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华为5G大会完胜乌镇大会:中国原始创新的力量

2014-11-24 15:33 1573 10 11 分类: 消费电子

2014年11月19日给了我两种不同的强烈观感:一是朋友圈刷的乌镇中国互联网大会,大佬云集场面,多年罕见。***主席高屋建瓴的贺词更令大会高了N+1个档次;二是华为在上海举行的全球MBB会(全球移动宽带互联网大会)。一个代表中国原始创新高度的通信类企业,正在全球5G高地发出独立的声音。

中国互联网大会充满了一种封闭气氛。规格太高,管控严格。据说今日***总理将与几名互联网大佬、专家过招沟通。一般媒体自然无缘观瞻,更不用说我这样的自媒体了。

但我要说,我其实更喜欢华为。现场的感受与采访结果,印证了我的期待。一种关于创新的思考必须写出来。

为人忽视的华为创新细节:12年前布局4G

关于华为,有什么观感呢?我想说,乌镇的大会,只不过是ICT业表皮,它能更多面对世界,自由而敏感。但是,华为们在ICT领域的底层创新更有助于一个国家长远的存在。

MBB开幕日主要渲染了未来5到10年全球移动宽带愿景。而华为则主要公布了未来5年全球5G战略。

中国3G虽已普及,但四六级市场覆盖效果仍有不足;4G则刚刚开启,远没有规模效应。这时,华为公布5G战略,你是否觉得有点夸张?

我第一印象也很类似。但很快就体会到它的用意。这是一个前瞻性动作,如果这个惊人的一跳完不成,华为们未来5到10年可能会遭遇重大挑战。在全球通信业甚至新一轮移动互联网业,中国也可能仍只是一个底层的看客。

你知道,2G至3G时代,中国在通讯业底层技术标准上,主要是看客。2G不说,言必称自己打造的3G国标TD,抛开技术延续性,商业上已成鸡肋。你知道,WCDMA标准应用最广泛。底层专利,爱立信、诺西、阿朗等公司占据大部分,华为也靠前。高通此一标准芯片专利高度垄断。一度有人说,TD也绕不开WCDMA。

这是3G现状。它左右着中国通信业下游竞争力。3年前,苹果、三星、HTCL一番大战,让人看到了专利博弈的残酷;近期杨元庆坦言,中国手机企业在国内还能获得15%-20%毛利,一旦出海缴纳专利费,利润就难保。

这与华为有什么关联?我这里先讲个故事。2004年,我真正入行做产业报道,最初做通信行业,当年中国3G还没有发牌,媒体上充满了不断催问发牌的信息,不厌其烦,一直拖到2008年才有了结果。作为专业度不够的新闻人,我曾以为有了3G,中国就牛逼天下了,什么事都怪主管部门。

昨天,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CMO杨超斌却讲了另一个故事:华为早在2002年,就开始了4G研究;2004年年底开始4G LTE标准化工作。当时华为联合爱立信、高通在3GPP里面列了4G项目,之后开始华为开始出产品,第一款商用产品2008年年底就出来了。看清楚了,那时候,中国大陆3G才真正开放。

“当时我是华为公司LTE第一任产品总裁,2008年出了第一款4G产品后,2009年的时候,在挪威奥斯陆部署了全球第一个LTE商用网络。”杨超斌说,当时是跟北欧运营商TeliaSonera一起共建,TeliaSonera是全球首家商用LTE网络运营商,当时它选了两家供应商,华为之外的另一家是爱立信,后者的合作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杨补充说,也正是那一年,华为在挪威奥斯陆举办了全球MBB论坛,在全球4G领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之后又在许多国家举办过。而这一次上海MBB大会,也是华为首度将它从海外拉来。作为一名长期的TMT领域的报道者,我忽然有一丝迟来的悲哀:那就是,当中国企业已经明明在全球4G领域发出声音,并且率先商用的时候,2004年至2008年的中国的大陆,却停留在上不上3G、何时发牌、疯炒TD的阶段。而这一过程,一直充斥着中国企业创新不力的声音。2006年的汉芯造假丑闻,更是将这一话题引爆,引来全球对中国科技创新的质疑。

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一段产业喧嚣与悲情,即便了解华为这一段,我恐怕也很难体会到这其中隐含的现实讽刺。

此后5年,华为LTE创新累积越来越厚。在爱立信、思考整体有些疲惫的周期,华为一跃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通信业巨头,它在FDD-LTE、TDD-LTE领域,都有非常丰富的商用实践,海外获得了高度评价。

华为5G战略:或是中国ICT业惊人一跳

那么,你可能有疑问,中国4G市场还没大规模启动,华为将MBB拉到中国举办,此时公布5G有什么意义?它是否真有能力布局5G领域?

