配比实现了紫光线、紫外光、蓝光和绿光的相互转化。在这三个新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在管理层的大力支持下,中田修二和他的团队终于成功研制出蓝光LED。基于氮化镓还是硒化锌材料发射蓝光,这是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原理。基于氮化镓每一步关键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都与主流原理不一致,因此这样的创新属于范式颠覆性创新。


那企业需要如何捕捉到这种范式创新,特别是大企业?这需要企业自身始终保持渴望去创造新事物的热情,具有更多的包容性。而为何前面发现蓝光LED关键技术的那些人因为公司管理层的不支持,有些被迫中断了研究,有些则转变成去高校自己研究,而中天修二在管理层的大力支持下,又是出国留学,又是划拨巨额资金用于研发,最终才成功研发出蓝光LED。因此要捕捉到范式颠覆性创新的线索,需要管理者和研发人员产生良好的“共鸣场”,双方都要能感知到这其中的缄默知识,然后一起努力去创造出新的事物。如此才有机会创造出范式创新。至于绩效颠覆性创新,则可以通过在原来原理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迭代创新来创造。


不管对于范式颠覆性创新还是绩效颠覆式创新,都要求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拥抱变化,充满热情地追求创新。


追求创新,永不止步。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0
9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