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vivado,打开了xapp1052的参考设计。此时需要新建项目,可以直接从file->Project->new启动新建项目
给新建的工程命名(默认名字好像是project_1),并指定工程存放路径,默认选择为工程创建子目录:
由于是第一次学习vivado,新建工程类型,选择“Example Project”:
快速创建一个基于Microblaze的工程,所以选择的工程模板是“Base Microblaze”:
进入下一步,要为工程选择一个板卡,随便弄一个:
完成一步步后,点击finish开始创建新工程,之后得到新工程框图如下:
下面再为这个软核添加其它IP或外围:
首先,我们手动添加axi_memory_maped_to_pcie,如上图所示,点击+号,在弹出的IP列表中找到AXI MM to PCIe:
双击上图列表中的AXI MM to PCIe组建后,一个AXI MM to PCIe模块自动添加到了工程的Diagram里:
用同样的方法,再添加另外一个组件-AXI BRAM CONTROLLER。然后选择执行自动连接:
自动连接后的地址编辑器如下所示:
添加组件的时候没有显示出参数配置的界面,也就是说之前添加的两个组件目前是默认配置,为了按照自己的要求对组件进行配置,研究了一个下午,一直没有找到入口,囧!其实最终发现和Altera的原理图编辑一样,在Diagram页对目标组件双击就可以进入组件参数设置窗口(Xilinx叫重定制 IP(即:Re-customize IP)窗口),下面将加入到系统的pcie(应该算Root端吧?!)核进行配置,具体配置如下:
- 链路采用4x,5G;
- 参考时钟100M;
- Bar0空间64K
- 地址宽度32位,
- 数据宽度128位,
- C_AXIBAR2PCIEBAR_0=0xFFFF0000(EP端的bar0地址),
- C_PCIEBAR2AXIBAR_0=0x06000000(RP端的BRAM基地址)
记得上图中的“Device/Port Type”要选择“Root Port of PCI Express Root Complex”。
研究了半天,才终于找到怎么设置C_AXIBAR2PCIEBAR_0=0xFFFF0000(EP端的bar0地址)和C_PCIEBAR2AXIBAR_0=0x06000000(RP端的BRAM基地址),如下图所示:
设置gpio为output,32bit。设置bram为128位。
------------------------------------------------
以上创建Microblaze工程是参考这篇文章https://www.cnblogs.com/yuzeren48/p/6680062.html进行的;此时有个流程问题,该文章说接下来就可以将系统设计导入硬件到SDK了,但是我这边的结果是导出硬件到SDK之前必须“Generate Block Design”。仔细阅读这篇文章,确实提到了有此一步,但是是在导出硬件到SDK之后。我猜测该博主是先做项目,后写博文,所以在参考其博文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会有些许不一样的地方。下面按照步骤继续完成SDK里的任务。
生成系统框架设计之后,导出硬件到SDK,这样就为该系统框架设计生成了一个hdf文件,从Vivado的file菜单里可以直接切换到SDK工具。进入SDK之后从SDK的file菜单里file-new-board support packet,在该硬件平台上生成BSP。
生成bsp之后的SDK如下图所示:
继续跟着前人步伐,在BSP的基础上搭建一个C-project,这里就不新建工程了,而是使用pcie的example来举例,点开下图中红框import example,选择RC枚举的例子。
如上图所示点击导入例程,弹出下图所示窗口,选择RC枚举例子,然后点击“OK”
样例成功导入后,直接右击工程,从弹出的下拉菜单里选择“Build Project”:
Build project后就可以在debug目录下看到相应的elf文件了,如下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像我这样的新手来说,下图中的目录结构也是需要留意的,由于一路创建硬件、软件工程都是按照默认设置,所以下图中看到SDK目录位于硬件工程目录下,导入的BSP样例则位于SDK目录下,在BSP样例目录下就能找到Debug目录了: 到此似乎RP端已经圆满结束了,但是原文里是在上述样例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有点疑问的是修改是直接在样例上修改,还是另建工程进行修改呢?看行问后面出现了“
build project,在project_2.sdk\helloword_bsp_xaxipcie_rc_enumerate_example_1\Debug目录下生成elf文件。”也就是有了新的“project_2.sdk”,我的理解是不是新建了一个bsp?如果想要新建工程,可以在SDK里从file菜单的new下新建了一个工程:
这里由于还不太确定,所以还是在样例的基础上试着按照原文进行如下修改:
修改rc_enmuerate_example.c文件(注:样例工程的src目录下只有xaxipcie_rc_enumerate_example.c文件)。需要修改以下几个地方:
1,去掉所有打印,使用gpio输出替代printf;(此处暂不修改)
2,参考xgpio_example.c ,在rc_enmuerate_example.c中增加gpio初始化,输出方向等设置;(此处暂不修改)
3,将PCIE_CFG_BAR_0_ADDR改为0xFFFF0000,确保在枚举的时候写入EP端配置空间的bar0基地址是PCIE_CFG_BAR_0_ADDR;
4,修改PcieInitRootComplex函数中关于link_up的部分,使用do while语句来确保RP和EP能link_up;(此处该如何修改?)
