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远
上周末,工信部网站转发了《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其中与电信IT行业相关的行政审批项目主要有6项。
除了“外国组织或者人员运用电子监测设备在我国境内进行电波参数测试审批”直接改为“今后禁止开展此类活动”之外,其他几项涉及电信资费、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备案、系统集成资质认定等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取消。
准入门槛的降低或将使得多个领域的IT民企从中受益。另外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监管部门做出这样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也是形势所迫,因为电信IT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在迫使之前的审批政策做出调整。
电信业务资费审批取消
国家对电信业务资费的调整,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从最早的完全由政府定价,到后来的审批,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由运营商自主定价。
据运营商市场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其实在之前信产部监管的时候,就已经事实上把很多资费定价权下放给了企业,“但是保留了国际漫游、长途电话等几项业务资费的审批。”
不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运营商在制定资费套餐之后还是需要向当地的电信管理部门等进行报备审批。“需要走这么一个流程。”前述运营商人士表示,相当于多了一道繁琐的手续。
对于运营商来说,这种操作模式还有一个难受的问题就是,每隔几年监管部门都会搞一次价格大检查。“主要是地方上的监管部门,由于政策理解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可能会给运营商开出巨额罚单。”
上述运营商人士认为,这些审批取消之后,“运营商能根据竞争需要和客户需求,更好地配置资源制定资费政策。”另外,这也体现了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减少了对具体市场行为的直接干预。”
付亮认为,监管部门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是形势使然。“如果工信部不放开,马上会面临一个新问题,那就是随着虚拟运营商的进入,几十家运营商不同的资费套餐如何审批。”
当然,取消电信资费审批并不意味着工信部完全对电信资费放手不管。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表示,取消电信业务资费审批,主要考虑通过市场竞争来进一步推动电信业务资费水平的下降,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对资费的调控作用,全面提高电信市场经济运行效率。
审批取消后,将不断完善电信资费监测制度和体系,加强对市场资费情况的监测,同时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企业价格行为,督促企业做好资费网上公示等相关工作,推动企业不断提高电信资费透明度,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付亮认为,快速变化的环境逼迫了监管做出调整。前述运营商人士则评价此次审批取消“适逢其时”。
因为随着虚拟运营商的入场,无论是三大基础运营商还是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的民营企业,都将面临更加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这将要求企业对市场对消费者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来说,减少政府的限制和干预是发挥他们活力的关键。
政府国企招标降门槛
此次工信部还取消了3项与IT系统集成相关的审批,分别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认定”、“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员资质评定”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认证和监理工程师资格认定”。
据记者了解,这些偏向于“资质认定”的审批过去主要限制了一些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国企的竞标项目,把很多所谓“没有资质”的企业直接排除在了招投标的门槛之外。
同时,也滋生了很多为了绕开规则的擦边球行为,比如为了达到工程师的人员要求,企业直接出钱找人“挂靠”。另外,一些没有拿到资质审批的企业为了接项目,会找一些有资质的公司联合中标。
金山云技术副总裁陈剑雄2月17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系统集成相关资质审批的取消,降低了民企参与招投标的门槛。将有更多的民企有机会参与到利润空间相对更高的国企、政府市场。
“很多公司没拿到资质,但是它本身的技术实力,实施能力都不差。”陈剑雄表示,而过去这些公司连参与投标的资格都没有。
以云计算行业为例,近一两年来地方政府掀起了一波“云计算”热潮,但是能分到蛋糕的公司并不多。陈剑雄认为,工信部取消上述3项审批对金山云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肯定是利好,今后能有机会参与更多的政府项目。
工信部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水平、能力和信誉等,主要由市场评判。取消后将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准入门槛,增加市场活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抓紧制定出台相关标准,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另外,同时取消的还有基础电信和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备案核准。据新华社报道称:目前全国有2557家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其中2305家跨地区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按照取消前备案核准管理要求,至少会设立11525家分公司或子公司,办理71455个备案申请,因此,取消该项审批,企业将减少分支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降低办事成本。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