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和环境。这些东西是企业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和被广为接受的行为模式。置身于其中的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受到其影响,久而久之,也会习惯性地以此为模式处理各种问题。这种情况在一些大型企业中更为明显。因为在这种环境中,公司相对其雇员而言,处于一种更为强势的地位。个人很难挑战已有的规则和环境,所以只能随大流行事。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很容易会折射出其所在公司的文化特点。
几年前,我到了一家新公司工作。公司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初次见面,自然要相互介绍一番。有两位老兄的谈吐让我感到挺熟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语速都比较快,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各种语气词汇的修饰非常娴熟。但是当你细听他们所说的内容,却非常空洞,所传递的信息和所用时间远不成比例。后来一了解各自的背景,果然,都是在Nortel呆过年头不少的人。
有人在分析讲英语的人群(主要是指在美加地区)的特点时,归纳出主要有两类人:一种人说起话来绵延不断,中间几乎没有空隙,每句话和段落都会用大量的形容词副词来修饰,讲起来抑扬顿挫,韵律感很强,很有感染力。当律师的人说话往往都有这个特点。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听这些人讲话,你的精神一般不用太集中。说句刻薄些的话,中间打个瞌睡,醒过来接着听,不会落下多少内容。
另一种人正好相反,语速很慢,说话惜字如金,很少有修饰,每个字每句话都是其表达意思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座由原木和石头垒起来的房子,看起来粗粗拉拉,但是少了那一块都不行。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是这类人的一个代表。听这种人讲话,绝对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少一个字都可能对其内容的了解产生影响。
我觉得这两种习惯的产生,一方面可能和其各自的职业有关。当律师的在法庭上讲话,如果慢慢腾腾的不连贯,很容易会给人一种弱势的感觉,当然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些政客们在公开场合讲话,所要的其实往往是一种气势,他们知道听众在此时对其讲话中有多少干货其实并不太在意。而另一方面,当然也会与每个人的族裔背景和经历有很大关系。
英语里面有个词,管那些成篇大套可又毫无用处的话叫“blah”。如果你错过了某个人的讲话而向别人打听内容得知,他说的是些“blah,blah”,那你不但大可放心,还要值得庆幸,因为你既没有落下什么重要的东西,也没浪费宝贵的时间。那些律师政客们的讲话里充满了“blah,blah”,是因为他们一方面要用这些废话占住听众的耳朵,又要为自己留出时间。可是,如果置身于企业里的人,整天也是“blah,blah”,并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不单是个笑话,更是个危险了。
在Nortel的那几年,给我留下的一个印象就是,那些大小的头头脑脑讲起话来都很“华丽”,颇有大小“克林顿”的感觉。但是,如果你要急于了解某方面的情况,却往往半天不得要领。会觉得被人领着总是在房子外面转,但就是不进去。推而广之,在各种会议,行文,以及相关的活动中,这种所谓“穿靴戴帽”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有道是“上行下效”,在这种环境的熏染下,下面的不少员工也养成了这种习惯,热衷于夸夸其谈。这种情况在开会时尤其明显。有的事其实就是三两句话的事儿,但就是有人可以高谈阔论地说上半天,却不知其所然。就像相声里说的:一个包子啃了半个月,还不知道是什么馅儿的。碰上这种情况,真能把你急的头发根儿都要立起来。
这种作风表现在做事上,就是“去简就繁”,热衷于教条,把本来很简单的事变得复杂化。还拿我前面提到的在新公司的碰到的前Nortel的老兄为例。一次我们要为一个项目选择某个模块。当时有几个厂家可供选择,其各自的特点和我们的要求也都已经清楚了。我们只要选择其一就可以。这件事交给了这位老兄负责。本以为他很快就可以搞定。可谁知这老兄用的办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他首先用Excel建了一个表格,填上了所有我们的要求,然后又召开一次专门会议,要讨论每个要求在整个项目中的地位,从而确定每个要求的加权指数。然后再一次召开会议评价每个厂家的产品的每项指标所应该被赋予的加权值,从而最后看谁的评分最高,以便作出决定。看着他热衷于搞这个形式,我就知道,这八成是他当年在Nortel时经过什么培训学来的。这种方法并不错,对于某些大型系统,复杂的问题,各种因素盘根错节,直观上很难做出判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问题条理化,以便作出决定。但问题是我们现在不是这种情况,所有条件都已经摆在那里。只要根据我们考虑的优先顺序,做简单的排除,就可以了,根本没必要如此复杂。用那些花在讨论加权系数作技术准备上的时间,就已经足够解决问题了。可如果按他的办法,这还仅仅是开始呢。事实上,他张罗的这个过程,进行到一半,大家就烦了,说你这么弄,把本来挺清楚的事给搞糊涂了,还是算了吧.
