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只是记忆和存储,机器人二十年内全面超越人类?
“此次路演的这几款机器人都属于服务机器人的范畴,是机器人领域发展最快的部分,未来不长的时间内服务机器人的产量一定会超越工业机器人。”参加主题沙龙的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服务机器人实验室主任李成荣研究员表示,研究机器人的目的,就是让机器人去模仿或者超越人的智能,事实上在某些诸如记忆、存储等方面,机器人已经远远超越人类。也许未来某一天,当你在原始森林里探险累了,机器人会自动变成一座公寓让你休息。房子会变得越来越贴心,你打喷嚏的时候,房门会自动关上,并开启升温系统。你在酒店里感到有些孤单,酒店里的桌子、沙发会自动移动,摆放成你刚离开家时卧室的模样,让你倍感温馨。你的汽车会随着你开心或者不开心加快速度,会在你仰望天空时自动开启天窗……
名字原来是苦力解放人类体力是发明机器人的初衷,1921年,捷克剧作家卡尔·恰佩克在名为《罗素姆万能机器人》的戏剧作品中创造了“robot”(机器人)一词,这个词源于捷克语,意思是“苦力”,在该剧中的结尾,不甘心只做苦力的机器人接管了地球,并毁灭了它的创造者——人类。现实中机器人仍在充当着苦力的角色,工业机器人已改变了制造业的面貌,并正在改变世界各地其他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特斯拉汽车制作工厂,一个机器人能够完成四项任务:焊接、铆接、粘接以及安装零部件,每辆车在装配线的各个工位停留的时间只有五分钟,如果工厂要生产其他款式的汽车,只需将机器人重新编程,就可以在同一条装配线上生产。机器人还改变了配送行业,机器人能以世界短跑冠军的速度将货物存放、取出或包装起来以备运输,大大高于人的效率,无人驾驶汽车也是一款机器人,它能够把司机从单调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目前,白领工作也日益面临机器人的挑战,飞行员在驾驶飞机的大部分时间里依靠自动驾驶仪、广告销售员因为自动网络广告竞价系统的出现而被迫转行;医生要依靠在面部表情识别软件来了解患儿的疼痛水平;制作美食也不是人类的专属,泰国政府引进的一款机器人能够确定泰国食物的口味是否足够正宗,是否需要再加点辣酱。连音乐家和艺术家也能被机器人取代,机器人已经可以创作音乐了,还有人早已写出了诗歌创作程序。机器人正在深入我们人类的生活,以服务机器人为例,就有家庭服务机器人、娱乐休闲机器人、教育教学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助残康复机器人、仿人机器人等;而在特种机器人领域,医疗、安防、太空、水下、军用、仿生机器人也大有市场。作为单位价值最高的专业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已应用于全球30多个国家,并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未来市场规模可达亿元级别。机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的外科医生认为未来三至五年里医用机器人在手术中的使用率会迅速上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约占50%;预计在未来的四年内,医疗机器人会以每年19%的速度增长,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估计会增长到119亿美元。而基于军事需求,未来的军用机器人市场或可达到千亿级规模。二十年超过人类?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应当无条件忠诚于人类,但有科学家却已开始教授机器人如何拒绝执行人类的命令,一旦人类的指令使它们的安全受到威胁,它们就不服从指令。为此研究人员向机器人的软件中加入了推理机制,让它们能评估环境,研究指令是否会危及自身安全。可如果一旦机器人开始反抗它们的创造者——人类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是一个让人想想就不寒而栗的问题。公元2035年,智能型机器人已被人类广泛利用。作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机器人在各个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就在此时,一起“机器人犯罪”事件意外地发生了,“机器人之父”阿尔弗莱德·朗宁博士在办公室被机器人杀害,之后,机器人开始对人类进行杀戮……这是好莱坞电影《我,机器人》的故事情节。电影《机器人瓦力》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庞大的机器人世界——800年后,人类由于地球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而不得不进行星际旅行,太空船里的人类衣食住行全由机器人服务,以致体形过于肥胖,甚至不能行走。《终结者》系列电影中,经过核毁灭的地球已由电脑“天网”统治,人类几乎被消灭殆尽。而由阿诺德·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智能机器人,也成为一代银幕经典。一句“I will be back!”也成了阿诺大叔的经典台词。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对机器人的幻想和追求由来已久。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自动玩偶和工具就是现代机器人的雏形。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到现代美军的大狗机器人,从最初的幻想,到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现代机器人,再到以军用、仿生、服务类机器人为代表的人类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智能机器人,人类越来越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有一天,机器人会最终超越人类,统治世界?电影《我,机器人》中把这一时间设定在了2035年,也就是20年后。在机器人理论研究领域,“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在60多年前就预测称,到2000年,人类应该可以用10GB的计算机设备,制造出可以在5分钟的问答中骗过30%成年人的人工智能,也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电影《机械姬》就讲述了天才科学家老板邀请员工到别墅对自己设计的智能机器人进行“图灵测试”的故事。现实生活中:2014年6月7日在阿兰·图灵逝世6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2014图灵测试”大会上,聊天程序“尤金·古斯特曼”首次“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时间只比图灵的预测稍微晚了那么一点。电影又一次走到了前头,好莱坞电影《鹰眼》中有这样的桥段:鹰眼是美国军方研究出来的超级电脑,它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世界各个角落无处不在的各种信号,进而分析美国可能遇到的各种威胁,在威胁出现在萌芽阶段的时候消除它,但信息计算的结果却使鹰眼变成了具有人工智能的高级杀手。热门电影《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中,人们试图启动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维和程序,却由于意外导致了大反派“奥创”的出现。这个新的反派是电影中某人制造的一个人工智能,这个反派将人类视为一切冲突之源,他的计划便是灭绝地球上所有的人类……起死回生会成真?于是越来越多人有这样的担心,随着云端服务器的发展,信息共享将变得更加高效及时,而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接入云端后,群体思维和群体协作产生的效果将愈加明显,而差异性和群体性将共同指向“进化”,这意味着机器人将会具备学习、适应,甚至是进化能力。人工智能专家詹姆斯·巴拉曾讲过“当所有的机器人都具备了足够的学习能力后,就会变得不再依靠人类,如果加上全世界所有的机器人都可以进行交流和联系,他们很有可能变成新的支配者。”就在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致力于研究如何延长人类寿命几十年时间的同时,还有人却另辟蹊径,希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人类“起死回生”,并预计这个计划将于2040年实现。未来30年将有可能借助机器人死而复活,个人化信息资料将与人类冷冻大脑和人造身体完美结合在一起。位于美国洛杉矶的这家公司负责人介绍,此项计划是将人类大脑冷冻,之后通过“个性化芯片”,将个人的数据编码在人造身体的芯片和传感器。目前可以明确的是该计划将使用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存储重要数据,涉及会话风格、行为模式、思维过程以及人体功能信息。之后这些数据将编码成“多样化传感器技术”,它将固定在一个结合死人大脑的人造身体中。未来伴随着这项技术不断成熟,它将使用克隆纳米技术使死人“起死回生”。该公司负责人称,当某个人死亡之后,可以使用人体冷冻技术将大脑冷冻起来。当该技术完全成熟时,就将冷冻大脑植入一个人造身体中,人造身体功能将通过脑波由人类思想进行控制。也许未来的人类,真的能够借助机器人实现“长生不老”。
关闭
站长推荐
/2
jason_638548022 2016-4-12 14:45
自做自受 2016-2-17 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