杨超斌讲述了华为的5G超前布局。就在2009年华为首个4G商用网络落地奥斯陆后,公司当时想,LTE产品已出来,下一代是什么?

“因此从2009年开始,我们就在华为公司的研究部成立一个团队,专门研究未来的5G技术,就是说,整个5G研究是从部署第一个LTE商用网络开始的。”他说,随着时间推进,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开始出现,于是,2013年,华为CEO在英国伦敦全球MBB论坛上,正式发布了这一消息。

不同于2G到4G时代多种全球标准并行,5G时代,由于面临更大规模的全球融合,尤其是物联网概念的人人链接、人物链接、物物链接的要求,建立全球性的5G统一标准将成为一种趋势。否则,由于现实生活分散,过去能够链接人与人的多重技术标准,根本无法突破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壁垒。如此,就不太可能形成产业规模。

前不久,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在上海表示,中国许多物联网项目目前太“高大上”,不过是示范应用,没一个真正面向消费者的项目,主要问题在于:缺乏核心技术,产业链有诸多瓶颈;商业模式有待探索,投资收益确定性小;存在信息安全与隐私问题,进入门槛高;缺乏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国际话语权底气不足;行业融合难度较大,缺乏协调机制。

技术标准层面,他的观点与杨超斌基本雷同。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层面已不是纯粹的技术所能突破,而涉及全球各国产业政策、国情,甚至文化层面。举例来说,频谱资源的分配就一直是世界各国十分谨慎的领域。中国更是。如果5G时代,国家不放开频谱管控,想在过去的频率向后兼容覆盖所有网络,几乎不可能。

这也是华为5G未来遇到的关键挑战。当然,还有其他挑战。昨天我抛给杨超斌一个问题:5G强调全球标准统一,确实有利于建立覆盖人人、人物、物物的庞大网络,但是,这会直接弱化3G\4G标准体系下,专利大户企业的利益。比如爱立信、诺西、高通们。你动他们的蛋糕,肯定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华为已经是巨头企业,它们之间一定会发生激烈的竞争。

杨超斌如此回答了我:“对于既得利益者来讲,要打破现有的格局是很痛苦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个ICT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作为一家公司如果不去接受这个变化就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我相信,他这句话不止说给高通等公司,应该也包括华为自身。从4G到5G,华为也是革自己的命。

因为,全球通信业早已处于一场深刻的管道化危机时代。过往垄断多年的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在许多增值服务领域,已被架构其上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企业OTT掉,成了幕后失意的巨人。而华为过去多年,曾一直坚持B2B模式,主要依傍全球运营商拓展电信设备市场,至今这块业务占比也高达70%,因此,它也无法绕过这一危机。多年前,任正非就已经对此表达过危机感。

进军消费业务,强化品牌运营,为华为打通了端到端的服务体系。但是,截至目前,华为手机业务虽然有庞大的规模,但并不是利润中心;企业业务利润健康,但因处于开拓前期,整体规模欠缺。而且,移动互联网化时代,这三大业务,除了集成战略有明显的效果外,华为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化解管道危机。

通过“苹果化”趋势化解危机,对于华为来说,不现实。苹果模式本身已经面临新的挑战。苹果与IBM的战略合作,透露出过往多年所谓B2B、B2C模式步入极端、无法适应市场融合趋势的危机。

华为形式上已经打通端到端。但是在适应未来物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层面,它也没有建立起更深的生态。我理解的华为提前5年布局5G,正是针对这种趋势的提前应对,它也是华为从最擅长的部分出发,化解管道危机的核心。

