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雀效应

2012-3-2 13:34 11841 26 40 分类: 采购与分销

 

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到孔雀效应。原来雌孔雀择偶时,会以雄孔雀的尾巴大小为标准。尾巴越大,表明雄孔雀越健康、越有优势。这样,大尾巴的基因得到保护,一代代传下去。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优胜劣汰;很多代以后,这种单向选择给优胜者也带来了问题:尾巴越来越大,需要营养、维护,而且"尾大不掉",行动慢,更容易被天敌猎获。于是到了一定阶段,孔雀的数量就下降。在《达尔文经济学》一书中,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家弗兰克提到,由于同样的原因,美洲大角赤鹿灭绝了:这种鹿的角越来越大,很容易被丛林挂住,成为猛兽的盘中餐。

自然选择如此,社会选择也是。我在美国这些年,每天听到的都是债务超标、社会安保和医疗保健要破产,惶惶不可终日。但选举的时候,如果哪个候选人想在削减福利、降低安保上做文章,那八成就第一个被选下去了。发展到极点的如希腊,国家都要破产了,一帮懒人还走上大街,抗议削减福利。提高社会福利,在其初始阶段,确实为社会带来很多好处;但一旦成为"孔雀的尾巴",国家负担不了,就成了噩梦。有意思的是,抗议地最厉害、最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往往是那些最初吵得最凶、把那些最会借钱、花钱的政客选上去的人。

 

相比之下,英国受到高债务、高福利的影响相对较小,估计跟"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不无关系:她在三届首相任期内,不断促使国民认识到残酷的现状,例如当时的高通货膨胀、低经济增长,即困扰英国多年的 "滞涨",力主过苦日子,限制工会权利,降低政府开支,把英国从破产的边缘救了回来。德国的福利负担也不小,但刻板的德国人大多还知道干活,不劳而获未能成为社会主流,国家的竞争力还在,还能在欧盟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而南欧的那些闲散贵族们,例如西班牙、意大利,一边在海滩上晒太阳,一边继续着寅吃卯粮的日子,终于熬到了今天这一步。现在,他们得到了他们应得的,有什么值得抱怨呢?

 

国家如此,公司也如此。在公司里,孔雀效应同样随处可见。例如重视KPI,其初衷是好的。KPI越好,公司绩效越好,能够做出好的KPI的人得到晋升,也就顺理成章。但以其为单向选择,KPI就成了"孔雀的尾巴",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数字专家"。这些人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干活,而是在玩数字。玩熟了,知道怎么对付了,就出现"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死了"的现象。例如美国的金融业,银行在亏本,高管们的KPI都挺好,千百万的奖金照拿。做到极致,就是炒账本、做假账,走上了不归路,安然、世通就是例子。

 

管理层如此,操作层也不例外。例如为达到年复一年的降本目标,有些采购经理就睁只眼、闭只眼,听任供应商报个高价,然后逐年降价。结果是这些人每年都达到了降本目标,奖金照拿,产品却贵得卖不掉。更有甚者,有些深陷"红海"的公司为了驱使不断地降价,要求每个季度都得降价。上有政策就下有对策:采购们把本来年初就能拿到的降价分作几个季度来拿,心甘情愿地让供应商多赚几个季度的钱,结果反倒是皆大欢喜。KPI对员工行为的副作用,可见一斑。这就如狗生来是要咬狼的,没有KPI的时候,它是见狼就咬;如果给它定下指标,说每周都得咬一个狼,它咬狼的时候反倒得想想了:万一把这狼都咬光了,以后的指标得怎么完成呢?

