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创业者,生意人都会对自己的第一桶金记忆深刻。
在一家世界知名的外企里朝九晚五、平平淡淡的打了十年工的某个夏天。对打工的人来说,中午的饭后午休是很神圣的。办公桌上的电话把正在打瞌睡我的惊醒了,Fxxx, Sxx of Bxxxx,哪个蠢货中午打电话?我接起电话,里面传来我一个老同事的声音:Hi, Alan,有事和你商量一下,你找个会议室打给我。
那哥们原是我们深圳办公室的产品经理,前两年辞职自己做了个小公司,好像在卖手机配件。我当时觉得他挺逗,放着安安稳稳几十万的年薪不拿,出去做生意有赔有赚,冒那个风险干什么?
我找了小会议室,呵呵,外企里总监才有小隔断坐,小经理只能坐在大堂里。我懒洋洋的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能不能帮忙买到X品牌手机的液晶,还说一定要原装的。我当时就说,没可能,X品牌的液晶是定制的,不外卖。他听了很失望,我和他瞎侃几句,他说这种品牌液晶价格很好,而且有多少要多少。我也没在意。
如果当时真的没有任何行动,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空手年赚千万。
几天后,我在咖啡间碰到了另外一个哥们。呵呵,外企的咖啡间的作用就是每天可以合法的减少一个小时的工作。但一个人喝咖啡是很傻的,要有Buddy陪伴,显的你人缘很好,不只是在浪费时间,是在非正式沟通。
我们端着杯子,开始瞎侃。从哪个大佬被挂起来,到休假去哪里玩,反正原则只有一个:千万别谈工作——这是“咖啡时间”。混过了二十多分钟,大家突然有点冷场,我脑子里突然蹦出深圳那哥们的胖脸,“嗨,你知道么?深圳离职的王胖子想买点X品牌的液晶,你看有可能么?”
我这哥们也姓王,也胖,他看了我半天,眼里有一道寒光,我想,坏了,不能在胖人前面说肥仔。他慢慢的说,要Design In。
外企里呆久的人,喜欢时不时说个洋文,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和放屁一样,成了生活不能缺少的一个习惯。
北京王胖子的意思是要开一个新项目做。我问他:要多少模具费?他稍微算了下说:150万。我想,那就没戏了。然后就各自回去座位上 “打工”,也就是熬时间。
又过了几天,深圳的王胖子又打电话过来,我和他说要Design In,开新项目做,模具150万。我估计他会说,靠,模具费这么贵?没得做。 但是深圳王胖子的回答是:给我个你的帐号,我马上给你打过来。
我和他反复强调,这PHOTO MASK的模具开了,就算他只买一片液晶,工厂也不会退。他说,风险他来担,但必须所有的液晶都卖给他。我说,要不要写个合同,你不怕我拿着你150万跑路了?他说不用,我相信你。
我将信将疑的把帐号给他,几分钟后钱就到帐了。
我约了北京王胖子咖啡间见,然后告诉他项目客户确认了。
后来有人问我,深圳的王胖子为什么不直接联系北京的王胖子?
我说:胖子都看不上胖子,他们互相不信任。
接下来的事情就像每天打工做的工作一样,先写了项目计划书:项目客户名称,规格,Forecast,流程描述……晚上花了一个小时搞定。
我把项目规格书发给深圳的王胖子,让他发给南京工厂的Lee总。Lee总是我原来的老 大,后来去了南京工厂做项目总监。Lee说这种400K的小案子、小客户不接。我在电话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来承诺他来北京我带他去吃全聚德烤鸭才搞定了。Lee安排了他下面的Lucy来跟进案子,特事特办,三个月后,PHOTO MASK上线。
先做了几个样品,和原来的液晶一比较,颜色有点发黄,但对比度显得更好。深圳王胖子收到样品后,先是说客户不接受,要退回订金。
我在电话里以我在外企里做质量工程师的经验告诉他,客户不接受,你可以让他Waiver(让步接受),可以给他价格优惠点;这原装的液晶设计的时候我也参与过,颜色本来就有偏黄的选项,只不过客户最后没选。
深圳王胖子后来宣传这是“台版”,所有市场的客户后来都只认可这种偏黄但对比度很好的液晶,原版的液晶反而成了“港水”。呵呵,什么也架不住流行。
北京的王胖子属销售部,南京工厂做好后,北京的王胖子把深圳王胖子的公司注册成直接客户,可以不通过分销商走货,省的被分销商无端再剥一层皮。货直接出到香港,再通过手册整体过关。客户整机出口后,还可以直接退税。
顺便说一句,所有的流程都是合乎公司规定的,我算给公司介绍了个客户。年底公司还发给我相应的介绍客户奖金。
深圳王胖子出货量非常大的时候,X品牌客户来公司询问过,公司说,和你们的液晶不是用同一个PHOTO MASK,是别的客户自己设计的新项目,颜色也不一样,对比度也不一样。X品牌客户也无话可说。
比亚迪的王传福曾经对专利保护不以为然。实际上,专利就是一层窗户纸,就看你怎么捅。
高仿,也要有技术有专利的高仿。
山寨,也要合理合法的山寨。
至于是不是空手年赚了千万,我不能说,反正项目加后续Refresh的项目一年总共出了200万片液晶。听说市场原价80多的液晶,最高有卖到200多。
就是2006年的第一场雪的时候,我离开了呆了十年的外企。
走的时候两手空空,带着我做生产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产品工程师、质量工程师、项目经理、高级经理学到的点点滴滴。记得我1996年在生产线最早做的第一片液晶,学习使用连线机的时候,我想,自己会不会一辈子就做个生产工程师了?
现在回想起来,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好好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是最关键的。
注:本文只是在讲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系列文章作者:黄云(ID:从五百强到华强北)
(备注:LZ原帖有不少关于如何做人和做事的讨论,限于主题无法收录于本连载,欢迎翻看原帖。)
相关阅读:
用户1657384 2014-6-8 15:58
用户983926 2014-5-17 12:24
hemanjie_795591075 2014-5-14 08:38
用户908991 2014-5-12 17:20
用户1740489 2014-5-12 16:25
用户965602 2014-5-12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