在杨超斌的PPT里,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5G时代,华为将建立全球统一的标准,公司扮演的角色是:核心标准、技术创新。

结合宏观环境、区域国家政策、产业趋势、微观竞争等因素,你能体会到,这一目标的难度。华为如何保证达成目标?我真的有点觉得它像是孤独的堂吉诃德,向着风车发起冲击。

杨超斌坦陈未来充满挑战,但是华为也不是没有基础。他说,目前全球5G的研究,大致相当于华为2004年研发LTE的阶段,也就是还处于研究阶段,未来会经历标准化、产品、部署阶段。而华为设定的目标是,2018年,将部署5G试验网;2020年,正式部署商用网络。

从时间周期看,也就是说,它将像过去4年完成4G布局一样,在未来5年完成5G的商用布局。为达成目标,华为从三条路径落实保障措施。

首先是研发投入,涉及资金与团队。杨超斌透露,除了之前几年的投入积累外,未来5年,华为将投入6亿美元,集中用于5G研究和创新。而且,这6亿只是基础研究和创新,不含设备与终端产品开发。等到整个技术创新研究与标准化完成,会有额外的开发费用预算、产品化预算,整体投入会远远超过6亿美元。

“无线研究的圈子非常小,能够在无线研究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数量更少。”他说,这也是华为为何要在全球设那么多研发中心,招募国际顶级科学家服务5G研究的原因。截至目前,华为全球专门从事5G研发的专家超过300名;全球拥有9大5G研发中心,其中中国有3个(深圳、上海、成都),海外有6个,分别位于美、加、瑞典、英、法、德。

其次强化前沿布局,争取核心技术持续突破。截至目前,华为在虚拟化无线接入、稀疏码多址接入技术、全双工技术、Massive MIMO、5G宏基站、5G毫米波系统等重点领域都已有关键进展,许多方面都已经在华为的实验室完整验证。

第三、不封闭自我,坚持开放合作,建立5G产业联盟。截至目前,华为在北美与许多企业、高校建立了5G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欧洲,深度参与全球三大前沿机构METIS、5GIC、5GPPP。华为分别是三家机构的主要发起者、创始方、董事会成员;而在中国大陆,华为除了早起参与863 5G计划之外,还是IMT-2020(5G)标准的核心贡献企业。

本月4日,5GIC刚在英国伦敦发布了5G创新中心,其中发布的全球第一个5G测试床,欧洲许多电信运营商都参与其中,它们的依托就是华为的5G知识库。

杨超斌表示,5G标准的统一趋势,必须要求更过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行业的共同参与,一国孤立研发5G,是绝不可能达成目标的,这也是华为从一开始就将自身角色定义为5G全球性技术标准建立者、技术创新者的原因。

华为创新的价值:中国创新反思

这些是我昨日的基本记录。我最大的感受,其实并不是来自未来5G的愿景、应用场景吸引,而是华为这家公司身上透露的创新精神。

你能看到,华为早在2002年就研发4G,2004年商用。这一周期,中国3G还没上马。到了2008年中国开放3G后,2009年,华为已经开始了5G的研究。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拿中国大陆市场来对标,华为的技术创新、商业布局,提前了几乎5到10年。

你给我再找找中国是否还有其他类似前瞻性布局的企业?我看很少很少。要知道,提前多年布局,具有巨大的成本与产业风险,很可能你的研究创新刚出来,就会被新的技术趋势抛弃。这要求一个公司必须拥有国际化的格局,并且能深入到未来的应用层面。

华为的技术创新投入在中国应该处于最前列。它每年都会拿出10%至12%的收入,投向基础研发。其中超过1%的比例,又专注于那些最前沿、商用还很早的领域。在中国TMT领域,至少我没看到一只保持这种力量的。

看看华为的专利地位。一周前,汤森路透旗下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发布了2014年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华为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截至今年6月底,它在中美欧等区域已申请6.5万件次以上专利,全球跟踪参与100多个重要国际标准组织,每年3000多件提案被接受。国产手机品牌中,华为中国专利持有量高达5万件,占国产手机专利一半。我相信,中国没有哪家企业拿得出这么一组数据,包括联想。

