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禁白”效应带来的LED市场潜在需求大幅增长,加之产品价格下跌,LED照明迈向普及化的进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
据主办方介绍,参展的企业较往年有所增长,来自中、美、日、韩、欧洲等国家(地区)共约40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飞利浦、欧司朗、GE等国际品牌,以及松下、东芝、爱丽斯欧雅玛(Iris Ohyama)等日本本土品牌厂商。
根据此次展会透露的信息,2014年日本将继续保持全球LED市场份额的25.6%,为LED照明第一大市场,北美以占据全球LED 23.1%的市场份额位列次席;欧盟与中国则分别以20.3%和16%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作为LED领域的产业强国,日本在推动世界LED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特别是2011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后,迫于节能压力,日本提早于2012年全面实施了白炽灯禁令,客观上带来了LED产业的快速增长。2012年日本LED球泡灯占整体灯泡销售比例的42.3%,超过了白炽灯。
事实上,在更早关注节能问题的欧盟,对“禁白”早已开始。早在2009年和2010年,欧盟就已开始分别禁售100W和75W白炽灯,而全球范围内从2014年开始的针对60W以下白炽灯的禁售,早在两年前的2012年就已在欧盟实施。
不过,正因欧盟与日本均走在光源替代的市场前沿,其节能市场的开拓步伐都相应早于北美市场,因此在2014年1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全面“禁白”后,北美市场目前正逐渐成为新的行业增长热点。权威市场调查机构调研显示,目前部分前期专注于出口日、欧的企业已开始转战北美市场。
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市场上市新品中LED照明仅占约10%,2014年却有望达到25%,2015年则更将达到50%。由此,2014至2015年美国LED照明市场的复合增速将保持在268%的水平,相关年交易金额也将高达117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照明市场整体稳定的格局下,美国市场正在显示出的强大的增长动能,并将快速传递到全球LED市场。
此外,在LED新兴市场如巴西、印度、越南、俄罗斯等国,这些对于LED照明产品需求明显上升的市场正在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各种规划和草案,扶持LED照明产业的发展。
价格走低助推LED照明普及
在行业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全球LED照明产品价格也陆续显现“禁白”效应。受到上游芯片技术提升和价格快速下降影响,LED照明与传统照明产品间的价格差距正逐渐缩小,下游LED照明产品价格下降已成不争事实。当前,LED照明产品的价格正以约每年20%的速度下降,许多区域无论是取代40W或60W的LED球泡灯最低售价甚至已低于10美元,渐渐逼近传统节能灯的价格。
有媒体指出,影响LED产品价格、推动价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的提升使LED生产成本得以下降。近年来,LED上游芯片领域投资巨大,目前芯片价格已降至2010年的30%;同时,新技术层出不穷成为了该行业企业未来LED面对价格压力的有力武器。另一方面,由于LED照明的巨大前景吸引了众多资本的涌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降价不得不成为LED企业的重要竞争手段。
相关研究机构认为,得益于上中游价格逐步走低的优势,到2014年全球LED照明产品均价仍有下降空间,预计2013至2014年中国LED室内照明产品价格年均下降20%左右,LED照明市场将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强势爆发。
行业内部整合频现
同时,LED照明市场价格的下降也催生了该行业内部的整合及优胜劣汰,越来越多的国际厂商趋向于收购各种区域性通路厂商或技术厂商来拓展自有照明通路、建立专利网或发展整体解决方案来增强自身竞争力,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东芝于2013年4月宣布,收购LED照明器具厂商普瑞光电的白色LED芯片开发相关资产,通过此次收购旨在强化照明用白色LED业务。将普瑞光电的高水平技术和经验与东芝的半导体量产技术融合在一起,从而扩充白色LED产品的产品线,同时扩大量产规模、强化竞争力;同时,东芝运用此次收购的资产,加快相关半导体的开发和产品推广。
无独有偶,飞利浦也在通过收购各种零组件供应商与控制系统厂商,建立起强大的专利网。此外,透过收购区域性照明厂商,也为其拓展各区域的照明通路提供了有效助力。照明设备制造商Acuity Brands近年也大量收购各种照明解决方案的厂商,其目的是与智能管理系统结合,发展其智能照明产业。
针对上述愈发明显的收购潮,业内人士指出,巨头争相介入LED照明行业,有助于改善该行业日趋明显的同质化现象,解决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的困境。
相对于海外LED照明巨头通过收购的方式提升行业集中度,我国国内LED照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则是借助于当前海外市场“禁白”潮流的“东风”,去年8月欧盟公布LED照明产品能效新标准,其中规定在2014年第二阶段能效指数为0.2,是我国目前实施标准的2.2倍,新规实施后,单就产品达标的认证及抽查费就必须增加约1万元,这将淘汰一部分为海外LED照明做代工谋生的一些中国中小灯具厂商,从而有效促进提升该行业在中国的集中度。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