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局宏观布局
2. 设计好叠层
3. 抓模块,模块内的短连线可以先进行;
4. 非BGA的模块内的电源连线可以放到最后,用铜皮或者粗line连接;
5. BGA的孔要先全部打好,规划好电容的放置位置,所以要根据电源引脚的分布来处理,具体的处理方法是先给BGA规划一个区域,同时把旁路电容都放进BGA底下 ,通孔朝两侧落开。
6. 微观调整布局
7. BGA附近的电源阳板敷铜
8. 把所有的短线都先连接完毕
9. 开始进行长线连接,接插件的线可以最晚连,或者说是最离中心区域最远的地方的先可以最晚连
10. 大面积的阳板敷铜开始进行
11. 阴板敷铜
12. DRC
13. 调整丝印
1. 全局连线留到最后,否则布局一调整,连线都得重新换
2. 散热的PAD不能设计得太小,这样可以避免在芯片下面打孔,从而避免散热PAD和VIA短路
3. 机械孔尽量不经过“丝印”,否则这些字都会被机械孔破坏掉
4. 有些器件下面要设置ROUTE KEEPOUT,比如金属壳的表贴器件
5. 器件做封装的时候一定要设置一个bound的范围,避免器件的碰撞,比如在板子的背面放一个硬盘,那么在硬盘对应的正面区域就不能有接插件
6. 敷铜的时候,离板子的边界一定要有一定的距离,避免生产加工的时候,造成短路
7. 如果要贴片用机器生产的话,那么要加定位点
8. BGA区域背面进行布局时,建议横竖两个方向,各布一行一列电容。这样做有几个目的:(1),在BGA的封装下面放置电容,可以保证这些去耦电容与BGA电源,地之间的连线尽可能的短,这样可以减小阻抗,符合PDS设计规范。(2),放置了电容过后,那么在这一行,列中就不可能再打孔,这样有利于以后电源平面的划分,可以保证能够铺铜能铺到BGA的内部。
9. 在布线的时候,走线应该尽量不要在里层和表层,尤其是比较长的连线更不要走在里层和表层,这样有助于减小EMI。
多年没有进行大规模PCB的设计,上面的这些记录是4年前自己设计一个8层板,以及3年前指导两个师弟完成一个10层双FPGA板的设计时留下的,故上述PCB设计时的注意事项也仅起抛砖引玉作用,希望更多该领域的专家能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
sead_cn_562752139 2011-4-2 15:19
用户1148042 2011-2-12 22:19
用户1586854 2010-12-21 13:19
用户1416067 2010-12-21 11:32
用户1379339 2010-12-21 09:56
用户1277994 2010-12-20 09:24