5,从SDK安装目录E:\Xilinx\SDK\2015.4\data\embeddedsw\XilinxProcessorIPLib\drivers\axidma_v9_0\src中把所有.h文件copy到SDK工程所在的bsp\microblaze_0\include下,把所有.c文件copy到src目录下,参考xaxidma_example_simple_intr.c文件配置dma,特别注意我们要根据自己ep端的设计来修xaxidma_g.c中的XAxiDma_ConfigTable。DMA这一块需要修改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是DMA收发数据时的几个Rxbuffer和Txbuffer地址要搞清楚,因为microblaze在RP端而DMA在EP端。本例中,我们一开始通过micro blaze往Txbuffer填数时,Txbuffer地址用的是RP端看过去的EP端BRAM地址。而DMA发送数据时,Txbuffer地址用的是EP端看过去的BRAM地址。
6,修改部分定义,代码里有很多for循环,次数太多影响仿真。
上面第4步,我试着修改如下:
/*
Status = XAxiPcie_IsLinkUp(AxiPciePtr);
if (Status != TRUE ) {
xil_printf("Link is not up\r\n");
return XST_FAILURE;
}
xil_printf("Link is up\r\n");*/
/*Above was commented by Jerry, and which was changed to do-while statements*/
do {
Status = XAxiPcie_IsLinkUp(AxiPciePtr);
if (Status != TRUE ) {
xil_printf("Link is not up\r\n");
return XST_FAILURE;
}
} while(Status != TRUE);
xil_printf("Link is up\r\n");
而第5步,从EDK安装目录下拷贝文件,由于版本不同,我安装目录下没有axidma_v9_0,但是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最小版本是v9_3,还有v9_4到v9_8,那么就从最小的版本号里拷贝。
关于第6步的问题有:
上面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v9_3目录下的examples目录里能找到xaxidma_example_simple_intr.c文件。
接下来完成RP端最后一步(注意上面对于软件的修改并未完成,先放一放),原文的描述是“打开vivado,右键board design,把elf文件关联到我们的RP端board design里,RP端的软硬件设计就算完成了。”,所谓的“右键board design”应该是回到vivado之前RP的系统框图设计,右击框图里的microblaze,如下图所示,选择“Associate ELF Files...”:
之后弹出对话框,点击浏览按钮,搜索并找到之前刚刚生产的ELF文件,建立软硬件之间的关联:
到此,按照原文,RP端已经建立,下面开始第二部分,即EP端。
------------------------------------------------------------------------------分割线---------------------------------------------------------
在上面的基础上,使用ip integrator – create block design,命名为Pcie_ep_dma。具体操作是在vivado的Flow菜单里:Flow->IP Integrator
可能是版本的问题,上述操作或者描述有误,具体操作应该是在vivado的Flow菜单里:Flow->Create Block Design,打开创建设计框图,
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对设计进行命名,设计存放地址保持默认即可:
点击OK给工程添加一个空的框图设计架构,如下图所示:
添加ip核:axi_memory_maped_to_pcie,axi_abram_ctrl,axi_direct_memory_access,axi_interconnect。这些IP核可以在IP Catalog里找到,可能名字在不同版本里不太一样,在2018.3里,没有下划线,直接是空格代替,这也导致我在IP Catalog里搜索了半天没有找到对应IP:
设置EP端pcie核,本设计中链路采用4x,5G,参考时钟100M,Bar0空间64K,地址宽度32位,数据宽度128位,C_AXIBAR2PCIEBAR_0=0xEEEE0000(RP端的bar0地址),C_PCIEBAR2AXIBAR_0=0x08000000(EP端的BRAM基地址)。设置bram数据位宽128bit。其余连线如下。
连线搞了半天,发现DMA自动使能了SG,需要将其禁止,这样才能和原文一致:
在配置地址空间的发现居然还存在未连接的slave:
上述问题通过比较RP添加的pcie核,不同的地方在AXI:System页面里的S AXI ID WIDTH,RP里是4,而EP是2,而且还不能修改;只能删除后重新添加,发现变成了4.
重新添加pcie核后,完成各个端口连接,运行“Validate Design”的时候提示下面的错误,该错误似乎很多人遇到过,有人说是版本问题,解决的方案,有人换版本,有人是删组件重新添加:
删除该元件,然后重新添加并按照要求连接各个端口后,EP系统框架如下图所示:
执行Validate Design命令后不再出现之前的错误了,但是所有地址都提示unmapped slaves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但是试着找到一个方法来解决:即将每个unmapped slave先转入exlcude(右击目标组件,选择exlude segment命令):
这样在Address Editor里会出现一个Exluded Address Segments,之前操作的组件就位于这里了,而且可以进行地址映射:
然而,再鼠标右击这个位于Excluded里的组件,选择Include Segment命令,这样该组件就map好了:
依次方法,将所有组件map好,完整的地址映射如下图所示,唯一的问题是,为何原文要将Data_S2MM以及Data_MM2S里的S_AXI_LITE接口要Exluded?
Validate Design终于没有错误和Critical Warning了:
为何刚刚建立的RP和EP框图设计创建HDL Wrapper文件: 完毕后,分别对EP和RP两个block design进行generate output product(如上图所示,选择“Generate Output Products”)。选global综合。
Evan.i 2019-7-29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