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美国,采购曾经是一个人在公司的最后一站

2014-8-29 13:38 3950 15 17 分类: 采购与分销

十几年前,我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读商学院。有一天,研究战略采购的皮尔森教授对大家说,(在以前),采购曾经是一个人在公司的最后一站。什么意思呢?这人如果干不了设计、做不了销售、整不来生产,也做不来人事、财务,那就只能去做采购。如果连采购都做不来的话,那就只好卷起铺盖,另寻高就了。

为什么呢?原来几十年前,美国企业的竖向集成度很高,主要的技术、产品都是公司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对供应商的依赖度相对挺低。那作为公司与供应商的界面,采购的在公司的地位自然就不高,属于行政打杂一类的业务。当时的中国也是如此:传统的计划经济下,外来资源的获取主要靠行政调拨,采购自然是可有可无了。

但是,过去几十年里,竖向集成在逐渐减弱,外包战略日渐盛行,公司的供应链向供应商延伸。在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宗旨下,公司把大批的非核心竞争力外包给供应商。而这些一度的非核心竞争力,时间长了,随着公司专业人员的流失,公司也就彻底丧失了这些能力,更增加了对供应商的依赖。例如汽车行业,产品成本的百分之七八十来自供应商,底特律的三大巨头自己再也没有能力独立设计、制造一辆汽车。公司的兴衰越来越依赖于供应商,内在依赖向外在依赖过渡,采购作为公司与外来合作伙伴的窗口,重要性自然提高。

再就是人们认识到市场机制的不完美。是的,市场这只手总会让供需平衡,买卖双方各得其所,但它是通过血淋淋的方式来实现,往往成本很高。就如《物流管理》2007年第6期的《日美汽车的供应链赛局》所说,完全依赖市场是“猎人”方式,注重短期效应,体现在短期合同,频繁竞标,没有长期保障,双方缺乏互信,供应商不愿做长远投资,影响到采购方的长期发展。相反,日本式的“牧人”管理注重长期关系,买卖双方关系稳定,双方都愿意做长期投资,利于长期技术开发、质量稳定、共同发展。尽管“牧人”模式也是缺陷种种,但它有很多地方值得“猎人”模式借鉴,至少让“猎人”模式认识到买卖关系不单单是价格,不是一纸合同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有更实质、更系统化的合作与管理,而这就是采购部门的任务。

于是,采购的重点也就从以订单处理为主的“小采购”,转移到选择供应商、开发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绩效的“大采购”。从“小采购”的日常操作到“大采购”的供应商资源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被提高到了战略地位。

在公司组织结构上,这一转变的标志是首席采购官(CPO)进入C级别,即与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运营官(COO)等相提并论。美国高级采购研究中心在1999、2001年两度调查美国大公司(主要是财富500强),研究首席采购官的薪酬与职责,调查结果表明采购的核心职责从单纯的成本节支向提高公司的总体财务状况过渡,例如业务增长、盈利水平、资产回报、现金流等。这也是采购从部门目标向公司目标过渡,从部门效率向公司效益转换。想想也是,在产品成本动辄就有过半来自供应商的情况下,采购和供应管理的影响的确是举足轻重;外包战略盛行,增加了对外来合作伙伴的依赖,公司的运营中心从内部转移到外部,原本很多职责是首席运营官的,现在转移到首席采购官。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设置首席采购官,而设置首席运营官的却越来越少。

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2002年初,美国采购经理联合会(NAPM)更名为供应管理协会(ISM)。作为拥有4万会员的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的采购行业协会,ISM的这一转变也标志着采购管理向“大采购”的转变,即在管理供应链的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管理上发挥更大作用。相应地,采购管理的对象也从产品上升到供应商这一实体,它的任务也从价格谈判、签订合同延伸到供应商评估、选择、管理和把供应商早期纳入设计阶段、降低产品的全成本。在职业认证上,ISM也从“注册采购经理”(C.P.M.)向“注册供应管理专业人士”(CPSM)过渡,对认证对象的学历也从没有要求到必须是大学毕业,这也是为适应供应管理战略地位的提升。正如一位首席采购官所说,供应管理的决策动辄是千百万美元,你不能就交给刚出校门的高中生来做。

