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检测碳化硅外延晶片表面痕量金属的方法

2025-1-2 17:12 565 5 4 分类: 测试测量
碳化硅(SiC)作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因其出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电力电子、微波器件、高温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SiC外延晶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入微量的金属杂质,这些杂质对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发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以监控SiC外延晶片表面的痕量金属含量,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推进SiC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原理
检测碳化硅外延晶片表面痕量金属的方法主要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痕量元素分析技术,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将样品中的元素转化为离子,并通过质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由于ICP-MS具有极低的检出限和宽广的线性范围,因此非常适合用于SiC外延晶片表面痕量金属的检测。
方法步骤
样品准备
首先,将待测的SiC外延晶片进行彻底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清洗后,使用非金属真空吸笔将晶片固定,确保在后续步骤中不会引入额外的金属杂质。
提取液配制
配制适量的提取液,通常包括硝酸和超纯水的混合液。硝酸的体积分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在2%~10%之间。提取液的选择和配制对于后续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
样品处理
将配制好的提取液均匀滴在SiC外延晶片的表面,然后使用真空吸笔轻轻晃动晶片,使提取液全面均匀地覆盖整个晶片表面。保持一定的时间,使提取液与晶片表面的金属杂质充分反应。
溶液收集
使用微移液器将反应后的溶液收集到洁净的样品瓶中,用于后续的ICP-MS检测。注意在收集过程中避免任何可能的金属污染。
ICP-MS检测
将收集到的溶液注入ICP-MS仪器中,进行痕量金属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调整仪器的参数,如冷却气、辅助气、雾化气的流量,以及碰撞反应池中的气体种类和流量,以优化检测性能。
数据分析
根据ICP-MS仪器输出的数据,绘制校准曲线,计算待测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并进而计算出晶片表面的金属元素含量。
注意事项
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以减少外界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使用的实验容器和工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和干燥处理,以避免金属污染。
提取液的选择和配制应根据待测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检测结果。
ICP-MS仪器的参数设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应用与展望
检测碳化硅外延晶片表面痕量金属的方法在半导体材料的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该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和去除金属杂质,提高SiC外延晶片的质量和可靠性。随着SiC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方法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如电力电子器件、微波通信、高温传感器等。同时,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加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以满足SiC技术发展的需求。
结论
检测碳化硅外延晶片表面痕量金属的方法是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一种高效、准确的技术。通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优化仪器参数和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实现SiC外延晶片表面金属杂质的准确检测。该方法在半导体材料的质量控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SiC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通量晶圆测厚系统
高通量晶圆测厚系统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原理,可解决晶圆/晶片厚度TTV(Total Thickness Variation,总厚度偏差)、BOW(弯曲度)、WARP(翘曲度),TIR(Total Indicated Reading 总指示读数,STIR(Site Total Indicated Reading 局部总指示读数),LTV(Local Thickness Variation 局部厚度偏差)等这类技术指标。





高通量晶圆测厚系统,全新采用的第三代可调谐扫频激光技术,相比传统上下双探头对射扫描方式;可一次性测量所有平面度及厚度参数。


灵活适用更复杂的材料,从轻掺到重掺 P 型硅 (P++),碳化硅,蓝宝石,玻璃,铌酸锂等晶圆材料。


重掺型硅(强吸收晶圆的前后表面探测)


粗糙的晶圆表面,(点扫描的第三代扫频激光,相比靠光谱探测方案,不易受到光谱中相邻单位的串扰噪声影响,因而对测量粗糙表面晶圆)


低反射的碳化硅(SiC)和铌酸锂(LiNbO3)(通过对偏振效应的补偿,加强对低反射晶圆表面测量的信噪比)


绝缘体上硅(SOI)和MEMS,可同时测量多层结构,厚度可从μm级到数百μm级不等。 


1,可用于测量各类薄膜厚度,厚度最薄可低至 4 μm ,精度可达1nm。

2,可调谐扫频激光的“温漂”处理能力,体现在极端工作环境中抗干扰能力强,一改过去传统晶圆测量对于“主动式减震平台”的重度依赖,成本显著降低。


3,灵活的运动控制方式,可兼容2英寸到12英寸方片和圆片测量。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开发工匠 2025-1-4 11:38

写的好,很适用,学习和参考,
相关推荐阅读
ONEZ 2025-01-23 15:08
迈克耳孙干涉仪白光等倾干涉的实现、条纹特征及形成机理
迈克耳孙干涉仪白光等倾干涉的实现、条纹特征及形成机理是光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解释:一、迈克耳孙干涉仪白光等倾干涉的实现迈克耳孙干涉仪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在白光等倾干...
ONEZ 2025-01-23 11:02
碳化硅衬底的特氟龙夹具相比其他吸附方案,对于测量碳化硅衬底 BOW/WARP 的影响
一、引言随着碳化硅在半导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衬底质量的检测愈发关键。BOW(翘曲度)和 WARP(弯曲度)是衡量碳化硅衬底质量的重要参数,准确测量这些参数对于保证器件性能至关重要。而不同的吸附方案...
ONEZ 2025-01-22 14:33
白光干涉为什么对于环境防振要求那么高
白光干涉对于环境防振要求高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其测量原理和应用需求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测量原理白光干涉仪是利用干涉原理测量光程之差从而测定有关物理量的光学仪器。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扩束准直后经分光棱镜分成两...
ONEZ 2025-01-22 09:55
测量探头的 “温漂” 问题,都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对于氮化镓衬底厚度测量的影响
在半导体产业这片高精尖的领域中,氮化镓(GaN)衬底作为新一代芯片制造的核心支撑材料,正驱动着光电器件、功率器件等诸多领域迈向新的高峰。然而,氮化镓衬底厚度测量的精准度却时刻面临着一个来自暗处的挑战 ...
ONEZ 2025-01-21 14:46
为什么说白光干涉的扫描高度受限
白光干涉的扫描高度受限,主要是由于其测量原理和技术特点所决定的。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释:一、白光干涉的测量原理白光干涉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的波动性进行测量的技术。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点相遇时,...
ONEZ 2025-01-20 15:06
通过电光晶体的电光效应,实现白光干涉中的电光调制相移原理
通过电光晶体的电光效应,实现白光干涉中的电光调制相移原理,是一个基于物理光学和电光学原理的高级测量技术。以下是对这一原理的详细解释:一、电光效应与电光晶体电光效应是指某些材料(主要是晶体)在外加电场的...
我要评论
1
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