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郭台铭卖专利给谷歌的启示录

2014-5-4 18:39 939 15 15 分类: 消费电子
  公众印象中,员工常跳楼的鸿海集团旗下富士康,就是个代工企业,大老粗。可是前天消息,它卖给谷歌一个专利包,涉及通讯业领域。   这不稀罕。郭台铭有这能力。富士康是迄今为止台湾地区核心专利最多的企业。让我们看看以下数据:   2010年,富士康全年在美申请1438件核心专利,两岸企业唯一一家进入全球前50强,名列第13。其他企业主要来自美国、日本、欧洲、韩国等国家,其中IBM连续多年蝉联第一。   2011年,富士康进入全球专利前10名,名列第9;2013年,富士康名字再度靠前。本年,美国IBM获得 6809项专利,连续第21年成为全球专利数量最多的巨头。紧随其后的则是韩国三星、日本佳能,分列二、三位;截至2014年第一季,富士康在全球累积申请了12.84万多件专利,被核准的数量超过6.43万件。   中国大陆企业,恐怕前10名的科技类公司,总和都不如一家富士康吧。更不用说与IBM、三星、佳能等美国、韩国、日本巨头比较了。   富士康的专利,最早集中在PC连接器领域,这是它的老本行。后来,开始全面涉入系统级、整机,并跨出PC,走向通讯、半导体、面板、材料化工、汽车等众多领域。十年前大多数专利都是在连接器部分,占94%,但到了去年,连接器只剩下24%,其它像是网络通讯、精密光学、无线通讯、LED、平面显示、奈米技术、PC系统等,布局已经有很大转变。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郭台铭这次卖给谷歌的,主要是通信业专利。涉及手机、网通、机器人等领域。我认为,这一动作里,包含以下几种可能:   郭台铭忌惮苹果转单,发出警告   富士康之所以卖给谷歌通信业专利,可能是忌惮大客户苹果的转单。过去几年,苹果虽然一直是富士康最核心的客户,但是它也在不断分流订单,iPhone等产品的部分订单已交给和硕等公司代工。   这种情况下,郭台铭确实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苹果外的谷歌安卓阵营的代工布局。要知道,富士康有过血的经历。当年摩托罗拉是它的最大客户,摩托沦落后,2008年的富士康业绩惨淡,股价大跌,导致郭台铭不得不重回前台主持局面。当苹果成为大客户后,富士康再度辉煌。   但是现在,苹果已经深陷谷歌安卓阵营的群狼之中,手机品牌市场集中甚至不如功能机时代。而微软在Win8支撑下,正在强化布局。   等于说,郭台铭卖通信专利给谷歌,可能想借此安卓阵营的布局。事实上,过去两年,他与大陆企业互动很多。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富士康强化生态布局:意在7C   富士康通过MiiCs& Partners公司卖给谷歌的这个专利包,主要是与通信相关的技术专利。它也表示,渴望与谷歌在网络通信、机器人等领域合作。   我觉得这个也可能是富士康强化工业市场布局的信号。之前大陆员工跳楼案后,郭台铭说过,未来几年,要上马100万机器人。其实,所谓机器人,主要是制造业的自动化设备,属于智慧制造,若成气候,既能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也能消除因为代工规模庞大带来的诸多社会伦理问题。   相比主要业务集中在工业、通讯设备、嵌入市场的代工对手伟创力,富士康的代工服务,仍主要集中在消费类电子方面。这个市场很容易出规模,你能看得出,本来早期被伟创力压着打的富士康,几年来,规模超出对手不知凡几。   但是,消费电子领域的特征是,波动很大,市场风险高,并且极易受上游品牌巨头左右。看看富士康以及苹果概念企业,尤其是制造类企业,经常出现跳楼等悲剧,出现环保危机,血汗工厂质疑多多,这背后其实就是一个品牌企业与代工企业之间的博弈,体现在成本上,就是压榨员工,不惜损害员工健康与社会环境的生产布局。   郭台铭其实一直在谋划富士康的转型。多年前就提出过所谓“科技的鸿海、智慧的鸿海”。呵呵,这句话后来被张近东拿来放在苏宁云商身上了。富士康几年前的布局里,有个庞大的6C计划,也即PC、消费电子、通讯、渠道、汽车、内容6个英文词汇的第一个字母。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后来,郭台铭又为富士康增加了一个C,就是生物医疗产业(Care),如此就有了7C计划。   当然,富士康渠道布局波折多多,7C战略除了PC、消费电子、通讯外,其他4C都算不上真正成气候。公众应该还记得5年前,有关郭台铭与林志玲等人的绯闻,那不过是他借机炒作公司的内容布局罢了,富士康想走出大老粗的印象,给予外界一种娱乐、活泼的印象。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规避行业变化过快带来的风险,富士康几年来确实一直不断培育产业生态。它甚至已经建立起一种高度垂直的商业模式。