在美国,世纪之交见证了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的几大里程碑:为适应采购职责的延伸,美国采购经理联合会改名为供应管理协会,标志着采购不再只局限于采购本身,而是延伸到运输、物流、库存、风险、全成本管理;首席采购官的出现并跻身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等的行列,标志着采购在公司管理层地位的进一步提升;美国《采购》杂志的年度金牌得主一改由大批量行业如汽车、家电垄断的局面,数度由小批量公司获得,例如联合信号 (1997,后并入霍尼韦尔)、Cessna(2003)、罗克韦尔柯林斯(2005)、联合技术(2006),标志着采购与供应管理在小批量的高科技行业日趋成熟。

这些都反映了采购在美国历经百年发展,从一个没人愿去的打杂机构成为关系公司存亡的战略机构;从询价、下单、围绕订单转的“小采购”成为为管理供应商、供应链的“大采购”;从在传统行业举足轻重到在高科技行业博得一席之地。伴随着采购的发展,也是供应链在这些行业的发展、成熟和优化,乃至成为竞争力的源泉。 

文章评论2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自做自受 2014-9-2 09:34

呵呵,令人想起曾几何时工厂里的一个部门叫:供销科。采购啊采购,可谓采够?说到“站”,其实企业里没有最后一站,也没有最先一站,PDCA循环往复。

gang.liu_546577497 2014-9-2 09:22

美国经验不适合中国,把美国的反着来就是中国的现状。。。中国采购是很重要的,特别是老采购,资深的,掌握很多秘密的,谁下岗,都不能让这样的人下岗。。。因为万一他想不开,自己到纪委去坐坐,那就是很多人都要没饭碗了。。。资深的人想离开,不可能是活着离开的。。。

用户1490084 2011-10-25 18:22

三屏(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融合互联是大势所趋。

用户1370433 2008-8-21 10:07

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空间!

相关推荐阅读
刘宝红 2016-06-18 07:35
前后驱动,中间控制:推荐刘宝红的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一口气读完了刘宝红先生的第二本专著,《三管齐下改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的解决方案》,总共大约花了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总体感觉是四个字:共鸣!过瘾! 本书共分三部分,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前端...
刘宝红 2016-06-06 17:32
治大国若烹小鲜——供应链怕折腾
《道德经》上有这么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如炒小虾小鱼一样。小虾小鱼,要轻手轻脚地炒,要不都给炒碎了。国家虽大,其实也一样,经不住大折腾。顺其自然,改良的效果好过革命。 ...
刘宝红 2016-05-28 16:02
学历替代不了经历,经历也替代不了学历
在王建硕的网站上(www.wangjianshuo.com),看到GE总裁伊梅尔特的一句话: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经验。很有同感。 不管我们拿到多少学位,读过多少书,听过多少人的演讲,但看或听别人干...
刘宝红 2016-05-18 10:46
我,不是我们
一位首席采购官告诉我这么一个故事。他当年新到一个公司时,需要整体提升采购与供应链部门的水平,其中一项任务就是从外面招聘新鲜血液。该公司地处美国中部,属于那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虽说是该州的首...
刘宝红 2016-05-13 12:03
新书:《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
过去10年里,我几十次来往于北美和国内,深切感受到,企业成本压力大、库存水平高、投资回报低的问题非常普遍。这三大问题盘根错节,错综复杂,不管是几千亿的大公司,还是几千万的小公司,都欠缺系统的解决方...
刘宝红 2016-05-11 14:39
有计划地生活 – Life with a Plan
小时候看惯了漫画上帝国主义的大鼻子,认为那是美国人与我们的最大区别。等到来了美国,见得多了,发现老美的鼻子并不那么大(相反,有些欧洲人确实有一颗大鼻子)。区别呢多的是,我认为其一就是那个计划日程的...
我要评论
2
15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