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有两个比较另类的存在,就是OPPO和VIVO,长期被描述为厂妹机的两者已经越过了Low的年代,而市场份额走高的同时,遭遇整个手机行业下滑的趋势,感觉增长乏力,早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风光。
大部分企业在主业增长乏力的时候会开始多元化,在中国有个国情就是圈地搞房地产,OV还好,就是没有去搞这个玩意,但是确实不知道怎么干了。
1.再往上就是苹果,三星和华为,资本和研发实力太强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进行饱和攻击,都没有胜算;
2.手机主业既然已经没有太多市场增长,存量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表面式的创新似乎都无法确保目前的行业地位,Oppo开始宣布开始搞芯片,同样同源的VIVO肯定也不会放弃这个战略,究竟是做soc主芯片,还是什么物联网的芯片,hifi芯片都无法明确,就是对于他的战略留了很多的开口,也就是不一定要挑战高通,MTK的位置,但是也没有确定一定不能不搞,实际上就是战略上有点摇摆不定,毕竟搞芯片投入时间很长,产出和收割要等很久,是个烧钱的事情。百度之前陆奇推行ALL IN AI,结果发现烧钱太厉害,李老板又召集人马回归传统搜索广告赛道。华为的海思芯片到目前已经十年左右了,如此雄厚研发底子和实力,才有今天结果,OV的摇摆肯定是难免的,而且每年都要向高通,MTK买芯片。
3.既然手机已经到顶,那就降成本,另外就是多元化吧,离开消费电子-手机最近的赛道是什么,看看死对头华为,小米和苹果就找到了,电视/笔记本/智能穿戴,那就卯足了力量上吧。确实也没有其他合适的行业,去搞汽车电子,新能源,也没有这个基因,所以就回归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你起家的基因是什么,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构筑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门槛,显然没有搞好,钱是挣了不少,就是没有打造成顶级企业的视野和远景,缺乏顶级操盘手,没有像雷军和任正非这样的领头人。
无奈,也许都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不是所有企业可以长久的站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很难想象二者可以像当年在线下市场呼风唤雨垄断中端机的时代,容易赚的钱也容易被其他人赚。
或许手机的赛道已经没有太多力量,如何找到新的赛道去成为领头羊才是关键,跟着华为和小米做其他相关,根本是权宜之计,无法成为拯救企业的长久战略。
另外前不久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了一个文章,怎么比较哥尔,蓝思,立讯,信维,硕贝德,领益这几个企业谁厉害。
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还是觉得这几个企业各有特长:哥尔擅长声学(当然还有瑞声科技),蓝思擅长玻璃盖板,立讯跟着富士康做连接器起家,信维和硕贝德是手机天线起家,领益是做结构零件。这几家企业现在都是或曾经是苹果供应链的受益者,老板都登上了福布斯的富豪榜,但是仔细从官网去看,大家都围绕了苹果和安卓的手机代工,垂直整合了相关的业务,从结构件,组装,充电,天线,连接器,耳机,充电器,相关业务互相交叉重合。为什么会这样?
1.大家都想为苹果和华为等多做点零组件,毕竟这个还可以赚不少钱,虽然辛苦;
2.各个擅长的板块门槛太低了,无法阻碍新的进入者来抢食;既然你做我的业务,我就做你的业务;
最终的结果是发现你什么都会做,什么都不精通,富士康的代工思维和垂直整合确实带给时代进步,但是在而今的中国制造,并不是大家都要去学这个思维,那中国就只剩下代工了,还要做什么创新?
中国制造擅长控制成本,整合产业链,把LED,智能硬件,电子烟,手机做到全球产能领先,的却是了不起的成绩,但是我们一直停留在拼成本,搞代工的低端思维,享受人口红利,未来怎么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大湾区乃至整个沿海地区还就是低端产业同质化竞争太激烈,创新和高端产业发展有限,给未来的中国经济高质量成长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和障碍。
思路决定出路。
开发工匠 2020-11-26 11:20
老树根家的胖豆豆 2020-11-16 16:14
yzw92 2020-11-14 10:45
天涯书生 2020-11-13 13:39
忆轻狂 2020-11-13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