华为这种迭代创新的历史,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英特尔处理器创新的案例。在英特尔华人高管虞有澄《

我看英特尓: 华裔副总裁的现身说法》一书中,虞曾描写过。他说当年公司面临两条技术路线,没有一条敢于确认自己成功,而英特尔依然充满远见的押宝,在两条路线上同时进行前沿创新,终于在其中一条上战胜获得成功,从存储芯片被日本人打败的创伤中崛起,成为了全球处理器巨头,至今依然拥有霸主地位,已经40多年。

这种精神,再往上追溯,日本的案例更典型。上世纪60年代,日本人在许多领域加速追赶美国、欧洲,【美国】约翰斯通《我们在燃烧:日本电子企业研发史》一书,描绘了战后至90年代日本电子产业激动人心的创新史。到了80年初期,全球前10大半导体企业,日本占据9个。当然现在日本电子巨头有些没落,但是它们累积的技术,至今依然渗透在许多产业。

我的体会是,一个不敢在前沿布局的企业,不敢挑战不确定性的企业,不会有真正的梦想。未来5年,即便华为的5G研发没有获得商业化大成。我也相信,这个过程一定会给它累积下成为卓越的基础,并对全球ICT业留下灿烂的一笔。

这种强烈的观感,也让我想到4个多月前华为在着名媒体上打的一幅广告。画面上,只有一幅照片与两行文字。李小文院士光脚穿布鞋坐在讲台后看书,两行文字是:“华为坚持什么精神?就是真心向李小文学习。”

那两行文字,就是任正非要求写下的。他要传递这样的用意:李小文搞科研,从来不惧怕外国权威,敢于与同行争论。李小文身上的那点纯粹,正是大多数俗人所不具备的。对科学家来说,纯粹是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日之所思、梦之所萦,都是自己上下求索的问题。这正是华为要认认真真向李小文学习的原因。

任正非确实在标榜一种清贫与坚守的理想。大概,他也是借此自喻一种华为的英雄主义。从李小文到华为上述创新战略,尤其是5G的布局动向看,华为已经超越了许多公司的运营逻辑。虽然反应了它应对管道化危机的用意,但也是一种理想的宣泄。

难怪海外那么多牛人说,中国大陆最值得推崇、也最让人可怕的企业家是任正非。4年前,我跟联发科一名高管在上海吃饭。他对我说,他们创始人蔡明介,最佩服的大陆企业家就是任正非,任的文章、言论都会仔细阅读,并且要求高管深入学习、讨论。

上述幕幕,也让我想到任正非今年上半年在那次媒体开放日上表达的东西。除了管道危机与创新外,他主要谈到了华为不IPO、接班人、人与组织管理的话题。他认为,IPO虽能造富大批员工,但可能会让人越来越怠惰,失去奋斗者本质色彩,并集中宣扬了价值观与商业理念,反驳了西方商业理念,尤其是所谓“为投资人利益服务”。

斯坦福大学教授沙伊·伯恩斯坦追踪了近2000家上市科技公司后,给出这样一个数字:公司上市之后创新能力会下降40%。我觉得任正非不是否认IPO的价值,他明白这问题致命处。不去IPO,华为员工就容易被腾讯们或者将要IPO的企业挖角,挡不住。但是,在一场管道化危机周期,华为若是IPO,很可能也会沦为为数字而战,失去创新的动力。

因此,我一直认为,任正非的难处,根本就不在于华为IPO,而是在一个造富效应泛滥的环境,如何通过多重激励对冲、转移员工的财富冲动,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打破天花板,继续推动华为创新。

放在国家层面,创新一定是个文化与精神的问题,不是技术、资金与人力智慧问题。这个国家诞生过如此多的灿烂文明,智慧与创造力已经得以无数次验证过。

从这点来说,真是尴尬的倒不是企业。中国出色的企业很多,但往往总是先在国外或者墙外形成言论认同,然后才被贩卖回来,齐声喊好,给它加冕。为什么,我们总是看不到身边一些真正的创新主体呢?