 

大多美国公司的成功离不开KPI。但这KPI越养越久,就成了"孔雀尾巴",除了扭曲了员工的行为,还得得花很多时间去维护,到最后就成了为KPI而KPI,有时候连KPI是什么都不知道了。举个例子。在一个会议上,一位总监说仓库的绩效不达标,目标为98%,现在只达到96%,而且最近三月呈下降趋势。这总监搬出一堆堆的幻灯片来,说这是今天早晨仓库经理才发来的改进计划,这是最近几个月已经执行完的改进措施。喋喋不休地讲了5分钟后,老总开口了:98%的啥是目标?总监诺诺,张口结舌。

 

KPI走到极点,就成了美国一些上市公司的怪现状:成绩不是你取得了多少成绩,而是你取得的是否是你说过要取得的。低了是高估冒算,自然不行;高了也不行:你还想藏着掖着怎么着,难道就不知道华尔街的那帮精英们最不喜欢的就是惊奇,哪怕是惊喜,都被视作是欺上瞒下,罪不可赦?结果这些公司成天算计的不是如何开发最好的产品、交出最好的绩效成绩单,而是自圆其说,让自己的实际数字与预测完全匹配,这与那些孔雀精心维护自己的大尾巴有什么区别?这些公司大多难逃灭亡的命运,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章评论3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用户944935 2015-10-26 22:05

好博文,打赏10积分。

用户1482750 2012-7-23 11:00

正如有的同仁说讲,如何利用这柄双忍剑呢?没KPI不行,为KPI而KPI也不行。我们的管理如何去执行评估呢?

用户978825 2012-6-6 10:04

重在个人

用户1656856 2012-5-30 13:33

楼主篇篇文章都是经验之谈,佩服

用户659876 2012-4-25 16:11

果然深入浅出,受益匪浅。可是静下来想一想,想要去贯彻和实施这些,避免公司出现孔雀尾巴的问题,无论作为一个老板还是作为一个实施者,都实在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啊。

用户890155 2012-4-20 16:44

有道理,同感!

用户968734 2012-4-2 12:35

VERY GOOD

ok-lee_280086119 2012-3-26 17:45

实际上KPI有时候真的没多大作用

用户975913 2012-3-16 15:05

走场子谁都会,老板吃肉,别人喝点汤,这个也是正常的。

用户961286 2012-3-15 09:25

KPI,就是关键的才是需要的目标;一般来讲,部门不需要设定KPI目标,公司的目标最好只有一个,就是合法的符合伦理道德地为现在和为将来攒钱;其实很多部门就是孔雀的尾巴
相关推荐阅读
刘宝红 2016-06-18 07:35
前后驱动,中间控制:推荐刘宝红的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一口气读完了刘宝红先生的第二本专著,《三管齐下改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的解决方案》,总共大约花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总体感觉是四个字:共鸣!过瘾! 本书共分三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前端...
刘宝红 2016-06-06 17:32
治大国若烹小鲜——供应链怕折腾
《道德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如炒小虾小鱼一样。小虾小鱼,要轻手轻脚地炒,要不都给炒碎了。国家虽大,其实也一样,经不住大折腾。顺其自然,改良的效果好过革命。 ...
刘宝红 2016-05-28 16:02
学历替代不了经历,经历也替代不了学历
在王建硕的网站上(www.wangjianshuo.com),看到GE总裁伊梅尔特的一句话: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经验。很有同感。 不管我们拿到多少学位,读过多少书,听过多少人的演讲,但看或听别人干...
刘宝红 2016-05-18 10:46
我,不是我们
一位首席采购官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他当年新到一个公司时,需要整体提升采购与供应链部门的水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从外面招聘新鲜血液。该公司地处美国中部,属于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虽说是该州的首...
刘宝红 2016-05-13 12:03
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过去10年里,我几十次来往于北美和国内,深切感受到,企业成本压力大、库存水平高、投资回报低的问题非常普遍。这三大问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不管是几千亿的大公司,还是几千万的小公司,都欠缺系统的解决方...
刘宝红 2016-05-11 14:39
有计划地生活 – Life with a Plan
小时候看惯了漫画上帝国主义的大鼻子,认为那是美国人与我们的最大区别。等到来了美国,见得多了,发现老美的鼻子并不那么大(相反,有些欧洲人确实有一颗大鼻子)。区别呢多的是,我认为其一就是那个计划日程的...
我要评论
30
26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