在山西等地,已经布局好材料工业。在最接近消费者的一端,它有内容服务。   截至目前,郭台铭正在为富士康建立一种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许多巨头都在与它合作。前几天,我写过一篇《德仪云生态启示:中国制造业急需建立生态圈》文章,里面也提到了富士康,以及与它有竞争关系的台湾代工企业群,正在加速布局云计算时代的智慧制造平台服务。   我相信,相比卖专利给谷歌,郭台铭对于这一点的用意更深。事实上,之前富士康与谷歌已经在机器人领域建立了合作。   而苹果,很可能只是郭台铭生命里的一个过客。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专利运营将是富士康的核心业务   你觉得,手握6.43多万件专利的郭台铭,你觉得他会甘心让这些原本躲藏在品牌商背后资产,白白在那里发霉么。就像危机时刻,它的吃不饱肚子的生产线?   不会的。早在10年前,郭台铭就不断对外强调,公司要强化一种新的运营观念,即将多年来伴随制造业形成的技术资产,转换为深具价值的智慧财产。   郭台铭最近开始更加直接地强调:鸿海必须将庞大的专利资产“活化”。鸿海集团未来将持续强化研发的深度与广度,並在智慧财产权领域,提升对集团运作的整体效益。鸿海集团也已委派MiiCs & Partners公司进行智财规划及专利商化管理方面的专业协助。   这个MiiCs &Partners,中文名称是麦克思智慧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它是推动开放式创新与协助智权持有人进行系统性设计、开发与管理智权计划与组合,包括打包出售、授权、收购等为核心的企业。 MiiCs成员由来自工程领域、专利申请以及授权领域专家组成,对于消费电子、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等科技产业具有广博知识。   可见,它是一家知识产权运营的企业。富士康与它建立战略合作,能体会到郭台铭的用意么?   别以为郭台铭说着玩。富士康在研发及专利上的布局,早就已经从量变过渡到质变,它的发明型专利比例,2008年就高达78%,目前,它在纳米、生物医疗等领域,也有众多专利了。   这让我们再度向到它为何卖专利给谷歌了。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富士康的启示   这也让我想到那句老话:一流企业卖专利,二流企业卖服务,三流企业卖产品。   一个庞大的制造企业,同样具有智慧的特征。我们头脑里,老是觉得制造业是“传统”的概念,实际上,它是理念、技术现实化、商品化的关键。没有它,人类许多伟大的发明,不会生成任何真正可利用的东西,很大程度上,科技创新受制于制造业的不利。   郭台铭自己也曾很矛盾。他说,台湾很多小股东、投资者,自己也认为代工没前途,没有看到专利技术的有价值,认为土地等等才有价值。如今已经是知识经济时代,专利就是资产,像是英特尔、微软、丰田都布局专利,甚至连Google在搜索引擎上也要有很多专利。   无论是那个领域,郭台铭强调,重点是要做一些Fundamental技术,不是今天做个包子、明天做个水饺。对于富士康来说,应该是去生产面粉、去生长小麦,思考怎样让小麦长的比较快这类的事情。未来,像是LED、人机互动、精密控制/机器人、数字认证、声音影像压缩、图形应用接口、制造技术创新、精密光学、网络通讯都是布局的方向。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郭台铭认为,这几年尤其在不景气冲击后会让产业有结构性改变,而研发、申请专利、商品化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现在布局研发就是鸿海的前途。   大陆的观念更可怕。过去几年,丑化、矮化、淡化制造业价值的声音不绝如缕。职场上,一提到制造业,好像就是下等人做的事。这观念是要转变了。   我在上次《德仪云生态启示:中国制造业急需建立生态圈》文章中总结道,那些能够建立一种云生态的制造企业,有以下特征:   1、它们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规模有相当大的体量;   2、它们具有发达的制造业与广泛的服务网络,包含强大技研平台、制造网络、分发渠道、服务网络;   3、它们的业务与产品线之间,有较高的关联性,协同性,可形成方案营销、行业营销。   我再次说,一个没有技术研发,无法积累智慧财产的制造企业,是不会有前途的。它所规划的所谓商业模式,都只会昙花一现。 《电子技术设计》网站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文章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我要评论
0
1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