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叠层:检查叠层结构和参数。叠层排布方式,对称性,介质损耗,内层介电常数一致性。
2. 阻抗:根据当前叠层条件,各层关键信号线宽线距是否满足阻抗要求。
3. 对外接口:检查差分走线的阻抗,总长度,差分对匹配长度,阻抗匹配器件和防护器件布局布线情况,单端信号连接器地PIN是否够用。
4. 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要伴地走线。
5. 板内总线接口:检查走线拓扑结构,匹配电阻摆放位置(源端和终端匹配)、耦合电容摆放位置,走线总长度,信号线与时钟线长度匹配情况,总线内部并行走线间距是否满足3H原则。
6. 关键信号:检查高速时钟信号(总长度,匹配电阻,分支拓扑等长),复位信号,控制信号,中断信号,同步信号走线情况,返回路径连续性(跨分割,切换参考面)。
7.晶振:检查晶振电路布局布线情况,评估对周边走线影响。
8. 层间串扰:检查相邻信号层走线是否会引起串扰,必要时进行仿真分析。
9. 电源:平面分割情况,电源隔离情况(磁珠),过孔通流量,直流压降情况,关键模块去耦电容摆放情况。
10. 高速总线的时序评估:根据布线情况和芯片手册评估关键总线建立保持时间是否满足要求。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