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OPPO将推黑科技可折叠手机 三星忙于申请专利

2016-6-2 17:38 1071 16 16 分类: 智能手机
通信生活报  OPPO vivo 三星

10644365e22a436cac4a45d1749fc75d_th.jpeg

  搜狐科技 文/毛启盈

  日前,三星曝光了去年年底申请一项可折叠手机专利。此前搜狐科技在参观OPPO生产基地就看到了可折叠手机的真机。2015年8月开始研发,今年2月初步实现屏幕点亮。

  在实验室,OPPO演示了可折叠手机,对于何时推出这样柔性屏手机?OPPO硬件总监白剑博士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透露,OPPO推出带有“黑科技”的手机(可折叠手机)时间点主要取决于用户的需求,需要市场来验证这项技术是用户真正需求,还是只满足小众需求,最终才能决定规模上市的时间。

  关于可折叠手机谁的技术更为强大?

  白剑称,OPPO理念是尊重所有友商,从来不跟友商做对比或者去比较我们比友商好在哪儿,这不符合OPPO“本分”的文化,但是有一点,OPPO是洞察用户的核心需求,追求极致的满足用户核心需求,所以OPPO考虑拍照,快充是不是真满足用户需求到极致。

  在技术的更替上,OPPO在不断提升:2014年OPPO推出首款自主研发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VOOC闪充手机Find7。2016年,在OPPO R9上,将适配器做成了不可折叠的形式,两年中,适配器迭代3次。在今年MWC上OPPO展示了最新的闪充技术SuperVOOC,15分钟即可将2500mAh的手机电池充满。

  目前国产手机除了炒作黑科技外,下一代手机和5G也是炒作的一个亮点。因为5G网络,意味着有一个换机潮的到来,是否能抓住机会弯道超车很重要。对此,白剑对搜狐科技表示,OPPO在5G方面的投入,用OPPO管理层的话说是不惜一切代价。OPPO目前的业绩也足以支撑对5G的研发,现在在北京有标准制定团队,主要负责标准设计、标准制定,OPPO也参与了一部分5G的标准工作组会议、标准设计、标准制定工作。

  在IDC公布第一季度全球手机报告中,华为、OPPO、vivo逆市而上,分别占据第三、第四、第五的位置。其中,OPPO以153.2%的增长成为同比增长最快的厂商。对这一快速增长,OPPO解释为对高品质的保障和对用户需求的洞察。

  OPPO于2012年推出世界首个装有500万像素摄像头智能手机“Ulike2”,2014年更是推出世界上最薄的智能手机“R5”,厚度仅为4.88毫米。去年3月推出的“R9”前方搭载了1600万像素的摄像头,后方搭载了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此举打破了后方摄像头要好于前方摄像头的固定观念。该手机发布的第一天就疯狂售出18万部。

  品质把控方面,OPPO表示一台手机从材料选择到组装成整机再到完成测试大概需要6个月时间。在对手机抽检中,仅跌落测试一个环节就要测试4.2万次。

  电池测试方面,OPPO品质部部长张磊介绍目前很多手机厂商对电池安全项目检测越来越少,比如之前国家标准要求对电池进行穿刺实验,但由于很多厂商不达标就将这一标准去掉了。但OPPO为了保证电池零事故,依然会有该项测试,当枕头或铁钉穿过电池后不会引起爆炸和不起火。仅电池一项,OPPO都会进行60多项项目测试。

  早几年,包括诺基亚在内的老牌手机都将耐摔作为一个标志,才发生了发布会上诺基亚老大用手机砸CCTV记者的闹剧。近几年,耐摔被淡化了,但是手机防跌落也是重要的质量保证。 OPPO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出厂检测方面,OPPO会从1米高度的滚筒随机跌落了150次,7厘米的手机正反面及侧面跌落4.2万次,要求在这样的跌落测试下,手机的功能不能有失效、装饰件和壳体不能有掉落、开裂和落漆。

  张磊给记者透露,在手机跌落测试中,OPPO设定的跌落场景非常复杂,会对6个面,8个角12个棱边进行严格测试。以R9为例,OPPO对几千部R9进行了各种角度的跌落测试,R9售价在3000元左右,几千部测试成本之高可以想象。

  OPPO质量检测方面负责人表示,一部OPPO手机能否合格出厂,不是OPPO董事长或者CEO说了算,而是数据说了算。合格率不达标,只能推迟上市日期。

  2004年,在毗邻深圳东莞市长安镇,OPPO CEO陈明永在此花了3亿元人民币,建立了一座占地330亩的工业园。公开资料显示,OPPO已公开专利和专利申请共741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370件,占到总量的86%,同时,发明授权721件,实用新型845件,外观设计198件。发明专利申请中,大量申请又聚焦于VOOC闪充、摄像头领域。

  在IHS Technology 发布2015年《手机 ODM 产业白皮书 》中,OPPO和vivo的 “in house”比例达到了100%。也就是说,OPPO所有产品都是自身工厂完成研发和制造,没有借助第三方ODM公司。相比而言,小米的“in house”比例仅为25%,华为也只有55%左右。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16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