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更新博客,转载一篇文章吧)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逃离科研”的话题引起了许多朋友的热议。这个话题的起点最初是科学网上的一篇博文---一位学生导师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科研苗子,但后者却选择逃离大有前途的科研事业,选择做中学老师。一次普通的选择所折射出的中国教育体系中一直存在的隐痛再度被揭开,这表明“教育”作为一种话题的敏感性从未被削弱过。
看过这对师生在网上的对话后,我在想,如果做教师是这位科研苗子的兴趣所在,那他为什么不能“逃离科研”呢?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选择,小到买菜做饭大到事业人生,几乎时时刻刻都需要选择,但我们却很少珍视这个权力。
为什么?因为有太多的选择都是“被选择”,我们无法按照自由意志来进行选择,看看今天中国的教育体系吧,表面上条条道理通罗马,但在家长和师生的内心深处,选择却像几百年前的科举时代一样少。无论是老师,家长,朋友,或我们自己,看到都是同一条独木桥--考大学,没岔路,没有选择。
记得最近在武汉的一次座谈中,一位大一的学生问我:“我正在考虑是否读研,您有没有什么建议?”我问那位同学:“你为什么这么早就开始考虑考研呢?”“因为如果一开始就决定考研的话,我就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去学习那些考研所必需的科目,而其他科目混个及格就好了!”
我环视周围,看到的都是赞许的目光,他们仿佛在说:多好的孩子啊,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刚刚开始上大学,便已经想在了所有人前面,我真的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甚至焦虑。上大学,考研,读博,出国,好工作,这条被千百人证明可行的道路,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孩子成长的样板。
但是,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认真得思考过。找到好工作又怎样呢?人生价值的实现不在于找到别人眼中的好工作,而是找到自己深深认同的某种值得为之奋斗的兴趣和理想。我只想说:考研的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千万别忘了我们还有选择权,我们本来还可以有更多选择。
即便懂得选择权的重要性,选择本身在很多人看来仍然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这里不得不谈到那位“逃离科研”的同学,我为他感到庆幸,尽管之前他可能同样没有行使自己的选择权,但是最后一次,他做出了未必正确但却基于自愿的决定。选择的关键是我们要认清选择的本质--它不是一道数学题,我们不可能通过准确的数字和正确的演算推导出唯一确定的答案。在一些重大选择面前,感性往往大于理性的。
曾经,我也面临很多选择--职业生涯中的选择,我便经历过四次。第一次是在1991年的12月,从连空气都结霜的北欧回归阳光明亮又温暖的亚洲,丹麦的导师,同事为我送行;第二次是从新加坡到加州硅谷,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系统科学研究院到HP的实验室;第三次在1999年春天,我告别了HP实验室伙伴们的挽留,和几位理想之火从未熄灭的中国科学家一道回到北京,为将自己的计算机研究经验带回国内和国内一流的年轻人一起创业而感到兴奋;第四次是从MS到金山,从工程院长转做民营企业CEO。
每一次逃离安逸,前方都挑战重重,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人人的“心愿”和能力之间都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如果不是这样,心愿就不会显得那样难于企及。对一些人来说,心愿会埋葬很久,最终也不一定能实现,这是因为他们既容易满足,又畏惧改变。长时间停留在自己没有兴趣或没有挑战的环境里,慢慢的,他们在天赋与品性方面的优势就不再那么能同旁人拉开差距,也就把机会,可能性拱手让给了那些执迷于挑战自我极限的人。而对我来说,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处境,心愿也不同,这才是奋斗的过程。此外,对做决定的人来说,功利性因素只是做决定的众多参数之一,而且权重不应该太高。想做梦,做自己,这没什么不好。即便以后达不到世俗价值观所定义的成功,至少你的人生会很开心--这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来源网络 / 作者是XX软件CEO)
用户950809 2012-11-27 11:33
用户1613974 2012-11-27 08:18
用户877029 2010-12-14 13:55
用户900898 2010-12-1 10:04
用户886268 2010-9-20 10:23
用户862060 2010-9-20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