后来我们还是直截了当地讨论这件事,仅开了一次会就决定了。事后,看得出来那位老兄挺郁闷,可能是觉得他的想法没得到重视。可是他也该想想,如果大家现在还不接受教训,还像以前在Nortel时那样扯淡,搞那些虚头八脑的花架子,那再有多少家公司也不够毁得呀!
其实,同样是在一个城市,同一个工业门类的公司,当我进入C公司后,就发现在这个问题上两者大不相同。在C公司内部的各类活动中,很少见到有人那样夸夸其谈,或者由另一个角度说,是根本不给你提供这种机会。一切活动的要求都很直接,就是“行动”和“结果”。见不到结果,你在那儿说什么都白搭。那里的员工,有相当数量的人是从Nortel来的,有的和我在Nortel时就是同事。但是到了这里,却都能很快地熟悉这里的环境,按这里的方式和节奏工作。这就只能归结于企业文化的不同了。因为在这个环境中,没有那些东西的生存土壤。
Nortel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不论是上下的层次,还是横向部门之间的跨度都很大,这就给在其中的各个“缝隙”中留下大量的冗余创造了条件。这种冗余,既有包括人力在内的各种资源的浪费,也有在时间的分配和使用上的低效率。早在七八十年代,Nortel在此地开始逐步扩张而形成了一个高科技园区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给员工提供健康放松的工作环境的理念。虽然这对如今的北美高科技企业而言不是个新鲜事,更有如Google那样能将此做到极致,让员工在公司里如同在家一样,甚至比在家里还舒服。但在几十年前,这绝对是个创举。这种理念固然不错,问题是实行这一理念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而不是相反。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时间和成本的压力转嫁的员工头上固然是不道德的事。而另一方面,在企业的活动中,如果员工始终是将个人感受置于企业利益之上,那也很难说是可以接受的事。
长久以来,Nortel内部松松垮垮的工作作风,早就被人诟病。不少人每日的工作时间都充斥了不少与工作无关的事,并对此心安理得。大量的时间消耗在喝咖啡和去健身房自不必说,我更看到过有华人同事在大厅里放着录音机,旁若无人地练“功”,而视他人如无物。大概他把这儿当公园了。
曾经有记者采访过Nortel的员工。一些有MBA背景的非工程类员工抱怨说,他们在公司内被视为另类。公司里的人好像分为两类:工程师,和非工程师,而后者则似乎被视为二等公民。在后者的眼中,工程师类别的人穿着似乎都一样,而在举止上有些人则是令人“非常厌恶”。的确,相对较高的收入,悠闲的工作环境,造就了一批自视“高科技贵族”的人士。在他们看来,他们能写几行代码的能力决定了比他人高一头的地位,任何其他行业都是不值一提。这一特点在好面子的华人中尤其明显。在众人聚会的场合,如果都是熟人,互相都知道底细时,情况还好。如果是生人居多,那就总会有那么几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滔滔不绝地说些他(她)工作中的事,而不顾他人是否对此感兴趣,并以能将旁人抡的目瞪口呆视为最高境界。如果再知道听众中有不是干这一行的,那更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怜悯”的表示,其中的潜台词自不必多言。
其实,这里面的许多人都忘了一点:他(她)们之所以能在那儿衣食无忧地指点江山,并非是因为他(她)们在这个领域里有多高的成就,而仅仅是因为榜上了像Nortel这样的一棵大树。而且也从来没有想象过,这样一棵大树,也会有倒下的一天。
一棵百年的大树,其枝繁叶茂的外表往往会迷惑许多人。殊不知,这浮华的下面,会滋生着各种疾病虫害,这些东西会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这棵大树的枝干,让其成为了外强中干的空壳。一旦一场风暴来临使这棵大树轰然倒下,也就不是件让人多惊讶的事了。
用户1277994 2013-11-19 16:00
用户1152031 2013-11-19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