也许与企业风格有关。华为们是B2B企业,过去用不着对大众说话,只要能跟运营商们建立好关系就行。任正非多年不与媒体见面。这两年明显有所反思。因为管道化危机来临,华为消费类业务崛起,企业级业务也处于规模化的前夜。

一定也有大众传媒的选择性报道误区,它们更关注能带来广告效益、能抓眼球、创造流量的题材。对于一个产业、企业微观的、静悄悄的变革,几乎都是摆出一副冷漠的姿态,打着专业主义的旗号,做着许多不专业的传媒服务。那些所谓的专业媒体,根本就称不上专业,不是人才不行,而是同样受制于过度的商业化,真正坚守所谓专业的寥寥无几。商业化虽无可厚非,但一个产业、一个企业微观世界的丰富性就消失了,有些是永远无法弥补的。这里面,当然与中国政策、体制管控下的媒体生存变异、扭曲。

当然,在创新层面,最重要的还是一国体制问题。中国习惯沉浸在一种民族主义情绪,常以“国家标准”、“民族自主”的词汇流露。自主不是坏事,它确实是一个大国的目标。只是实现自主的方式,不是闭门造车。创新就是氛围,自由的氛围,而不是被包装成民族符号的氛围。科技业原始的创新,从来就是面向全球的。试想一下,如果美国人发明的万维网,当初只是限定在美国使用,它绝不可能有今天的荣景。

对比昨日乌镇高大上的互联网大会,大佬云集,面孔多多,但却并没有自由表达多少。今天恐怕还要围着高官发布迎合言论。这种表明的驱动力,是无法真正渗透在创新的骨头里的。

尽管如此,我依然强烈的感受到,中国已处于创新前夜。很多人只看到负面因素,而没有看到一种价值的回归。过去几十年,过度追求效率优先的改革,在社会层面、公众价值观层面,导致许多人追求一夜暴富,护士许多原本需要长期积累的部分,它涉及精神、涉及原始创始。互联网是一个集大成的、自由的象征,但它更像是临门一脚,而不是底层的力量。因此,我说,虽然没机会去乌镇,我的感觉反而更开心 

PARTNER CONTENT

文章评论1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1004207 2014-11-25 13:1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无远虑必被淘汰!

相关推荐阅读
zyb_954840375 2016-01-21 19:44
科普 | 虚拟环绕声技术的升华,探索人类的听觉感知
早在10年前,许多环绕声技术和AV品牌就开始研究虚拟环绕声的技术,而当中来自日本的多家AV放大器品牌,就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虚拟环绕声技术,例如Yamaha的11.2声道3D音效,还有美国的Audys...
zyb_954840375 2016-01-18 13:27
我国音响消费简史
我国音响消费简史新中国国内音响娱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始阶段 建国初期音响限于高干阶层消费,在港台是民国遗老遗少,器材是机械发条78转唱盘、进口开盘录音机、电子管收音机。以熊猫那款卧式落...
zyb_954840375 2016-01-08 13:46
广州艾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加盟的新公司介绍: WWW.MEDA.CC 广州艾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音乐设备研发公司, 包括网络音乐服务终端、音乐娱乐设备,网络音乐HIFI产品。 艾美致力创造...
zyb_954840375 2015-12-25 10:02
为大家推荐两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创业无畏> <富足>
<创业无畏>  <富足> 双双进入美国权威网络媒体Business Insider 2015年商业畅销新书榜单。《创业无畏》是企业家帮我们抵达未来世界的行动路线图。美国...
zyb_954840375 2015-11-27 15:05
何时选择纯后级功率放大器
行内人一直十分明确,万元以下的合并式功放后级部分不值得考虑,特别是新出的合并式功放,后级严重缩水,虚报功率,乃扩大到所有的合并式功放。   其实,多年以前没有这种偷工减料,虚报功率之事。现...
zyb_954840375 2015-11-09 15:44
耳机发烧七宗罪
耳机发烧七宗罪 一、 盲目攀比 不考虑自己 的经济能力,一味追求高档。好多朋友也买了HD600,够档次吧,不过是插在电脑和随身听上,能发挥HD600的几成实力?其实光有高档耳机就够了吗?高档耳...
EE直播间
更多
我要评论
1
10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